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高陽 > 石破天驚 | 上頁 下頁 | |
六 | |
|
|
愛新覺羅皇朝的「內憂」如此,而外患亦正方興未艾;廣東的「民氣可用」,但誤于「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兩廣總督葉名琛,以致演變成英法聯軍內犯,攻破京師,火燒圓明園的非常之變。 南京條約是所謂「萬年和約」,僅僅說明「五口通商」、廢除廣州對外貿易獲有專利權的「十三行」制度,以及商談公允的海關稅則。詳細的商約,因為內容複雜,牽涉甚廣,而所有的文卷,都在兩廣總督、廣東巡撫、粵海關三個衙門;同時由於道光皇帝渴盼英軍早日退出長江,所以雙方同意,中英商約改在廣州交涉。清朝派了依靠家人張禧起家的伊裡布為欽差大臣,主持其事。 中英商約的談判,自是困難重重,伊裡布還算是有良心、負責任的,見「民心不服、夷情狡橫」,憂勞交迫而致疾,死在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初。於是由耆英以兩江總督奉派為欽差大臣,接辦伊裡布的未了之事。 耆英辦理這個交涉很容易,因為一味依順,便無所爭議,在香港與英國女皇所派的第一任「香港總督」濮鼎查談了四天就已議妥。好在朝中有穆彰阿全力彌縫,「中英五口通商稅則章程」,很快地被批准公佈。 然而英國商人要想進廣州城卻很難,因為廣東人視英國人為不受歡迎的人物。英國領事一再提出交涉;已當了兩廣總督的耆英在道光二十七年承諾,兩年後准許英國人入城。這原是敷衍的辦法,卻給他的後任留下了極大的麻煩。 他的後任名叫徐廣縉,在道光二十九年二月十七,上了這樣一個呈報在虎門與英國官員交涉的奏摺: * * * 連日接見該酋,所請各條如鴉片開禁,照例納稅,前定稅則冀更張,長洲建造棧房,請地方官勒令人民租地,及華人雇英船裝貨,意欲驀越各關偷漏走私,逐層駁斥,該酋均一一聽從。惟進城一事,則嘵嘵不已,據稱:「福州、江寧、上海,皆准進城。前督臣耆英於二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約定一過兩年,即為英國商民進城之日,案牘具在,中外皆知;各外國現有人在此探聽,倘不能如約,不但難見伊主,並無顏以對各國。如百姓不欲其進城,情願助兵彈壓。」當告以「香港英兵,不滿數千,省中百姓,動輒數十萬,豈區區之兵,所能禁止?」旋稱:「駕火輪船駛往天津,詢問京師大臣。」告以「廣東之事,總由廣東官辦理,京師大臣,亦難遙制」。複以駕兵船駛往江蘇,詢問江寧、上海如何進城?微露阻運截漕之意。告以「廣東進城,能行與否,與江蘇何涉?何得藉此挾制!」反復辯論,舌敝唇焦。 * * * 這多少是徐廣縉的張惶其詞,而在京中則頗感恐慌,英國火輪船一到天津,便是脅迫京畿;而妨礙運河,阻截漕運,亦是國脈所關的大事。因此,朝廷唯有以「厚結民心,羈糜夷情」兩句話,指示徐廣縉和廣東巡撫葉名琛,全力交涉,善罷善了。 由於「民氣可用」,徐廣縉和葉名琛的態度相當強硬,他們一面策動廣州紳士向英國駐華公使兼香港總督文翰,提出懇切的勸告;一面發動廣東商民停止對英貿易,並在暗中佈置民團,作為威脅。結果,英國官員認為值不得小題大作,不再提出進城的要求。 在徐廣縉和葉名琛,自是得意非凡,所以聯名上了這樣一道奏疏: * * * 現在英夷罷議進城,實因省城官民,齊心保護,防禦森嚴,畏葸中止。是聲威遠播,已屬信而有征。計自正月二十七日以後,至三月二十日,居民則以工人,鋪戶則以夥伴,均擇其強壯可靠者充補。挨戶註冊,不得在外雇募。公同籌備經費,製造器械,添設柵欄,共團勇至十萬餘人。無事則各安工作,有事則立出捍衛;明處則不見荷戈持戟之人,暗中實皆折衝禦侮之士。即至小街僻巷,亦皆竭力摒擋,爭先恐後。至省城向與外洋交易各行店,皆富有資本,安分營生,非官所能操縱,亦複激於義憤,情願歇業虧資,一律停貿;膽徇違約者罰,知情報信者賞,堅持已幾兩月。夷商甚為窘促,雖誘以甘言,餌以賤值,無一應者。眾志成城,堅逾金石,用能內戢土匪,外礱猾夷。在該商民至誠感發,原未稍存望恩幸澤之心;然愈見上皇厚澤深仁,淪肌浹髓,所以人思敵愾,戶切同仇,氣壯心堅,固結莫解。臣等目睹踴躍從事,不敢沒其急公向上之忱。相應籲懇天恩,渥沛溫綸,優加褒獎,飭知地方官給以扁額。不獨廣東商民,益當感恩圖報。抑且他省士庶,亦可慕義向風。 * * * 這是從鴉片戰爭以來,皇帝最賞心愜意的一次,在「暗中實皆折衝禦侮之士」這句話下麵,朱批:「朕初不料卿等有此妙用!」在附呈的廣東紳士致文翰公函的抄件上,朱批:「遠勝十萬之師,皆卿胸中之錦繡、幹國之良謀。喜悅之懷,筆難盡述也!」 於是徐廣縉被封為「一等子爵,世襲雙眼花翎」:葉名琛被封為「一等男爵,世襲花翎。」同時降旨褒獎廣東百姓: * * * 我粵東百姓素稱驍勇,乃近年深明大義,有勇知方,固由化導之神,亦系天性之厚。朕念其翊戴之功,能無惻然有動於中乎?著徐廣縉、葉名琛宣佈朕言,俾家喻戶曉,益勵急公向上之心,共享樂業安居之福。其應如何獎勵,並分別給予扁額之處,著該督等第其勞勳,賜以光榮,毋稍屯膏,以慰朕意。 * * * 獎勵是應該的,但逾分的獎飾,害了葉名琛——當然也是他的自誤。 * * * 葉名琛出身于當時最有名的一榜,道光十五年乙未科。這一榜飛黃騰達的比比皆是;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這一科會試的大主考是穆彰阿,提拔門生,也就是培植自己的勢力。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