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高陽 > 慈禧全傳 | 上頁 下頁
五一九


  「可以。西苑就在南殿好了。」慈禧太后又說,「你也不必每天到書房,想到了就進來看一看。頂要緊的是清靜,決不許不相干的人進進出出。不拘是誰,不該到書房的,胡闖了進來,你指名嚴參,我一定重辦。」

  「是!」

  慈禧太后略停一下,看一看皇帝說:「明年是皇帝三十歲整生日,應該熱鬧熱鬧。禮部查一查成例看,該怎麼辦!」

  禮部尚書是啟秀。他的學問不怎麼樣,朝章典故卻很熟。在記憶中就沒有一位皇帝行過「三旬壽辰」的慶典。當時便想以軍機大臣的身分發言。在他身旁的趙舒翹,扯一扯他的衣服,啟秀便不作聲了。

  看看無話,慶王領頭跪安。等退出殿外,王公大臣,立即分成幾堆,一堆是載濂、載瀾,他們是向著載漪的,自然起勁,商量著要到端王府怎麼去「賀一賀、樂一樂」;一堆全是漢人,六部尚書與南書房、上書房的翰林等等,對於立儲一事,認為是滿洲人的家務,與己無干,不必多管;另一堆是軍機大臣及慶王、徐桐這班參與大計的人,一起回到軍機處,還有許多大事要商量。

  「皇太后今天這個舉動,我不佩服!」剛毅一進軍機直廬就大聲發話,「事情做得不乾脆,將來免不了有麻煩!」

  「是啊!」趙舒翹附和著說,「看今天的情形,皇太后若能當機立斷,大事亦就定矣!」

  「哼,」榮祿冷笑道:「兩公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平常人家辦這樣的事,也得一次一次請至親好友來商量,象今天這樣,能夠平平安安過去,就算祖宗有靈!」

  「怎麼?」剛毅張大了眼睛,還要再說什麼,不料榮祿比他說得快。

  「子良!你別說了。皇太后的見識,總不能不如你吧?」

  這是一張無大不大的膏藥,一下子將剛毅的嘴封得嚴嚴地,喘不過氣來。於是慶王便抓住這個空隙發話了。

  「你們看,明天的報上,又不知會登些什麼?事不宜遲,咱們得趕緊跟各國公使去照會。」他問榮祿,「仲華,你看就在這裡擬稿子呢,還是回衙門後再說?」

  他所說的「衙門」是指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榮祿討厭剛毅,在這裡擬照會,怕他會胡亂參預,便即答說:「還是回衙門!王爺先請,我隨後就到。」

  榮祿要留在軍機處,是因為剛毅和趙舒翹在擬旨時,可能會動手腳,將廢立的意思隱藏立儲之中,所以要監視在那裡。

  等「達拉密」寫了上諭來,榮祿一看,共是五道,除立儲、遞如意、開弘德殿以外,另外有兩道:一道是明年正月初一,大高殿、奉先殿行禮,著大阿哥恭代。一道是皇帝明年三旬壽辰,應如何舉行慶典,著各該衙門,查例具奏。

  「這一道,」榮祿指著大阿哥恭代行禮的稿子說,「皇太后沒有交代啊!」

  「禮當如此!」啟秀答說:「備好了回頭請旨。」

  這也未嘗不可。「這一道,」榮祿手指另一個稿子,「我看不必亟亟!」

  「為皇上做生日,是皇太后當面交代,為什麼不述旨?」剛毅振振有詞地問。

  「這會引起很多猜疑。從來就沒有皇上三旬壽辰的慶典。拿康熙爺來說好了,八歲即位,康熙二十二年可有慶典?」他看著啟秀問:「穎之,你是禮部堂官,掌故又熟。你說!」

  「照成例,都是五旬壽辰……」

  「可不是!」榮祿搶著說道:「我看還得請旨,這不是什麼要緊的事,一天都擱不得。」

  「好吧!咱們請旨。」剛毅無可奈何地答說。

  請旨的結果,暫時壓了下來。其餘的四道上諭,立即交內閣明發。同時通知上海電報局,轉電各省督撫。

  ※ ※ ※

  上海電報局的總辦叫經元善,接到電報,大驚失色,立刻帶著譯出來的電文去看盛宣懷,請示處置辦法。

  盛宣懷的官銜是大理寺少卿,差使是「督辦電報輪船兩商局」,恰為經元善的頂頭上司。當時看完電文,心中亦不以朝廷此舉為然,但既為上諭,當然遵辦,便即說道:「這事耽擱不得,先發兩江、湖廣,其餘通報各省,一律轉知。」

