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高陽 > 慈禧全傳 | 上頁 下頁
一〇七


  於是只好找同年、找同鄉告幫。

  禦史的情形也是一樣,但「都老爺」三個字,在京城裡很有些用處,起碼煤鋪、油鹽店的掌櫃,跟「都老爺」去要帳,不敢象對窮翰林那麼不客氣。因為逼得他惱羞成了怒,喝一聲:「來啊!拿我的片子,把這個混帳東西送到兵馬司去嚴辦!」就真要倒楣。京師九城都有兵馬司,專管捕治盜賊,送到那裡,被打一頓屁股,是司空見慣的事。

  當然,禦史有正有邪。正派的禦史,憂心天下,硜硜自守,不要說窮,死也不怕,那種風骨,就是帝后也不能不敬憚。走邪路的禦史就不同了,一種是只要給錢,唯命所從,於是有人便利用此輩作為打擊政敵的工具,其名稱為「買參」。一種是嘩眾取寵,別有用心——在這「大功告成」的同治三年年底,便正有些人,想找這樣的禦史,掀起一場政海中的大波瀾,來打擊恭王和曾國藩。

  這些人便是八旗的將領。旗人對於恭王的不滿由來已久。肅順看不起旗人,所以他們支持恭王,清除肅順,不想恭王執政,依舊走的是肅順的路子,倚任曾國藩,有過之無不及。加以八旗兵丁的糧餉,一直是打折扣發放,金陵未下,猶有可說,如今,在上者加官晉爵,而旗民的生計,困苦依舊,這就越發使得他們憤憤不平了。

  有些人認為湘軍的勢力太大,已到了「動搖國本」的危險程度,這是一批足跡未出京畿,只嚮往著他們祖宗進關時的威風的人的想法。而這個想法,在頭腦比較清楚的人看,恰好用來作為抑制漢人的一個有力的理由。他們並不以為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曾國荃等人的事功,旗人辦不到,他們也不以為官文的封伯爵是儻來的富貴,反覺得只有一個旗人封爵,是不公平而大失面子的事。於是反對恭王和曾國藩的暗流就在這半年之中逐漸形成了。其中有些出於妒嫉,想去之而後快,有些為了實際的利益,更明確地體認到,唯有去掉恭王和曾國藩,他們才有掌握政權和軍權的機會。

  這股倒恭王的暗流,漸漸又匯合了蒙古人的反對勢力。四年前,恭王與肅順爭權,蒙古人的傾向,有舉足輕重之勢,肅順既誅,恭王為了穩定朝局,特別拉攏蒙古人,倭仁內召,入閣拜相,對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優禮有加。一向講道學的倭仁,十分守舊,對於兼領總理通商衙門,經常與洋人打交道的恭王,原有成見,僧王的國戚,本來支持恭王,但最近的態度也改變了。蒙古人中一文一武的兩個領袖,至此都站在恭王的對方。

  僧格林沁的不滿恭王,起於這年十月間的一道上諭,以曾國藩為欽差大臣,督兵赴安徽、湖北邊境上,剿治撚匪。僧格林沁透過在京蒙古籍大臣和他的兒子伯彥訥謨祜的關係,表示反對,他認為剿治撚匪,已有一王一伯——大學士湖廣總督果威伯官文,再加上一個侯爵來會辦軍務,豈不是把撚匪看得太重?這樣為匪張目,有害無益。恭王總算「從善如流」,很快地撤銷了原來的命令,但是,僧格林沁的自尊心,已經受了很大的損傷。

  僧格林沁以他的驃悍的蒙古馬隊為主力,轉戰千里,自負驍勇,素來看不起湘軍,而且對黃河以南的漢人,懷著莫名其妙的敵意。金陵既下,曾國藩勳名蓋世,他心裡已經很不舒服,而以七、八月間河南光山一戰的偶爾失利,朝命曾國藩移師會剿,在他看是恭王有意滅他的威風。於是別有用心的一批人,也就正好利用他的憤懣,從中挑撥。挑撥的花樣極多,甚至已死的多隆阿,被誅的勝保,也被利用到了。

  【十四】

  勝保的被誅,是咎由自取。他平生最仰慕的一個人,就是為雍正所殺的年羹堯。當同治元年秋天,陝西回亂,勝保受命為欽差大臣,督軍入陝,對河南、陝西巡撫行文,不用平行的「諮」,用下行的「劄」。軍中的文案,勸他決不可如此,他說:「你知道不知道,欽差大臣就是從前的大將軍。大將軍對督撫行文,照例用劄,不以品級論的。」這就是他學年羹堯的例子。

  在西安的時候,有個副都統叫高福,不知怎麼,出言頂撞了他。勝保大怒,命令材官打高福的軍棍,高福大為駭異,說是同為二品官職,如何能打我?勝保冷笑答道:「我是欽差大臣,以軍法殺你都可以,何況是打軍棍?」那高福到底是被打了。這是他學年羹堯的又一個例子。

  他這個欽差大臣,行軍仿佛御駕親征。每天吃飯,仿傳膳的辦法,每樣菜都是一式兩碗,那樣菜好,便傳諭,拿這樣菜賞給某文案,居然上方玉食的賜膳之例。入陝之初,為了區區一味韭黃,曾殺過一個廚子,此也是學年羹堯的一個例子。

