學達書庫 > 陳燕妮 > 紐約意識 | 上頁 下頁 | |
法國風骨 | |
|
|
1993年,有關影視方面的波動頗主宰了一陣世界時事。 先是有關中國的影片在美國出了實實在在的一些風頭。從夏末到冬初,短短幾個月內全美竟同時有五部有關中國的片子在上映。在這五部影片除有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外,還有《喜福會》、《喜宴》、《蝴蝶君》和《拼盤》。芸芸五片中尤以陳凱歌的《霸》片在宣傳造勢上最為轟動,而造成這種轟動的原因之一是該片獲得了在成名後愈發性向不明的美國女歌手麥當娜的激賞,激賞之余麥氏還當眾報怨自己與在影片中性別倒錯的張國榮緣鏗一面。 再接下來是法國人在世界關稅貿易總協定舉世矚目的烏拉圭回合談判中,在有關影視產品的爭端上流露出堅強的固執,讓國際各方多有領教。 一向在文化上自恃甚高的法國多年來將影視聽產品稱為「文化工業」,在談判中,法國自始至終反對把影視聽產品尤其是電影產品列為普通談判專案。法國人流露出的此一番固執不外是不願意放縱好萊塢影片更全面地佔領國內有關市場。 法國的這項「法國風骨」隨即感染了歐洲其他一些同好國。在談判進行到關鍵時段內的12月,歐共體會員國領袖乾脆發表聯合聲明,要求烏拉圭回合談判在「目前及未來」給予歐共體各國的電影與電視工業以「特別待遇」。 事實上,無孔不入的美國電影早就佔有59%的法國市場,而在整個歐共體中的佔有率更是高達72%。為保障民族文化的發展,法國曾為此制定了詳細規則,嚴格要求電視播出的節目中必須保持60%的「歐洲成份」。但多年以來,此規則立則立矣,但在刻意維護的這60%之外,其他的40%幾乎全是美國產品。美國人對任何商業利益一向寸土不讓,能弱肉強食則一概弱肉強食,僅拿1992年美國與歐洲國家在影視聽產品方面的相互輸出價值總額即可看出美國在此領域裡的「沙文」嘴臉:美國輸入歐洲的總值是30億美元;而歐洲輸往美國的數字則僅為2.8億美元。 而美國的貿易代表仍不依不饒地以美國在歐洲仍沒有「賺夠應得的錢」為由,要求歐洲方面在對本國影視聽產品的補貼及維護上,後撤一些。 自始至終,歐洲說不。 中國在對國內娛樂的內外界線上據說自1994年起也開始具有「法國風骨」了。文化部不但在去年年底自張學友的上海演唱會開始,凍結了港臺及海外歌星如履平地般進入內地娛樂歌迷而後中飽私囊的機會,而且據說在新的一年中還要砍掉中外合拍影片計畫的一半。於民族文化而言,這無疑再好不過。 但在為這種界線的建立高興之餘,又不免十分地為中國民族文化在水準上是否也能達到「法國水準」而捏出一把汗。幾年來身在海外,週末時常借一些中國片子來看,對大部分片子的感覺仍和幾年前在國內的感覺一樣,其「外」雖場面恢宏,其「中」卻平俗無奇。演員表演也一如以往,造作不堪。1994年初又傳來一些相關的壞消息,說是中國1993年中一些耗資無數的片子上映之後每場觀眾往往在十人以下,比如一部由一級導演孫道臨掌舵的片子《繼母》在哈爾濱放映的31場中,每場平均觀眾僅為八人。 如此看來,中國的情形有點不尷不尬。 幾年來在海外也看了幾乎全部張藝謀、陳凱歌及田壯壯的片子,覺得該幾位在中國輿論界中即便是盛名之下導演的不少作品在性質上往往也「殊途而歸」,品質雖夠卻總給人形同領教中國民俗課的感覺,但田壯壯的《藍風箏》在我看來是個例外。 這樣就顯出「風骨」身後的空曠來。 感覺之中,有誰能把中國影片的這種耗資和品質拉平,誰就功同「救了中國」。 聽說近幾年在國內尤其是上海出現了一些由兩人甚至一人演出的「小話劇」,而且賣座極不俗,我其實在想,這類藝術的原始動機及社會效果所履所及其實才真是為藝術的「博大精深」。 法國鳳骨的難弄,可以放下,也可以放不下,關鍵是吃飯的人出點真活。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