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高陽 > 李鴻章 | 上頁 下頁 | |
三五 | |
|
|
朱大器考慮了一下,決定借孫子卿的寓所宴客,交代清楚,離了泰和館,就在盆湯街暢園洗澡、剃頭,睡了一大覺。 醒來神情清爽,醉意全消,正好與孫子卿、劉不才去商談正事。 *** 約略講完前半段的經過,朱大器才提到他在泰和館獨酌之時,所籌畫好的辦法。 「我在想,如今最保險的一條路是海道,難得金山衛亦是海口;我們為啥不用沙船?」 這真叫頓開茅塞,孫子卿和劉不才不約而同地失聲讚歎:「有道理!」 「只為上海跟金山衛太近,沒有想到大海,只在內河上動腦筋,反而鑽入牛角尖了。」 朱大器說:「走海道又快、又省事。我們只要一條沙船,郁老大不能不幫這個忙吧?」 孫子卿對海上的情形,比較熟悉,細想一想,用沙船亦不是沒有困難,不過困難是可預見的,也是可以克服的。自己估量一下,總有七分把握,便不肯說什麼為難的話,掃了朱大器的興致,點點頭大包大攬地答道:「這方面歸我來辦。」 「原是要請你出面。我已經在泰和館定了一桌席,後天中午在你這裡開,該請些什麼人?你決定。」 「請客是一定要請的。不過,小叔叔,我想還是我跟你兩個人出面,劉三叔是陪客。客人呢,郁家父子、郁家老大的幫手萬福全。此外還要請老楊,不過老楊是有功名的,請在一起,對郁老大不便,只好另外請了。」 「老楊」是指「大記」的老闆楊坊。他現在的「功名」是「記名道」,會同華爾管帶「常勝軍」,如果請客有他,自然該奉為首座,這一來委屈了鬱馥山,即所謂「不便」。朱大器瞭解孫子卿的用意,但不瞭解了為何要請楊坊? 因此他開口動問:「老楊?跟這件事有沒有關係?」 「當然有。」孫子卿說,「要打通他這一關,郁老大的沙船才肯出海。這件事牽涉到英國跟法國的海軍,我想拜託老楊打個招呼。事情我有把握,請放心好了。」 「那我就不管了。」朱大器轉臉對劉不才說:「跟陳世發打的交道,本來沒有十分把握,做到哪裡算哪裡,所以有些話也不能說得太實在。現在不同了,我們可以拿事情跟陳世發敲定。他要的軍火,我們可以包運到,請他到時候在海口接,這是我們這方面對他的義務。」 陳世發的義務呢?拿來一箱字畫古書抵作槍價,自不待言,再有一項,就是「以槍換人」了。 「三爺,你不妨老實跟他說,運槍的路子是從我這裡得來的。我有家眷在嘉興,請他想辦法接到金山衛來,洋槍卸岸,人就上船,在他不是惠而不費?」 「好極了!」孫子卿大贊:「小叔叔做事,真正爽快而精明,這樣一條船辦好兩件大事,乾淨痛快,確實好打算!」 劉不才也大為興奮,拍胸脯擔保,一定可以說服陳世發如言照辦,同時表示,需要提早動身,因為跟陳世發說定了,還要趕到嘉興去接朱家眷屬。 朱大器認為不爭在這一兩天,過了後天再走,也還不遲,而劉不才不以為然,除了接眷以外,還怕去遲了夜長夢多,陳世發那裡會有什麼意料不到的變化。 他的想法也不錯,但難處是沙船究竟能不能派出去,到底還在未定之天。到此地步,關鍵落在孫子卿身上,只待他一言而決。 「郁老大的沙船,一定有的,就算我們的面子不夠,只要請五哥出來說一聲,郁老大也一定要賣帳。不過沙船出去要不出毛病……」 「老孫,」劉不才異常關切地問,「你說,會出啥毛病?如果會出毛病,大器這走馬換將的一計,豈不是完全落空?」 「劉三叔,你不要心急,我話還沒有完。」孫子卿轉臉對朱大器說了實話:「我要請老楊吃飯,打他的招呼,就是為此。 最近的局勢,大有變化,恐怕你們還不大明白,等我講給你們聽。」 原來從恭親王當政以後,英法兩國對中國的態度,大不相同。一方面因為宮廷政變成功,肅順、端華、載垣這所謂「三凶」被誅,政局已經穩定;另外一方面也看出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鬥權之爭迭起,不成氣候。為了維持在華利益,而且恭親王又肯和睦相處,那麼,支持官軍,打擊太平天國,可以說是最符合他們本國利益的打算。 因此,英法海軍會同美國公使蒲安臣,決定武力保護上海、寧波的租界。上海方面除了設立「中外會防公所」以外,開了年更由英國海軍提督何伯提議,主張英法軍隊合作,肅清嘉定、青浦、松江的太平軍,交給華爾的洋槍隊去守。這個提議雖無下文,但英法軍隊幫助常勝軍大敗太平軍的慕王譚紹光於浦東的高橋,卻是事實。同時,英國外相已諮請海軍大臣,正式下達命令給何伯,防守上海及其他有條約關係的口岸,不准讓太平軍佔領;並以軍艦保護長江的英國輪船。 「要當心的就在這裡,英國軍艦現在經常在吳淞口外巡邏,如果認為沙船可疑,自然就要攔住檢查;上船一看,全是洋槍,還不扣船?」 「啊,我懂了,你早不說!」朱大器點點頭說:「在郁老大,一條船是小事,追究起來,安上他一個資敵的罪名,那就傾家蕩產有餘。這件事,我們要好好商量,不可以害人。」 「就是這話,」孫子卿說:「我已經打算過了;這要托老楊,看有什麼辦法,能不讓英國軍艦檢查?」 「如果是自己人,當然就不必檢查。我想,是不是可以弄一面常勝軍的旗子掛起來,英國軍艦一見,就不會找麻煩了。」 「對,這倒是個辦法。」孫子卿說:「我相信跟老楊一定商量得通。」 孫家每天中午要開兩桌飯,主、客雜坐,有時朱姑奶奶也毫不在乎地夾在一大群男人中間,這天她忘記交代,專為劉不才另開一桌,此時想起再關照時,劉不才怕耽誤功夫,堅持不願,只得作罷。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