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高陽 > 粉墨春秋 | 上頁 下頁
一九一


  哪知日本「派遣軍」總司令部,亦竟信以為真,而岡村寧次正在進行老河口、芷江作戰,妄想進攻重慶,正急電大本營要求增援,且四十七師團的一個步兵聯隊,亦正由青森縣之西的弘前駐地,趕往中國戰場,如果此時與重慶談和,勢必破壞他的軍事行動,因而決定加以阻撓,禁止繆斌的隨員及無線電器材上飛機。小磯接到報告,對於軍方的行動頗為驚異,但亦無可奈何;因為他這個內閣總理大臣,地位遠不及東條,對於軍部毫無約束的力量。

  繆斌單身到了東京,在見小磯時,率直提出要求,晉見日皇。他的理由是,倘非日皇有所表示,蔣委員長是不會作任何考慮的。

  幾經折衝,才決定由日本皇族代表日皇,先跟繆斌作初步接觸。當然,所選的這個皇族,必須是中國政府所熟悉的人物。

  日本的皇族,人數不多;天皇的直系親屬,稱為「皇族」;兄弟伯叔,便是「華族」,自是五等爵以上的王位,有封號並有稱號,稱號為「宮」,此是一家族的總稱,當時皇族中,比較為中國所熟悉的是「東久邇宮稔彥王」。

  這個理由光明正大,而且正因為提出了這樣的理由,見得繆斌的來頭不小;所以小磯欣然樂從,派緒方去見木戶幸一,提出繆斌的要求,希望日皇能予接見。

  但木戶認為繆斌晉見日皇的時機未到,婉言拒絕;而繆斌堅持立場,彷佛在報復當年近衛的聲明,「不以中國政府為談判的對手」;所以如今亦不願與日本政府談和,只有日皇有所表示,他才能負起「中間人」的任務。

  照日本的「皇室典範令」,皇室、皇族必須學習軍事;東久邇宮稔彥是陸軍出身,而且軍旅的經驗很豐富,位至中將,做過師團長。七七事變初期,他的師團派至華北,並參加過進攻漢口的戰役。回國以後,久任參謀總長;當然,那多少是一種「榮譽職」。

  日本的皇族共十四家,除了昭和的三個胞弟,秩父宮、高松宮、三笠宮稱為「禦直宮」以外,其餘十一家,都是孝明天皇之後。日本皇室、皇族,有近親結婚的傳統,因此,昭和皇后良子,實際是昭和天皇裕仁同曾祖的堂妹,而東久邇宮稔彥王與昭和的關係,就更為複雜了。

  東久邇宮稔彥的父親,是明治天皇的兄弟、朝彥親王,所以他是昭和嫡堂的叔父;但同時也是姑丈,因為他的妻子是明治天皇的九皇女,例封內親王,稱號為「泰宮」的聰子。朝顏親王的兒子很多,所以這一支在皇族中的勢力最大;除「禦直宮」以外,其餘十一家中占了三家,梨本宮守正王,是朝彥親王的第四子,一直是「元帥府」的首席,現在是「伊勢神宮」的「齋主」、朝香宮鳩彥王,是朝彥親王的第八子,為現役陸軍中將;東久邇行九,與朝香宮同歲。由於他又是他的胞伯明治天皇的女婿,所以特見重用。

  東久邇稔彥接見繆斌,是在三月十八那天;東久邇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第一個也是日本朝野最關心的是:「在重慶的國民政府,是否承認日本天皇?」

  「當然。蔣委員長及中國政府,只對日本軍閥有反感。」

  「國民政府為甚麼想跟日本謀求和平?」

  「中國不希望日本滅亡,為了中國的防衛起見,需要日本的存在。中國希望日本在滅亡之前,與美國謀和。」

  繆斌將日本比作中國的「防波堤」,當然是為了防止赤色浪潮,他說:「現在如果實現中日和平的話,可以防止蘇聯勢力的擴張。」

  「你是小磯首相邀請來的,為甚麼先想謁見天皇呢?」

  「在日本誰都不可靠。」繆斌發揮了他一向善作驚人之論的特長,「可以信賴的,只有天皇。既然本人不能直接拜見天皇陛下,希望殿下轉達我所陳述的意見。」

  東久邇宮稔彥當即表示,接受繆斌的要求,據情轉陳日皇;當然也還要表明態度,卻是十足空洞的外交詞令;他說:「希望實現此種中日和平工作,而以此和平工作為基礎,來結束世界大戰。」