  「原電照轉,自不在話下。」經元善面色凝重地說:「名為立嗣,實為廢立,只怕馬上還有皇上退位的上諭。果然不幸而有此,各國一定調兵干預,以積弱之國,而當數國雄兵,危亡立見。元善的意思,想聯絡上海紳商各界,聯名致電總署,請為代奏諫阻。不知道杏公的意思如何?」

  盛宣懷聽得這話,大吃一驚。不過他深知上海的民氣,反對慈禧太后及舊党的,大有人在。而且自己以洋務起家,天生就站在新黨這一邊,如果表示反對,無異自居於舊黨之列,有失立場。而最要緊的是,李鴻章與劉坤一都不主張廢立,倘或違逆了這兩人的意思,「督辦兩局」的差使,立即不保。因此,決不能阻撓經元善。

  然而他亦不敢公然贊成,否則,經元善進一步請他領銜發電,可就無以推辭了。這樣聲色不動的想了一遍,決定學一學王文韶,裝聾作啞。

  「蓮珊,」他從容自如地叫著經元善的別號說,「轉眼就是三十了,應該要發的,賀年的電報,請你檢點一下,不要漏了那一處。」

  經元善一愣,細想一想方始會意,這是默許的表示。於是不再多說,辭回局裡,立刻擬了一個電報,去找他的好朋友汪康年商量。

  汪康年字穰卿,先世是徽州人。乾隆年間遷居杭州,經營鹽、典兩業而成首富。汪氏與海甯查氏一樣,亦商亦官,子弟風雅,性好藏書,四世聚積,名聲雖不及「寧波範氏天一閣」,但提起杭州「汪氏振綺堂藏書」,士林中亦無不知名。

  汪氏後輩中最有名的是汪遠孫,字小米,官不過內閣中書,而歸田的尚待督撫,無不禮重,振綺堂藏書亦至汪小米而極盛,所居之地在東城,就稱為「小米巷」。他的侄子,亦是名聞天下的人物,二十年前與無錫薛福辰會治慈禧太后的沉屙而大蒙寵遇。

  汪康年就是汪小米的胞侄。光緒十八年壬辰科的進士,亦是翁同龢的得意門生之一,光緒二十二年在上海創設《時務報》,鼓吹變法維新。《時務報》是旬刊,專以議論為主,為了報導時政,上年春天又創辦《時報日報》,不久改名為《中外日報》,銷路極暢。有此為民喉舌的利器在手裡,經元善的提議,便很容易地激起了波瀾壯闊的聲勢,由於汪康年的支持,第二天到上海電報局自願列名電請總署代奏的士紳名流,計有一千二百餘人之多。

  電報到京,總理衙門的章京不敢怠慢,立即先將正文送到慶子府,只見電文是:「總署王爺中堂大人鈞鑒:昨日卑局奉到二十四日電旨,滬上人心沸騰,探聞各國有調兵干預之說,務求王爺中堂大人,公忠體國,奏請聖上力疾臨禦,勿求退位之思,上以慰太后之憂勤,下以弭中外之反側,宗社幸甚,天下幸甚。卑局經元善暨寓滬各省紳商士民一千二百三十一人合詞電奏。」

  這使得慶王大感意外,他原以為可能有不怕死的言官,會步吳可讀的後塵,上折奏諫,不想小小一個並無言責的候補知府,會有此舉動!他心裡在想,這經元善的腦袋或許不會丟,紗帽是丟定了。

  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卻真不小。應不應代奏,慶王一時拿不定主意,姑且將電文抄錄一份,先派專差送了給榮祿再作道理。

  不久,榮祿親自登門,同時,一千二百三十一人的名單亦已譯完送到。列名的人,有汪康年同榜,現任翰林院編修的蔡元培、名重一時的章炳麟等等。此外,所謂「海內四公子」倒也有一半在裡頭:丁日昌的兒子丁惠康與吳長慶的兒子吳彥複。

  「仲華,你看怎麼辦?快過年了,莫非還惹皇太后生一場閒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