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高陽 > 金色曇花 | 上頁 下頁 | |
四〇 | |
|
|
但有一點是很清楚的,黎元洪要對抗北洋,非得拉住徐世昌不可。哈漢章比較樂觀,認為南方的馮國璋,足資奧援,一旦有事,勒兵北上觀變,亦足以鎮懾一時。但有些人的看法不同,認為馮國璋並不可恃,以他的性情及與北洋的關係,是不是肯幫黎元洪來對付自己人,大成疑問。就算肯了,勒兵北上,在山東張懷芝那一關,就很難通得過。因此,仍以拉攏徐世昌為上策。 可是信使往還,徐世昌始終不肯出山,而且在對德問題上,他是支持段祺瑞的。於是有人提出一個見解:徐世昌亦未始不願組閣,不過他怕人批評他奪了段祺瑞的權,所以堅辭。如果將改組這件事分成兩截,先免段祺瑞的職,然後再敦請徐世昌出山,這樣,非因徐去段,而是段去了,不能不請徐來收拾殘局。那就沒有嫌疑可言了。 這是一個打破困境的做法,黎元洪在召見孟恩遠、王占元的第三天,下令免除段祺瑞的國務總理之職,以外交總長伍廷芳暫行代署。伍廷芳老病侵尋,公事大部分是他的兒子伍朝樞代勞。黎元洪接見外賓,亦常由伍朝樞擔任傳譯。他們父子至少在爭取外交使命方面的助力,是可以幫黎元洪的忙的。 此令一下,預料京內京外都會震動,所以黎元洪緊接著發了一個通電:「日來閣員相繼引退,政治莫由進行,該總理獨立支持,勤勞可念。當國步阽危之日,未便會久任其難,特依約法第三十四條,免去該總理本職,由外交總長伍廷芳暫行代署,俾息仔肩,徐圖大用。一面敦勸東海出山,共膺重寄,其陸軍總長一職擬令王聘卿繼任。」 黎、段正式決裂了。段祺瑞當然不會再留在北京,出京之前,也發了一個通電,表明責任:「調換總理命令,未經祺瑞副署,將來地方及國家因此生何影響,概不負責。」將「地方」置於「國家」之前,便足以嚇阻徐世昌。 「不說『將來國家及地方』如何如何,偏說『地方及國家』。這不是暗示『地方』上要生變化嗎?」徐世昌對黎元洪派來勸駕的張國淦說:「不是我打算獨善其身,實在是此時捲入漩渦太無謂了。」 徐世昌堅辭不出,王士珍亦持同樣的態度。中國之大,竟找不到一位國務總理。這一下黎元洪與他的那班智囊,有些著慌了。擔心的倒還不是「中樞政務、幾成虛懸」,怕各省督軍,聯名通電,道是既然這個不肯,那個不就,足見得還是段祺瑞合適,要求收回成命。那時被迫屈服,這個臉可丟不起。 不過,如果放棄從北洋「團體」中去找人的想法,夠資格當國務總理的,也還有的是。首先被提出來考慮的是李經羲,他是段祺瑞的小同鄉,算起來是李鴻章的侄子,兩榜出身,在前清官拜雲貴總督。當袁世凱非法解散國會後,組織政治會議以為代替,他跟張國淦就是正副議長。後來袁世凱稱帝,第一道「恩詔」便是稱徐世昌、趙爾巽、李經羲、張謇為「嵩山四友」。論資歷足與徐世昌相頡頏。 此外,李經羲既是段祺瑞的小同鄉,段系便不好意思揭亂,又以與西南頗有淵源,識拔過蔡松坡,西南當然亦不會反對。說起來是應付窘局的相當理想的人選。 為了時機緊迫,黎元洪來不及徵求本人的意見,便即備文諮請國會同意。這時輿論對國會亦不甚滿意,「八百羅漢」不敢再出花樣,很順利地通過了同意案。在段祺瑞被免職後的第五天,由總統正式發佈了命令。 其時李經羲還在上海。當國會通過任命,電報到上海時,有人勸他見機不就,說政局一團糟,此時出來組閣,所受之苦有如下地獄。那知李經羲頗為熱中,表示:「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因而尚未拜命,他的內閣已有了一個外號,叫做「地獄內閣」。 在這五天之中,徐州與天津都有積極的活動,各省督軍有的跑徐州,有的跑天津,有的兩頭跑。不過,天津是暗中活動,而徐州是公然出現,由張勳作東道主,召開了第三次徐州會議,決定復辟。 所謂「決定復辟」,也就是有這樣一個結論而已。辟是如何複,何時複?出席會議的人,誰也不知道,也不願去多問。因為大家都知道,徐世昌也準備搞復辟,將來究竟誰是擁立的首功,實在難說。為今之計,只有兩頭敷衍,不著痕跡,可進可退,見風使舵,最為上策。所以張勳說復辟就復辟,要大家簽名就簽名。以後如何,到時候再說。 真正擁護張勳的,實在只有一個人,就是倪嗣沖。看國務總理已經產生,內閣如果組織成功,政務照常推行,復辟就難了。因而首先發難,在五月二十九日宣告安徽獨立。 軍閥最高興的一件事,就是宣告獨立,自立為王。尤其是黎元洪根本不能派兵討伐,更不怕造反,於是陝西督軍陳樹藩、河南督軍趙倜、奉天督軍張作霖、浙江督軍楊善德、山東督軍張懷芝,黑龍江督軍畢桂芳,直隸督軍曹錕、山西督軍閻錫山,紛紛通電響應,或者宣告獨立,或者稱為與政府脫離關係。一向欣賞黎元洪的章太炎,大呼:「不好!九省皆反。」 這一來,李經羲也打了退堂鼓。黎元洪的謀士無用,又得請出「痛哭流涕」的饒漢祥,通電各省表明態度,如因此動搖國本,招致內亂,將不惜一死殉國。 眼看大亂之勢將成,各方面爭相展開活動,都想利用彼此的矛盾,脫穎而出。研究系的林長民,約了段系的丁士源,跑了一趟徐州,知道復辟在即,住在北京會遭遇非常尷尬的局面,所以紛紛出京,大部分走天津,小部分走上海。到天津的,少不得去看梁啟超,幾番密議,看法一致,張勳不會成大事。如果因勢利導,有一股現成的勢力可以利用。 這股現成的勢力,便是北洋嫡系,已由張鎮芳策劃,朱家寶拉攏,雷震春出面,組織了一個督軍團的總參謀處,由雷震春出任總參謀長。當然,一山不能容二虎,為了不願徐樹錚來橫插一腿,所以這個總參謀處,基本上是親徐、拉張、冷落段祺瑞。研究系認為徐世昌如果能跟張勳合作,有各省督軍的支持,足以成為最雄厚的第一勢力。倘能設法加以操縱,「祭則寡人、政由寧氏」,不失為掌握政權的大好良機。 於是梁啟超跟徐世昌一下子熱了起來,聽說總參謀處準備一面通電獨立各省,組織臨時政府,召集臨時議會;一面打算密電張勳,請他聯絡各省,公推徐世昌為「海陸軍大元帥」。梁啟超自告奮勇,擬了一個張勳出面的電報,派徐世昌手下的要角錢能訓,專車到徐州,跟張勳去商量。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