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高陽 > 翁同龢傳 | 上頁 下頁
參預韓局(1)


  其時為光緒二十年六月初。翁同龢正式參與韓局即在此時。六月十三日上諭:

  本日據奕劻面奏,朝鮮之事,關係重大,亟須集思廣益,請簡派老成練達之大臣數員會商等語,希派翁同龢、李鴻藻與軍機大臣、總理各國事務大臣,會同評議,將如何辦理之處,妥籌具奏。

  次日在軍機處集議;翁同龢日記:

  慶邸及譯署諸君皆集,看電報,看奏摺(主戰者王折),議無所決。余與李公皆主添兵,調東三省及旅順兵速赴朝鮮。餘又謂清厘朝鮮內政,不為失禮,此二端皆入覆奏。

  群臣議無所決,但德宗的態度頗為鮮明;翁同龢是日又記:

  軍機見起,上意一力主戰,並傳懿旨亦主戰,不准借洋債,傳知翁同龢、李鴻藻,上次辦理失當,此番須整頓雲。

  德宗又欲議處北洋,及明發佈告天下。但此二事未行,既未佈告宣戰,則和解猶有希望。十五日翁同龢記在書房事雲:

  上至書房,臣小奏昨日事,大致添兵,仍准講解。上曰:「撤兵可講,不撤不講。」又曰:「皇太后諭:不准有示弱語。」

  兩宮的態度已很明顯,皇帝如宋神宗,一意雪恥振威,而太后則面子為重。德宗的原則,「撤兵可講,不撤不講」,在慈禧已變為不撤亦可講,但不准有示弱語。換句話說,吃虧亦可,但表面上要好看。因為倘非如此她便無法踵事增華地過六十歲生日。

  其時翁同龢的態度大致而言是主張為「講解」的。如前一日會議時,謂「清厘朝鮮內政,不為失禮」,而改革朝鮮內政,正是日本所堅持的。但「講解」則不特主觀方面的條件,堅持日本官商在韓國的地位,不能與中國官商平等,為日本所不能接受;即在客觀方面,挽請出面「講解」的諷人之間,亦有矛盾。俄國雖已打了退堂鼓,但卻希望中日直接交涉,不願英國插手;而英國則希望與俄國聯合,共同調處。同時總署比較傾向英國;而李鴻章對俄國仍未死心,因為有種一廂情願的想法,如與日本作戰,可要求俄國出兵相助。

  就在這重重矛盾糾結之中,韓國的局勢日益惡化。袁世凱要求下旗回國,免受拘送之辱。李鴻章先不許,以後由於張佩綸的斡旋,准他回天津述職,而由唐紹儀「代辦總理朝鮮交涉通商事宜」。這是六月十七之事。同一日,駐日英使將李鴻章的六款建議,代轉日本政府,其中第三,「中日各派大員商辦韓興利除弊各事,勸韓王照行,但不能勉強」;第五「遇韓大典,日不能與中平行」;第六「韓本系中國屬國,諸事中國無庸與韓商議」等款,為日本堅拒,並提出警告,限五日內由中國直接對日答覆,如五日內中國添兵到韓,即作為決裂。這是不承認李鴻章能代表中國政府。李鴻章之痛恨日本,原因甚多,此亦其一。

  在袁世凱回國不數日,日本終於採取了行動,羅惇曧「中日兵事本末」記:

  六月二十一日,大鳥圭介率兵入王宮,殺衛兵,擄朝鮮王李熙,以大院君主國事。大院君于光緒十一年釋歸,方閒居也。矯王令流閔泳駿等於惡島,凡朝臣不親日本者皆逐之,事無巨細,皆決於日本。

  大鳥圭介並率兵攻擊中國駐韓總理公署,唐紹儀避往英國公使館得免。此一消息至廿四日始傳至北京;翁同龢以為「必當宣戰及佈告各國」,但「見慶邸,所聞不爾」。此因北洋已開始作戰行動,且孫毓汶力主持重之故。

  在此數日內,翁同龢的態度已有變化,漸趨激昂,其原故有二:清議主戰,無形中受其影響,其一;樞庭譯署皆以為翁同龢奉派與議韓事,是代表皇帝發言,因為每日「書房」,翁同龢皆是「獨對」,德宗的意向,固然以他為最清楚;同時他的主張亦可很有效地影響德宗,因此,會議覆奏時,出現了一個很特殊的現象。翁同龢六月十六日記:

  今日覆奏摺上,餘名首列,此向來所無也。從前會議事或附後銜,或遞奏片,無前銜。

  與議者,軍機、總署、加翁同龢、李鴻藻。向來凡有交議事件,上諭必稱之為「王大臣」,覆奏時以爵位、官位高下列名。如有異見,亦可單獨上言,在外廷者用正式奏摺;有內廷差使者,可用簡化的奏片,甚至可不經內奏事處,徑交養心殿首領太監遞上。如此一覆奏,以翁同龢之名「首列」,在軍機則先于禮親王世鐸、武英殿大學士額勒和布、東閣大學士張之萬;在總署則先于慶親王奕劻、體仁閣大學士福錕。在清朝,此為空前絕後的特例,但對翁同龢來說,此非逾格尊重,而是包藏禍心,所以向慈禧表明,覆奏中的所言,大部分是德宗通過翁同龢而提出的主見。如有所謂「帝黨」,此為最顯明的一個表徵。

  至於清議,會議之日,即有「主戰者五折」;此數日中言事者,據翁同龢所記如下:

  六月十五日:志折,參總署因循,北洋疲玩。

  志為志銳,字伯愚,光緒六年翰林,為翁同龢門生,亦即珍妃的胞兄,其時官禮部侍郎。

  六月十八日:比入(書房)上以翰林院代遞曾廣鈞折,全閱,所陳七條,大旨滅日本,語殊豪邁。

  曾廣鈞字重伯,曾國藩次子紀鴻之長子,光緒十五年翰林,時官編修。

  六月十八日:詣軍機處看折,餘聯沅之策,上攻東京,次守海口,下與倭戰「請廷議」片:保劉銘傳、劉錦棠、劉永福、陳湜。

  安維峻片,參軍機總署。

  安維峻字小陸,號曉峰,甘肅奉安人,光緒六年翰林,亦為翁同龢門生,其時官福建道禦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