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高陽 > 清官冊 | 上頁 下頁
二九


  吳漢槎便即答道:「遭命,請大人出題。」

  「自然是即事。」

  「請大人限韻。」

  安珠瑚想了想說道:「就是『囚』字吧!」

  「囚」字是十一尤的韻。等安珠瑚命人給了紙筆,吳漢槎已經有了半首;於是一面磨墨,一面構思。磨好了墨,鋪紙在地,先伏身提筆寫下了題目:「四月四日就訊刑部江南司命題限韻立成」,接著振筆疾書:

  自歎無辜系囗鳩,丹心欲淚先流。才名夙昔高江左,謠琢於今泣楚囚;闕下鳴鳴應痛哭,市中成虎自堪愁。聖朝雨露知無限,願使冤人遂首邱。

  把詩呈上堂去,安珠瑚看了看說:「急就章難免草率,也就是這個樣子了。」

  這首詩,吳漢槎自己也知道做得不好,所以磕個頭說:「願大人矜憐,有冤待雪,此時此地,出語不工。」

  「我盡力而為,看你的造化吧!」

  於是吳漢槎仍舊被押回拘系之地,那地方自然在刑部,卻非監獄,各州「火房」,凡是不曾定罪的官員,都暫時監禁在此。內部行動自由,有錢的話,生活亦可以很舒服。吳漢槎在火房中,依然讀書飲酒,閑下來與難友分韻刻燭,彼此酬唱,不脫文人的積習。

  跟他在一起的難友,有「海昌相國」陳之遴與他的兒子陳直方、陳子長;陳之遴以「賄結內監吳良輔」的罪名,為北派打了下來,此時正待罪刑部。陳直方右眼失明,是吳梅村的女婿;陳子長則與吳漢槎年齡相仿,結成了患難之至交。

  再有就是方拱乾父子。方拱乾雖曾複奏,並引用載明科名年籍的「齒錄」,證明他與方猶並非同宗,但皇帝在「辦南士特嚴」的定見下,連方玄成一併革職下獄。

  由於彼此同在患難,加以氣味相投,因而對吳漢槎這天的遭遇,都為他慶倖不止,說是經此考驗,而且安珠瑚是如此矜憐,冤枉必可洗刷。

  吳漢搓是冤枉的。江南總督郎廷佐以「採訪」所得,奏複朝廷,說南闈案中「顯有情弊」者九人,將吳漢搓列名其中,實在不知道是怎麼來的?

  「你自己總應該知道。」陳之遴問吳漢搓,「倘或是結怨於人,總也應該知道,冤家是什麼人?」

  「不瞞相國說,我亦茫然。上個月初九,到禮部報到,誰知被逮!我當時有兩首詩,頗能道出心情。」

  接著,吳漢搓便念那兩首「口占」的七律:

  倉皇荷索出春官,撲面風沙掩淚看。自許文章堪報主,哪知羅網已摧肝!冤如精衛悲難盡,哀比鵑啼血未幹。若道叩心天變色,應教六月見霜寒。

  庭樹蕭蕭暮景昏,哪堪縲絏赴圜門!銜冤已分關三木,無罪何人叩九閽。腸斷難收廣武哭,心酸空訴鶴亭魂。應知聖澤如天大,白日還能炤覆盆。

  陳之遴亦是受冤甚深,對這兩首詩,真所謂「感同身受」,所以連連點著頭說:「一字一淚,不堪卒聞。」

  「但願『聖澤如天大』!」方拱乾比較樂觀,說了這一句又問吳漢槎:「聽說你跟汪苕文不和?汪苕文的氣量是出了名的偏狹,莫非他造了你什麼謠言?」

  「這就不知道了。」吳漢槎答道,「苕文氣量雖狹一點,到底也是飽學之士,想來不至於。」

  「這要看你跟他結的怨如何?」方拱乾說:「『怨毒之及於人,甚矣哉』!一時失檢,遺無窮之禍,也是有的。」

  他說這話是「夫子自道」,指得罪了劉正宗那件事,但吳漢槎覺得他跟汪琬——字苕文,又號堯峰——的情形,並沒有這麼嚴重。

  「一次在我家鄉吳江,一起出東門到垂虹橋去散步。我一時狂妄,引袁淑的話對苕文說:『江東無我,卿當獨步!』」吳漢槎說:「苕文素性自負,不甘居人之下,聽見我的話,自然很不舒服、所謂結怨如此而已!」

  「那就難怪了!」方拱乾說:「如今你在刑部火房,汪苕文就可以獨步江東了!」

  他的話謔而虐,大家笑歸笑,卻都凜然有人情險峻之感。

  安珠瑚果然是苦心回護吳漢搓,七月下旬奏複全案時,特地將面試吳漢磋的情形,詳細敘明,同時附上了他的原作。

  「倉車之下,有此捷才,也還難得。字也寫得不錯!」皇帝看過吳漢樓的詩稿,這樣嘉許;但是對於整個案子審問的結果,皇帝非常不滿,「這一件大案,問得這樣子輕,是何緣故?」

  於是降下一道上諭,除了方猶、錢開宗「正法」以外,十七名房宮,大都是浙江各縣舉人、進士出身的知縣,一律絞殺。「顯有情弊」的九名舉子,包括吳漢槎、方章鉞在內,「俱著責四十板,家產籍沒入官,父母兄弟妻子並流徙甯古塔。」其中有個姓程的在逃,責成江南總督郎廷佐、漕運總督亢得時,儘快抓來治罪;如果抓不到,便認作郎、亢二人「受賄作弊」,有意買放。

  從清軍入關,十四年以來,從未下過如此嚴厲得不講情理的諭旨;同時對江南士林,懷著極深的成見,更為顯然。因此,諭旨發抄,朝野震驚,而知道內幕的人,所感到的悲憤是,這都出於漢人的自相殘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除了痛心飲泣以外,什麼話都不用說了。

  話雖不說,暗中卻有行動,儘量把無辜受牽連的「父母兄弟」,設法開脫,不隨「正犯」一起充軍——吳漢槎就是如此,堂上雙親和兩個哥哥,都得留在關內;他的妻子葛氏,亦可暫緩出關,只有吳漢槎於身就道。

  遣戍是在順治十六年閏三月初一,吳漢槎自己寫了一首《將赴遼左留別吳中諸故人》的長詩;然而傳遍遐邇,膾炙人口的是,江南士林魁首吳梅村所寫的一首《悲歌贈吳季子》: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