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高陽 > 慈禧全傳 | 上頁 下頁
二四七


  這句話就此不提了,小李卻是大有警惕。皇帝的心情,沒有比他再清楚的,一個人獨宿乾清宮,強自以做詩寫字排遣,那就象吃齋似的,偶爾來一頓,覺得清爽可口,日子一長,如何消受得了?同時,他也發覺,皇帝對皇后,敬多於愛,他真正傾心喜愛的是長身玉立,膚白如雪的瑜嬪。但召幸瑜嬪,敬事房必須面奏皇后許可,或者有皇后鈐蓋了小玉印的「手諭」為憑。而每遇到這樣的情形,皇后總是勸皇帝到咸福宮去,這是皇后賢德的表見。無奈皇帝始終賭氣不願跟慧妃在一起,那就只好連瑜嬪都不親近了。

  這是個一時解不開的結,小李也曾勸過皇帝,不妨敷衍敷衍慧妃。皇后如此說,皇帝只是心不謂然,等小李這樣說時,便是忠言逆耳,除了遭受一頓嚴厲的申斥以外,不會有何效果。因此,他要替皇帝遣愁排悶,必須另闢蹊徑。

  於是又想到修圓明園這件事,找了個空,他到內務府去探聽消息。

  「你來得正好!」候補筆帖式成麟笑嘻嘻地把他拉到一邊,低聲說道:「有個好消息,你先放在肚子裡,得便跟皇上回一回,如今有個姓李的候選知府,是個大『木客』,他在雲貴的深山裡,有無數木料,願意報效,就在這兩天可以談妥。修園子光有錢也不行,最要緊的是『棟樑之材』,現在天從人願,真正是太后、皇上的洪福齊天。」

  「靠得住,靠不住?」小李疑惑地問。

  「當然靠得住!一談妥了,我馬上來通知你。」

  話是如此說,其實成麟也還沒有把握,要等見了面才知道。見面是在前門肉市的正陽樓,由貴寶出面請客,唯一的這位主客名叫李光昭,自稱是廣東嘉應州人,但不說客家話,說得一口字正腔圓的湖北話,問起來才知道久居漢陽。

  【三四】

  據李光昭自己說,他是嘉應州的監生,二十歲以後,隨父移居漢陽,他家做兩項生意,一項木材,一項茶葉,在這二十年中,足跡遍及兩湖、雲貴、四川。同治元年經過安徽,因為受了一名巡檢的氣,一怒之下,在臨淮軍營報捐了一個知府,但他從未穿過官服,因為他覺得還是做個無拘無束的商人,來得舒服。

  這番話聽得貴寶肅然起敬,豎起大拇指贊一聲:「高!」接著便敬了一杯酒,改口稱李光昭為「李大哥」。

  「不敢,不敢!」李光昭謙虛著,又問:「貴大爺去過西南省分沒有?」

  「慚愧得很!」貴寶答道,「從來沒有出過直隸。」

  於是李光昭便大談西南的名山大川,山水如何雄奇,風俗如何詭異,滔滔不絕,把在座的人聽得出了神。

  「說實話,」李光昭說,「我繼承父業,做這個買賣,就為的是生性喜歡好山好水。貪看山水,也不知花了多少冤枉錢,但想不到今天倒用上了。真正是一大快事!」說著,舉壺遍酌座客,同時解釋他自己的話,何以說是「花了冤枉錢」,又如何說是「用上了」?

  他說,既入深山,不能空手而回,土著又知道他是大木商,自然也放不過他,因此買了許多「山頭」,而交通不便,雖有大批木材,無法運下山來,等於貨棄於地,所以說是花了冤枉錢。

  這一說,下麵那句「用上了」就不難索解,報效園工,當然是「用上了」。然而既然交通不便,運不下山來,又如何用得上?

  問到這話,李光昭笑了。「貴大爺,」他說,「這一點你都想不明白?我是個候選知府,見了督撫還得磕頭,說請他修條路,讓我運木植,誰聽我的?」

  「啊……」貴寶「啪」地一聲,在自己額上打了一巴掌,「真正教你問住了!」他連連點頭,「好,好,這一點不用你費心。李大哥,我要請教,你有些什麼木植?在那些地方?總值多少?預備報效多少?想要點兒什麼?」

  「什麼都不想要!」李光昭很快地接口,「仰賴兩宮太后和皇上的洪福,打平了長毛、撚子,左爵帥西征,大功也快告成了。老百姓能過太平日子,還不該盡點心報效?再說,那些木植,在我原是用不上的,說句不敬的話,叫做『惠而不費』,何敢邀功?」