  但是,他得罪了慈禧太后,就非死不可了。他的奏摺,常常自己起稿,有幾句常用的話,一句叫做:「古語有雲:『閫以外將軍治之』,非朝廷所能遙制。」還有一句話是:「漢周亞夫壁細柳時,軍中但聞將軍令,不聞天子詔。」那是漢文帝時的故事。勝保常在奏摺中提到這話,等於說軍令高於詔令,已犯大忌,而且也有藐視太后婦人,皇帝童稚的意思在內。因此,湖北巡撫嚴樹森參他「觀其平日奏章,不臣之心,已可概見」,從而以為「回撚癬疥之疾,粵寇亦不過支體之患,惟勝保為腹心大患」。這是所有參劾勝保的奏摺中,最厲害的一個。

  那時彈劾勝保的奏章,京內京外,不計其數,歸納起來,不外「冒功侵餉,漁色害民」八個大字。勝保的好色是有名的,隨軍的侍妾有三十多個,最得寵的一個是洪楊「英王」陳玉成的妻子,此外軍行所經,強佔民婦,更是不足為奇的事。

  他的侵餉也是有名的。那時的軍餉,多靠比較平靖的各省支援,稱為「協餉」,某省解某省若干,朝廷規定了數目,但各自為政,實際上協餉的多寡遲速,要看封疆大吏與欽差大臣間的私人交情。勝保驕恣狂妄,與各省督撫,多不和睦,所以協餉常不能按時收到,偶然有一筆款子到了,他百事不問,信手揮霍個夠,多下的才撥歸軍用。一次官軍在同州遇伏大敗,死傷枕藉,一個姓雷的帶兵官,跪在他面前,痛哭流涕,要他發錢撫恤,但實在沒有錢,以致他的受傷的部下,睡在轅門外,呻吟徹夜。治軍如此,他的部下,早就離心離德了。

  如果說勝保還有長處,那就是因為他自己頗知翰墨,所以愛才重士。當然,肯在勝保軍營中當文案的,也不會是什麼潔身自好之士。沒有一個潔身自好的讀書人,願意跟他一起淌渾水,更沒有一個敦品勵行的讀書人,能夠眼看他在軍營中的一切作為而無動於衷。不過,京中的一些名士,以及有才氣的軍機章京,因為路隔得遠,見聞不真,所以還很有幾個看重他的。在他初入陝時,一方面有人劾奏,一方面由於他動輒以「漢周亞夫」如何如何的話入奏,慈禧太后對他已深為不滿,但顧念他在誅肅順的一重公案中,立過大功,所以還想放他一個實缺。這時便有軍機章京寫信告訴他,叫他最近少上奏摺,因為恭王已經跟兩宮太后回奏過,準備就陝甘總督或者陝西巡撫這兩個缺,挑一個給他。如果他依舊在奏摺中大放厥詞,觸怒了「上頭」,事情會有變化。

  這封信遞到西安,勝保正與他的文案們在大談風月,拆信一看,毫不在乎地傳示文案,不作表示。這樣等了幾天,沒有消息,他沉不住氣了。

  「事恐有變!」他的上奏摺自炫文采的癮頭又發作了,「不得不剖陳利害,催一催。」

  「何苦,何苦,大帥且再等一等!」所有看過軍機章京來信的文案,都認為他此舉異常不智,交口相勸。但勝保不聽,自己動手擬了一道奏摺,立刻以四百里加緊,發了出去。

  這道奏摺上說,凡是帶兵剿匪,如果不是本省大吏,則呼應不靈,並列舉湖廣總督官文,湖北巡撫胡林翼,兩江總督曾國藩,江蘇巡撫李鴻章,浙江巡撫左宗棠作為例證,他們都是以本省的地方長官,主持本省的軍務,所以事半而功倍。接著說到他自己,是「以客官辦西北軍務」,無論糧餉也好,招兵也好,事事不能湊手,因此率直上言:「若欲使臣專顧西北,則非得一實缺封疆,不足集事。」

  奏摺到京,自然是慈禧太后先看。那時肅順被殺,還不到一年,她對權臣的跋扈犯上,警惕特深,湘軍將領屢敗屢戰,艱苦備嘗,亦不敢作這樣冒昧的陳請,僧格林沁身為國戚,威望素著,對於朝命,奉行唯謹,那有象勝保這樣子的?

  如果不及時制裁,豈非又是一個肅順?

  於是她把他的摺子留下來,第二天召見軍機大臣,當面發交恭王,冷笑著說:「如果照勝保的說法,朝廷要派兵到那一省,就先得換那一省的督撫。你們想想看,有這個道理嗎?」

  恭王這時的宗旨,以求朝局平靜為第一,所以對勝保還存著幾分回護的心,當時還想放他一個陝西巡撫,但慈禧太后也有個堅定的宗旨,勝保的權力決不能再增加,最好能解除兵權,另外給他一個適當的職務,作為他上年統兵入衛,到熱河向肅順示威的酬庸。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