  「實現此種中日和平工作」的具體條件,繆斌向小磯及緒方提出一個所謂「中日全面和平」方案,要點一共四項:第一,停止敵對行為,自中國撤退所有日本軍隊;第二,取消南京政府,承認蔣委員長對全中國的統治權;第三,滿洲問題,另行交涉;第四,恢復日本與英美間的和平。

  於是在三月二十日召開的「最高戰爭指導會議」中,小磯報告了繆斌來日以後的活動,然後提出請求:以繆斌所提方案為前提,討論日本與中國政府的和平交涉問題。

  「本人很懷疑,此種工作會有甚麼效果?」陸相杉山元一馬當先,兜頭澆了冷水,「繆斌是中國政府拋棄的人物;如果中國政府真的有和平的誠意,不應該讓這樣的人物來居間。」

  這確是一針見血之論;海相米內光政便說:「請外相表示意見。」

  「關於這個問題,首相與本人並沒有認真討論過,更沒有達成任何協定,所以本人不能負責。」外相重光葵接著又說:「據本人所知,繆斌並非汪政權的忠實分子;中國政府的領導階層,亦早已將他排除在外。」

  「這是表面的看法。」小磯的信心毫未動搖,「我有好些確實的證據,能夠證明繆斌的工作是重慶所許可的。」

  「過去有過好幾次類似的工作,結果都證明是重慶情報機關所弄的玄虛。」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說,「對於一向與中國政府隔絕的繆斌來談和,本人始終覺得是件不可思議的事。」

  「我想,我們不必再討論這個問題了。」米內光政問道:「各位以為如何?」

  出席人都以沉默表示附議;小磯與緒方知道,在這個會議上任何爭論,都是徒費唇舌,所以亦未開口。繆斌的「方案」就此胎死腹中了。

  但小磯還不死心,特意在梅津身上下工夫;因為參謀總長在理論上是日皇的幕僚長,可以單獨「帷幄上奏」,同時參謀總長主管軍令,對於停戰問題處在有力的發言地位。可是梅津沒有被小磯所說服。

  情勢很明顯了,內閣總理大臣親自主持一項工作,竟至于連討論都不討論,即為他的閣僚所否決;這不就等於全體閣員投了他的「不信任票」?交繆斌找了來會出現這樣的惡劣的副作用,真是做夢都沒有想到的事。

  這對小磯自是一大打擊。經過多方考慮,他認為日本為要想求得和平,只剩下一個機會,就是在本土決戰時,對登陸的敵人迎頭痛擊;讓敵人知道,雖已踏上日本的本土,但有如日軍在中國大陸那樣,陷入泥淖,難以自拔的危險,不如講和為妙。

  這個機會要從勝利中取得;尤其重要的是,當機會來臨時,要能及時捕捉。因此,小磯舊事重提,要求積極參預。

  經過深切的考慮,小磯決定打最後一張牌:直接訴之日皇。

  小磯是在四月二日單獨晉見日皇,要求對繆斌路線賜予支持。昭和不是明治,無法作此重大的決定,他仍舊要召見陸、海、外三相後,才能答覆。這一來,結果便可想而知了;當天便由木戶內相轉告,日本認為時機尚未成熟。據說:陸、海、外三相一致反對小磯的計畫的理由,倒不是因為繆斌不夠資格;而是認為中國與英美有堅強的同盟關係,若非事前與英美充分磋商,絕難單獨與日本進入和平關係。日皇深以為然,所以這樣答覆小磯。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