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海外故事 > 曼哈頓的中國女人 | 上頁 下頁
二六


  到了美國後才知道,那是為什麼。因為我們是中國人啊!現在,儘管我們拿到綠卡,或者宣誓成為美國公民,但這塊美利堅國土,在精神上是不屬於我們的。我們不喜歡搖滾樂,不喜歡看到黑人染了黃髮,男的扮成女相,抱著吉他在臺上跺腳狂叫,我們不喜歡那千篇一律的肥皂劇、謀殺片,也不欣賞那80美元一張票的百老匯大腿舞。有了錢,我們也不會像美國人那樣去買遊艇,買飛機。穿全身名牌或全身不名牌,對我們來講也沒有什麼兩樣,即使可以買幾部昂貴的賓士車、羅倫斯車,也還是要挑一部實用省油的日本豐田車。我們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在14歲懷孕,或去搞同性戀,去吸毒、去酗酒……而這些都是美國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越是富有的人越要吸毒。幾個現代名歌手、名演員都吸毒死了,或者是患愛滋病死了。我剛來美國時,在佛羅里達州一家百萬富翁家工作,他的枕頭下就放著海洛因毒品!

  正如羅素所說,在18世紀,作為西方世界「紳士」的標誌之一,是對文學、繪畫和音樂的鑒賞情趣,而現代西方社會,一個人掙錢的多少成了公認的衡量智力水準和社會等級的尺度。一個發了大財的人一定是個聰明的人,反之,這個人就肯定不聰明。美國的兒童從很小的時候起,便知道這是唯一要緊的事。如果哪一種教育、哪一門課程中沒有金錢價值,他們才不願為此下功夫呢!甚至有些孩子很羡慕那些能夠吸大量毒品、為所欲為的富豪。甚至政治家也吸毒,美國首都華盛頓市的黑人市長,號稱有一天要競選總統的萊瑞,就是因吸毒而被逮捕的。

  我給自己定了一條原則:作為一個以美國商場為生活背景的人,頭腦,應當是商人的頭腦;但靈魂,不是商人的靈魂;也不能把自己的靈魂和時間都賣給那些靈魂也是商人的商人!

  我時常拋下一大堆業務,跑入完全不同的生活圈子和社會圈子中。有一次,中國美術家協會到紐約來辦《現代中國油畫展》,由石油家海夫納先生贊助。紐約海外電視臺來找我,讓我當這次展覽開幕式的主持人。我一直喜歡油畫,來參展的一些畫家還是我在北大荒的荒友呢。那天,我採訪了艾軒、王沂東、王懷慶……也採訪了前來參加開幕式的美國電視臺著名的女主持人芭芭拉·瓦爾特斯、國際著名鄉村歌手約翰·丹佛。後來,我家給我來電話,說:「我們在中央電視臺播放的節目中看到你了!你在採訪一大群中國畫家和美國人!」那次節目不僅在全美播放,大陸中央電視臺也做了全部轉播。中國畫家陳逸飛在紐約舉辦的幾次畫展,也是由我為紐約海外電視臺主持的採訪。我到靳羽西家和她盡情盡興地聊天,她原來也在紐約海外電視臺工作過,我們是同一個師傅帶的。

  我去歐洲旅遊度假,眺望阿爾卑斯山脈時,使我想起了牛虻和瓊瑪;在瑞士又使我想起托爾斯泰的小說《琉森》——當我17歲看這本書時,多麼羡慕琉森的美景!那時做夢也不會想到我會來到托爾斯泰曾經住過的大酒店,在陽臺上觀賞著和他老人家眼裡同樣的琉森的黃昏美景。我常常幾小時沉浸在演奏古典音樂的「林肯藝術中心」,陶醉於天籟般的美妙旋律之中,讓音樂洗滌我的心靈。

  而我最愛幹的事就是一頭鑽進書店或圖書館,流覽各種各樣的真實動人的傳記,如當今紅歌星、白宮的貴客桃莉·巴頓,出生在一個貧窮的有十一個孩子的農民家庭。少年時,她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經過多年奮鬥,終於用她熱情、樂觀的歌聲征服了觀眾。電影電視名星露西·鮑爾被藝術學校開除,說她沒有藝術天才。她歷經挫折,到40歲那年才扮演到第一個角色,從此以她特別的幽默和演技,在舞臺上紅到逝世。聲名顯赫的洛克菲勒家族的溯源,是一個一天不能維持三餐的窮修理工家庭……而林肯總統在年輕時曾是個失業的、前途無望的人。後來他自己著手開辦企業,可是不到一年企業便倒閉。在以後的17年時間裡,他不得不為償還因企業倒閉所欠下的債務而到處奔波,歷盡挫折和苦難。從事政治生涯後,九次競選九次失敗,但他仍然不懈地追求,終於當上了總統,領導了偉大的南北戰爭。最後在劇院中被人暗殺……

  我常常忘了周圍的一切,在第五大道52街上的B.Dalton書店,在紐約公共圖書館,在洛克菲勒中心中華新聞文化圖書館,在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如饑似渴地沉浸在這些鼓舞人心的書籍中,仿佛又回到了在上海度過的「文學生涯」那種無憂無慮、尋找精神食糧的生活中。我同樣迷戀於各種真實事件的傳記電影,像《左拉傳》、《偉大公民》、《瑪格麗特皇后的一生》、《一個女人的故事》、《紫色》、《礦工的女兒》……當我看到這些從無聲無息的普通人,經奮鬥而成為攪動社會舞臺的人物,成為政治家、作家、藝術家、金融企業家,我的內心便燃燒起一股抑制不住的火焰。正如培根所說:沒有奮鬥就沒有人生!人是自己幸福的設計師。

  我不止一次地對自己說,「奮鬥,繼續奮鬥!」我打算寫小說,反映我的同一代人的痛苦和挫折、希望和歡樂,我也打算寫電影,寫北大荒的風雪,寫紐約第五大道的商場風雲,寫我和麥克東西融合的生活和愛情,寫留學生的迷惘與追求……我多麼希望有一天,把我的業務統統推開,去寫小說、寫劇本、去旅遊非洲、印度、中東沙漠……而我最大的願望,是回到自己的祖國——不是作為美國華裔商人,而是作為一個遊子,一個女兒,一個70年代的北大荒兵團戰士——回到我夢魂縈繞的故鄉,報答祖國的同胞和這片可愛而又悲壯的、哺育了我的土地……

  生活是美好的,盡情地享受生活,盡情地創造明天吧!我想起一位古希臘哲人的話:「永遠用熾熱的、寶石般的火焰燃燒,並且保持這種高昂的境界,這便是人生的成功了!」

  1991年6月20日
  紐約,洛克菲勒中心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