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高陽 > 小鳳仙 | 上頁 下頁
八五


  這些消息少不得有人告訴黎元洪,正在談論之際,副官唐中寅來報,門外冠蓋雲集,代理國務卿的陸征祥,率領百官,備禮冊封王爵,請黎元洪出臨受禮。

  「不見、不見!」黎元洪發現饒漢祥興匆匆地趕了進來,怕他糾纏,轉身就走,躲入姨太太黎本危的香閨,隔窗大聲說道:「決計不見!」

  僵持之下,陸征祥無奈,只好將策令交了給唐中寅,敬禮而去。策令藏在一個雕龍的紫檀方匣內,黎元洪看了一下,吩咐請瞿瀛來商量。

  「幹琴!」他說,「你替我寫封信給項城,我不受他的王封。」

  「是!」瞿瀛響亮地答應,「我馬上動筆。」

  瞿瀛早有腹稿,所以這封辭謝函一揮而就,說是「武昌起義,全國風從,志士暴骨,北民塗腦;盡天下命,締造共和。元洪一人,受此王位,內無以對先烈,上無以誓明神。願為編氓,終此餘歲。」

  辭謝函連同冊封原匣,一起送回。袁世凱大傷腦筋,想來想去,只有找饒漢祥來計議。但又不願公然召見,借饒漢祥咳嗽小疾,賜吉林人參十二兩。等他進宮謝恩,方始談入正題。饒漢祥認為不妨第二次再封,黎元洪當會接受。袁世凱接納了他的建議,叫王式通另外又擬一道策令:

  前以武義親王黎元洪盛懷昭彰,軍勳封爵,式符名實,眾論翕然。乃王猶懷謙抑,懇切辭封,既見沖襟,益思往績。王當辛亥多事之秋,坐鎮鄂疆,功在全域,凡所建議,悉出真誠,謀國之忠,苦心無比。功膺懋賞,豈惟於一人之私?王其祗承前命,毋許固辭。

  這道策令派大禮官蔭昌資送。蔭昌找了「九門提督」江朝宗當隨員,一起到了東廠胡同黎宅。直入大廳,江朝宗中間一跪,捧著龍檀方匣,高舉過頂,大聲喊道:「請王爺受封!」

  黎元洪就躲在東廂房裡,不肯露面。江朝宗長跪不起,高呼不絕。聲音越來越響,近乎哀號,聽得人心煩。

  黎元洪從無疾言厲聲,這時心恨江朝宗憊賴,從東廂房裡,一個箭步躥了出來,左手擄起右面衣袖,一隻食指幾乎點到江朝宗臉上,破口大駡。

  「江朝宗!你那裡這樣不要臉?快快滾出去!」

  江朝宗倒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涵養,跪在那裡,紋風不動,依然大聲喊道:「請王爺受封!」

  「還要纏!」黎元洪勃然大怒,向左右副官衛士跳腳,「趕快把江朝宗拖出去。不然,我連你們一起攆。」

  從未見「黎菩薩」如此大動無明之火,唐中寅知道不能不動手了。「江提督,你請吧!」一面說,一面努嘴,七八個人拿江朝宗扶的扶,推的推,弄出大門以外。

  ***

  這是件大煞風景的事。但也因此,使得袁世凱格外有所警惕,不敢妄自尊大,特別要想出些籠絡的花樣——一連下了兩道命令,第一道是「舊侶、耆碩、故人均勿稱臣」,同時由政事堂刊出一張可以「不稱臣」的名單,一共只有十三個人,「舊侶」是黎元洪、奕劻、世續、載灃、那桐、錫良和他的親家周馥。

  「耆碩」兩位,王闓運和馬湘伯。「故人」四位,分量特重,因為舊侶、耆碩,不生作用,尊而不親,而四位故人,各有徒党,儼然元老。袁世凱要爭取他們的支持,特加優遇,額外又仿照漢初「商山四皓」的名稱,搞了個「嵩山四友」的花樣。

  嵩山在袁世凱的家鄉河南,所以這是他的自況。「嵩山四友」就是「天子」的四位「故人」。第一個是徐世昌,第二個也是做過東三省總督,正在撰修清史的趙爾巽,第三個是前清雲貴總督,為袁世凱尊稱為「九爺」的李經羲,第四個是在吳長慶幕府中,教袁世凱念過書的張謇。

  緊接著「舊侶、耆碩、故人均勿稱臣」的「上諭」以後,袁世凱又有一道命令:

  自古創業之主,類皆眷懷故舊,略分言情。布衣昆季之歡,太史客星之奏,流傳簡冊,異代同符。徐世昌、趙爾巽、李經羲、張謇,皆以德行勳猷,久負重望,在當代為人倫之表,在藐躬為道義之交。雖高躅大年,不復勞以朝請,而國有大故,當就諮詢,既望敷陳,尤資責難,匡我不逮,即所以保我黎民,元老壯猷,關係至大。茲特頒嵩山照影各一,名日「嵩山四友」,用堅白首之盟,同寶墨華之壽,以尊國耆,其喻予懷!應如何優禮之處,並著政事堂具議以聞。

  政事堂所議的禮遇,一共五條,最實惠的是「每人給年金二萬」,於是連同袁世凱在嵩山所攝的一張相照,所謂「嵩山照影」,以及第一年的年金兩萬「大頭」,專差分別齎送。「四友」與「嵩山」已經貌合神離,但總算顧著「故人」的面子,沒有像黎元洪那樣「打回票」。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人,也不能不作安排,此人就是熊希齡。儘管「名流內閣」夭折,彼此政見上距離,日遠一日,但二次革命以後,若非熊希齡這個「貓腳爪」,雖有軍事上的勝利,並不能代替政治上的穩定。而且論聲望、論交情,亦夠嵩山之友的資格,如果置之不理,良心上未免說不過去。

  因此,袁世凱打算任命熊夫人為「女官長」,除此以外,正好又逢熊希齡的生日,便致贈厚禮,特頒壽辭,而且還寫了一封私人信,提到民國以來,開創功業,交情如何摯厚,惓惓之忱,溢於言表,是夏壽田的手筆——張一麟已經不在袁世凱左右,受人排擠,不掌「機要」,接替湯化龍去當教育部長了。

  接下來就要大封功臣了,左右先開好一張名單,包括各省將軍、巡按使、護軍使、鎮守使,師旅長,總計兩百人之多,呈上「禦案」,朱筆親封。

  爵位除親王、郡王以外,分做公、侯、伯、子、男五等,所以通稱「五等爵」,袁世凱便以紅圈來區分,得五圈封為一等公的,只有六個人,居首的不是馮國璋,亦不是張勳,而是督理廣東軍務的振武上將軍龍濟光,袁世凱靠他防備廣西的陸榮廷,又因為他是雲南蒙自人,也要靠他牽制開府昆明五華山的唐繼堯,所以特加榮寵。

  龍濟光之後,才是張勳、馮國璋,段芝貴和倪嗣沖當然也有份,再有一名公爵,就是資格甚老,而將市招「賣掛麵」誤認為自己名字的姜桂題。

  封侯的九個人,包括最忠順的浙江朱瑞、四川陳宧,此外還有湯化龍的弟弟,外號「屠戶」的湖南湯薌銘,以及獨霸河東的閻錫山。袁世凱心目中認為不穩的陸榮廷、唐繼堯,亦在其內,當然是特加籠絡。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