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高陽 > 石破天驚 | 上頁 下頁 | |
七 | |
|
|
在咸豐皇帝即位不久,下詔數穆彰阿的罪惡,說他「保位貪榮,妨賢病國。小忠小信,陰柔以售其奸;偽學偽才,揣摩以逢主意」,「其心陰險,實不堪問」,而結果只是「從寬革職,永不敘用」,就因為他的乙未科的門生,遍佈要津,投鼠不能不忌器的緣故。 在封疆大吏中,此時最重要的一個缺,不是直隸總督,也不是兩江總督,而是兩廣總督;因為此職兼任專辦「夷務」的欽差大臣,彷佛西洋國家兼任「外務卿」。而葉名琛因為有阻止英國人入城的那段光榮業績,認為「夷務」好辦得很;他本性木強自負,好大言、好擺官架子,自以為這就是威重。遇到中外交涉,在照會上批幾句話退了回去,甚至不作答覆。因為如此,才鬧出一場所謂「亞羅戰爭」。 這年是咸豐六年,在正月十九,廣西西林縣知縣,逮捕了法國的傳教士馬賴神父,杖責,罰「站籠」,最後予以處決。而法國領事駐在廣州,不明實情,無法提出交涉。到了九月初十,葉名琛派人到一艘停泊在黃埔海面的「亞羅號」英國船上去捉海盜,拔下了英國國旗,捕去十二名水手。英國人對葉名琛久已不滿,趁機擴大事態;而法國則正值拿破崙三世稱帝,打算在海外耀武揚威,為「聖教」立功,以博得法國人的擁護,於是借馬賴神父案,與英國聯絡,發展而組成「英法聯軍」,打算以武力要求修約。 在此以前,英國領事巴廈禮對葉名琛提出交涉,要求書面道歉,保證以後對英國國旗尊重,于領事在場時送回十二名水手。葉名琛依舊掉以輕心,在照會上不知所云地信手批答。這樣拖延了半個月,英國軍隊開始了武力行動,由駐華海軍提督西馬,進攻虎門附近的炮臺。屬吏飛章告急,葉名琛不聞不問。 到了九月底,英軍炮轟總督衙門,廣州城破,但兵力有限,而且美國領事對此深表不滿,所以英軍入而複出,繼續展開交涉,卻仍然不得要領。結果演變成英軍與廣州的百姓,發生了衝突,英軍燒掉廣州郊外的一個村莊;廣州百姓則燒英國的商館作為報復,火勢蔓延,連帶燒掉了好些美法僑民的住宅。 這時的英國公使兼香港總督包令,因為廣東的仇英氣氛濃厚,仍想避免大規模的作戰;改向兩江總督和閩浙總督交涉,要求他們轉奏大清皇帝,陳述葉名琛欺人太甚。但江督與閩督都是這樣答覆:洋務交涉為葉名琛的專責,他們無權代奏。 由於葉名琛的麻木不仁,引起了倫敦的政潮,保守黨領袖在上院提案譴責「包令等人處置失當」,為上院所否決;而下院則在十二天以後通過這個議案,自由党的首相不願接受,依照憲法解散下院,重新選舉。新的下院議員支持自由党首相的強硬的對華政策;於是,曾任加拿大總督的愛爾琴伯爵,受任為「全權欽差大臣」,負責對華軍事。 當愛爾琴帶著英國外相的訓令,準備向中國要求修改南京條約,公使駐北京,賠償損失,履行條約規定時;法國亦派遣了葛羅爵士為專使,來華交涉殺了馬賴神父的「西林教案」。這兩個人的意見相同,多主張用武力解決;調兵遣將,兩國一共湊了五千六百人,在十月廿七向葉名琛提出最後通牒,要求賠償損失、保障將來安全、履行條約規定,限期十日答覆。同時法國海軍亦參加了早在八月間就已開始的英國海軍封鎖廣州的行動。 局勢如此緊急,葉名琛始終沒有切實的表示,這是非常奇怪的態度,因而一向對他有著「莫測高深」之感的廣東百姓,越發驚疑,看他夷然不驚,懷疑他暗中與英國人有勾結;同時,英國的照會,從未見他宣示,更以為其中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現在兵臨城下,屬吏請求設防,葉名琛仍舊不准,那就得要逼著他問一問了:到底打的什麼主意? 這一逼,才逼出了一句話;他說:「過了十一月十五,就不要緊了。」 這是「呂洞賓」和「李太白」的話——葉名琛的父親叫葉志銑,這位老封翁就養廣東督署,喜歡扶乩,特建一座名為「長春仙館」的乩壇,供奉呂、李二位。葉名琛對乩認亦深信不疑,軍機進止,不問幕僚問乩仙;所得到的指示,就是如此。 這時的廣州將軍穆克德訥,廣東巡撫柏貴,都知道葉名琛已秘密買通了英國領事署的一個通事張同雲;以為葉名琛已從張同雲那裡得到了什麼機密消息,洋人是虛張聲勢,不會有何動作;因此有這樣的鎮靜的態度,所以也就放心大膽,得過且過。 到了十一月初九,十天期限已到,英國的「欽差大臣」愛爾琴與法國公使葛羅,按照預先商定的訴諸武力的計畫,照會葉名琛:一切由海軍當局辦理,暗示和平交涉已經結束,此後將以兵戎相見。而且就在同一天,英國海、陸軍提督及法國海軍提督,聯名提出最後通牒,限葉名琛在兩天之內,交出廣州。 洋文的通牒譯成中文,文案委員親自送到「長春仙館」,葉名琛看完,既不生氣,亦不驚惶,微微一笑,就手提起乩筆批道:「夷酋狂悖無禮!峻拒之。」 文案委員倒略知洋務,提醒他說:「回大帥的話,夷人的這個文書,稱為『哀的美敦書』,那是他們統通預備好了才下的,跟戰書一樣;既然峻拒,便得應敵。」 葉名琛搖搖頭:「兵不厭詐,但以不變馭萬變;鎮靜處之,自然無事。」 兩天以後,果然無事;但下一天——十一月十二日,跡象不妙,洋人在南關外貼出告示,說在二十四小時內,就要破城,勸商民預先躲避。這一下人心浮動,惶惶不安;地方官得報,不知洋人到底是虛言恫嚇、還是真的要進攻?唯有依照總督「鎮靜處之」的宗旨,出示安民,嚴禁造謠生事。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