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高陽 > 乾隆韻事 | 上頁 下頁
八四


  「大不幸!大不幸!」隆科多問道,「你知道不知道,我也被參了?」

  「誰?」年羹堯既驚且懼,「舅舅不比我,不會得罪什麼人,何以亦被參了呢?」

  「有人想以此固寵。」隆科多說,「我聽人告訴我一個故事,簡直是齊東野語。」

  這個故事出在河南巡撫衙門。據說河南巡撫田文鏡有個幕友,紹興的刑名師爺,姓鄔,上上下下都稱他鄔先生,為人深沉詭秘。有天問田文鏡,是想做個有名而受寵的督撫呢,還是隨波逐流,庸庸碌碌了此一生?

  田文鏡熱中功名,當然想得名而有寵。鄔師爺便說,倘或如此,就得隨他去擬一個奏摺,摺子中說什麼,田文鏡不能問,更不能看,只用關防拜發就是。

  考慮久之,田文鏡同意了他的辦法。鄔先生花了一夜工夫,連擬帶繕,將奏摺備好,親自封緘,田文鏡如言拜折,由開封到京裡,來回半個月批折就回來了。

  田文鏡打開來一看,竟無原折,只有一道朱諭:「覽奏已悉。卿之忠心可嘉。原折留。」此外便是許多珍賞,雖比不上賜年羹堯的多,卻也遠超越尋常督撫所蒙的恩賜。

  這件事實在令人困惑。田文鏡竟不知何以驟蒙恩寵,問鄔先生卻始終秘而不宣。可是隆科多卻知道了。

  「你道那紹興師爺的一支刀筆,搞的什麼花樣?」隆科多說,「竟是參了我!」

  「舅舅怎麼知道的呢?」

  「我在宮中,自然也有人。」隆科多說,「田文鏡的這個摺子,持而不下,不知哪一天發作,亦不知道會有什麼結果?想起來真煩!」

  「舅舅尚且如此,我就更不用說了。不過舅舅畢竟是舅舅,何況又是顧命大臣!」

  「什麼顧命大臣?諸葛亮在白帝城受託孤之命,就註定了他鞠躬盡瘁,必死無疑了。」

  「看來必死的是我!」年羹堯說,「參舅舅的,到底只有一個田文鏡。我可多了。」

  「有哪些人?」

  「我不知道。反正看參款就知道,不止一個人。」說著,將皇帝交來的原件拿給隆科多看。

  一入目,隆科多便是一驚,因為一張紙上都寫滿了。用「計開」二字開頭,下面一條一條列出事由:

  一、合陽用兵致死無辜良民八百餘口。
  二、縱容私人邊鴻烈等,恣行騷擾,激變番民,不即參奏。
  三、家人魏之耀家產數十萬,皆由受賄勒索而來。
  四、西寧效力者,實只六十二員,冊報一百零九員。
  五、用鵝黃小刀荷包,擅穿四衩衣服。
  六、官員饋送,俱雲「恭進」。
  七、凡與屬員物件,全北向磕頭謝恩。
  八、行文督撫,書官書名。
  九、行文內閣,大書「右仰內閣開拆」。

  看到這裡,隆科多已撟舌不下。「亮工,」他喊著年羹堯的號說,「這參的是你自擬皇上,罪名不輕!」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年羹堯是這樣自辯,但隆科多卻不甚相信,因為有些驕恣跋扈是他親眼目睹的。

  再看下去,便是年羹堯貪污的細帳了:

  一、勒令四省效力人員,每員幫銀四千兩,約計得賄七十萬兩。
  二、題補官員,受謝儀四十余萬兩。

  這一款不免使隆科多觸動心事。題補官員,本是吏部的專責,但按規制辦事,即令納賄,亦須設法善為調派,從無任何吏部尚書可以不顧規制,不奏報批准,而逕自題補官員的。

  有之,自平西王吳三桂始。當時他開府雲南,凡西南各省有缺,往往直接選補,只行文吏部備個案,稱為「西選」。近年來隆科多攬權納賄,亦有類似的情形,官場仿「西選」的說法,稱之為「佟選」,隆科多的漢姓是佟。這個說法,他自己也是最近才聽到,有此名聲,決非好事,所以看到年羹堯這一款罪名,自有觸目驚心之感。

  不過比起年羹堯來,他並不算貪。參款中指出年羹堯:

  三、冒銷四川軍需一百六十余萬兩,又加派銀五十六萬兩。
  四、冒銷西寧軍需四十七萬兩。
  五、運米四萬石至軍前,冒銷運價四十余萬兩。

  光是這三筆就已二百六十多萬銀子,此外還有佔用鹽引,命家人運銷食鹽,以及將西南深山中的大木,砍伐行銷東南等等,獲利就不知多少了。

  「亮工!」隆科多問說,「你預備怎麼辦?」

  「我要請教舅舅!」

  隆科多一時無法回答。彼此處境相同,為年羹堯設謀,亦就是自己預籌對策。如果此時籌畫不善,創下了一個惡例,將來自己亦會受害。

  想了又想,他覺得只有一個辦法。「暫時置之不理。」他說,「倘或上折自辯,不就等於在辯罪了嗎?」

  「是!」年羹堯深以為然。

  「不過,」隆科多說,「好言敷衍,亦必不可無。」

  那是必然之理,年羹堯不致傻到此地步,還不識眉高眼低,自以為是。但每次見了皇帝,不容他自表忠忱,總是遇事詰責,搞得不歡而散。

  ***

  回到軍前,年羹堯上了一個奏摺,紙上反可暢所欲言,他說:「臣稟質薄劣,賦性疏庸,奔走御座之前三十餘年,毫無裨於高深,只自增其愆謬,返己捫心,惶汗交集。」

  接著是敘皇帝的恩遇:「一載以來,賜爵、賜金、賜第、賜園、賜世職、賜佐領,父子兄弟以及妻孥,莫不沾濡雨露,淪浹肌髓,解衣推食,寵賚褒嘉,極人臣罕覯之遭逢,而萃於臣之一門四世矣!」他這樣詳細鋪敘,表示自己受恩未忘,接下來,又用他父親來打動皇帝。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