  表白了這一篇話,李光昭從靴頁子裡取出一個經折,送到貴寶手裡,打開一看,所列的盡是合抱不交的香楠香樟、柏椿梓杉等等高貴木植,貴寶與成麟等人,一面看一面不斷地發出「哦、哦」的輕呼,驚喜之情,溢於詞色。

  「好極了,好極了,各處大殿的橫樑跟柱子,都有著落了。」貴寶又說,「在山上買,就花了十幾萬銀子,運到京裡,怕不值幾十萬?」

  「是的!我全數報效。」

  談到這裡,就應該有進一步的行動了,貴寶當時就帶了他去見內務府大臣誠明。李光昭是早有準備的,先到東河沿客店裡,帶上兩包土儀,獻上誠明,然後恭恭敬敬地請安問好。

  籌備修復圓明園這件大工程,內務府大臣中,自己商定了職司,木植的勘估採辦,是歸誠明負責。貴寶事先也曾回過,誠明對於李光昭的來意,已有所知,所以敘禮過後,要言不煩,一下就談入正題。

  「老兄深明大義,兄弟萬分欽佩。」誠明很客氣地說,「不過,凡事一經入奏,要變動就很難了,所以寧願我們私下多破費點工夫,談妥了再跟上頭去說,辦事就順利了。」

  這話往深處去體味,是有些不大相信李光昭,貴寶深恐他不明旗人喜歡繞彎子說話的習性,聽不出其中的深意,所以特為點了一句。

  「李大哥,你把你那些木植,存在什麼地方,細細跟誠大人說一說。」

  「好!我來說給誠大人聽。」李光昭數著手指:「先打湖北說起,在『九道梁』那裡。」

  第一個地名,誠明就不知道,以下李光昭講了一連串山名,在誠明幾乎是聞所未聞。但看他如數家珍似的,熟極而流,諒來不假,誠明的疑惑消失了一大半。

  接下來便是貴寶為他作了補充,然後又說:「難的是木植出山不容易。將來勘查好了,是由內務府動公事,還是請上頭降旨,征工開路,只能到時候再斟酌了。」

  「嗯,嗯。」誠明又問:「照老兄看,這些木植幾年可以運完?」

  「那……,」李光昭想了想答道:「山路崎嶇,材料又大,總得十年才能運完。」

  「十年?緩不濟急了!」誠明相當失望,「雖說這一樁大工,總也得好幾年,可是不能說十年以後才動用木植。」

  「那當然!」李光昭趕緊解釋,「我是說十年運完。第一批總在三年以後,就可以運進京來。」

  「是三年以後起運,還是三年以後運到京?」

  「三年以後運到京。」李光昭很肯定地說。

  誠明點點頭:「那還差不多。」

  貴寶看他們談到這裡,便插嘴說道:「運下山是一回事,運進京又是一回事,這裡頭還很麻煩呢!」他臉向李光昭一揚,「有什麼話,李大哥你可趁早說。」

  「我想,這件事當然得我親自照料,請誠大人派人會辦,沿途關卡,也好免稅放行。」

  「當然,當然!那當然是免稅放行的。」

  「為了報運方便,最好請誠大人給一個什麼名義,刊發關防,那可以省很多事,也可以省很多運費。」

  誠明一想不錯,剛要開口允許,突然想到安德海在山東的遭遇,便改了口了。

  「這件事我可答應不下來。得要請旨。」

  向皇帝請旨,一時也不能有確實的結果。皇帝還不敢獨斷獨行,無論如何先要稟告兩宮太后。找了個在御花園消夏的機會,他閑閑地提了起來。

  「英法使臣都遞過國書,算是和好了,園子可還荒廢在那兒。」皇帝這樣說道,「總得想法兒把它修了起來,兩位太后也有個散散心的地方。」

  慈禧太后聽這話便有喜色,「難為他還有這番孝心!」她向慈安太后說。

  慈安太后報以不明意義的一笑。這態度就很奇怪了,不但慈禧太后,連皇帝都有些嘀咕不安。

  當然,慈安太后看得出他們母子殷切盼望的眼色,然而她不敢輕易開口。這件事她不知想過多少遍了,每一次想到最後,總是懊悔自己當初不該跟皇帝出那個主意:為慈禧太后找件可供消遣的事。當皇帝召見內務府大臣談論修園時,她已微有所聞,卻不知工款從何著落?同時也不知道修一修要多少錢?但有一點她是知道的,這筆工程款決不會少,而且一提修園,必有許多人反對,恭王也許還可以商量,文祥一定不肯答應。那一來,安安靜靜的日子就過不成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