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柏楊 > 濁世人間 | 上頁 下頁
有紅有白


  現在世界上最吃得香的,莫過於白種人,因他們發明了機關槍和鐵甲船,把黃、黑、紅、棕各色人等,打得皮破血流,望風披靡。但說良心話,白種人者,實在是有色人種,蓋白種人的血素最容易湧入皮膚,君若不信,不妨到馬路上一看便知,白種人身上往往是白的地方少,紅的地方多焉。

  這樣講起來,白種女人臉上有白有紅,豈不是天下最漂亮的女人乎?問題就出在這上面,上帝既賜給洋男人機關槍和鐵甲船,使其稱雄稱霸,對女人的容貌,便不得不略微吝嗇一些,一百個洋女人中恐泊至少八十個患有雀斑。雀斑和胖一樣,為白種女人第一大敵,不要看她們的照片非常嬌豔,其真面目卻往往有一段距離。柏楊先生抗戰前在美國,曾親自瞻仰過好萊塢電影明星桃樂絲黛女士,她那副銀幕上看起來甜如蜜的雙靨上,除了皺紋之多不算外,好像是誰用噴霧器把墨汁噴了她一臉,如果不仔細觀察,簡直分不清是在黑臉上灑白粉汁乎?抑是在白臉上灑黑墨汁乎?

  雀斑對中國女人的威脅,較洋女人為少。白種女人血液中大概先天地含有雀斑素苗,不管你怎麼保養,一旦時機成熟,就勇猛地往外直冒,連原子彈也攔不住。常有美容院以包治雀斑為號召,恐怕不太可靠,如果花大錢能夠治癒它,桃女士因是有名的富婆也。

  中國女人的雀斑似乎來自鉛粉。提起鉛粉,心中便覺得一涼,柏楊先生幼時,在鄉下私塾攻讀詩書,每見有貨郎者,挑著雜貨擔,手執「撥浪鼓」,進得村來,厲聲喊曰:「鉛粉!」婦女們各擰其小腳奔出,圍而疑之,貨郎乃指天發誓曰:「它要不是真鉛,我出村便跌死。」生意極為興隆。二十年後,讀了學堂出版的新書,才悟到鄉下婦女們為啥每個人都滿臉雀斑之故。嗚呼,天天把鉛粉往臉上抹,鉛毒中膚,不爛掉鼻子,而只爛出幾百粒雀斑,已經很客氣啦。

  只要不胡亂擦粉,黃種女人似乎沒有生雀斑之虞。有些太太小姐或為了掩蓋其較黑的肌膚,或為了填塞與年齡俱增的皺紋,拼命擦粉,結果黑皮膚還是黑皮膚,皺紋還是皺紋,既抹不白,也填不平,反而把雀斑搞了出來。為了掩飾雀斑,又不得不再用更厚的粉。於是,惡性循環,一張女人的臉,塗成一張玩猴兒戲的假面具矣。大詩人徐志摩先生曾論及日本女人,批評她們「濃得不可開交。」到過日本的朋友恐怕均有此感,據說全日本女人每天往臉上抹的粉,集中起來,至少有五十噸之多,教人歎為觀止。

  和雀斑同樣使人洩氣的,還有皺紋,包括眼角的魚尾紋和額上的抬頭紋。試觀兒童的小臉蛋上,絕沒有這些插曲,可知它乃漸老漸衰的象徵,不但使人厭,而且使人懼。

  民國初年,在青島執教的一位德國女教習,忽然愛上了一個中國青年,非嫁不可。那時德國的世界地位,比今天美國的世界地位渲赫多矣,該青年固然受寵若驚,該德國卻認為莫大羞辱,駐青島的德國領事老爺,招女教習至,問她為啥昏了頭,她曰:「西方青年一過了二十歲,臉上便到處是鬍子,只有中國青年的下顎光光,所以愛得緊。」

  此事以後發展如何,不問可知,女教習被押送回國嫁鬍子,丟下黃種小白臉空喜歡一場。這使我想到一點,男人到了成年,正當英俊,卻出鬍子,實在掃興;女人雖沒有鬍子可冒,但到了某一天,卻忽然大批生起皺紋來,則不僅是掃興而已,簡直使人痛哭流涕。蓋皺紋是年華的里程碑,再科學不過,女人的年齡,騙得了戶籍員,騙不了仔細觀察的眼睛。據柏楊先生研究的結果,發現自古以來,獸醫們調查馬的年齡,從沒有聽說要它們出生證明的,而只要撬開其嘴,數一下有幾個牙便知。因此,男人如欲知女人的年齡,似乎也不應盡信身份證。我今年七十有餘,前天和我同庚的堂妹來訪,朋友詢其健康如何,答曰:「俺才五十五歲,什麼事都做得。」客人去後,我責她說謊,她嚎曰:「你懂得屁,告到法院都沒人信你的話。」說畢,「嗖」的一聲,從懷裡掏出她的身分證,以她的身分證上出生年月計算,果然只有五十有五。原來敝堂妹乃有心之人,來臺灣的那一天便布下埋伏,以便鎖住青春。

  身分證固不可靠,她們的口頭報告更不可靠,不是說得太小,便是故意說得太大——太大則你不相信,可發生心戰士反作用之效。而一般太太小姐的應付方法,則往往是笑眯眯地曰:「你猜我幾歲?」咦,僅只她那充滿了盼望的一笑,便是鐵石心腸,都不忍把她的年齡往大處猜。於是,男人曰:「我猜你頂多二十四。」該四十二歲的女人,乃用一種連自己都不相信的語氣否認曰:「哪裡,哪裡,老啦,老啦。」但她心中一喜,包管留你下來吃一頓油大,你如開口借錢,恐怕她當被子都得給你。

  查驗女人年齡之法,看牙齒當然不行,她們能給你看乎?只要略微用點心思看看她們的抬頭紋和魚尾紋,便雖不中不遠矣,能摸之撫之更好,否則用眼細細掃描,也可發現奧秘。太太小姐們自然也知道皺紋在拆她們台,補救之法,傳統的一套是用粉硬往上塗,使人老眼昏花,發生錯覺。不過問題在於塞之填之之後,不敢發笑,一笑則粉落,粉落則臉上條條鐵軌,至為淒涼。所以,太太小姐們身上都力求有一鏡,便是準備隨時觀察這些鐵軌並消滅之的。歷史上只有虢國夫人不抹粉不塗胭脂,天生地有紅有白,光豔如鏡,杜甫先生有詩贊之曰:「卻嫌脂粉汙顏色。」只是這種得天獨厚的女人太少,有這樣的容貌,就可走遍天下,不怕男人不婢膝奴顏,哀哀降伏。

  除了用粉硬塞硬填之外,新法療皺,還有按摩之術,乃摩登太太小姐最喜愛的享受之一也。不過據說效果不太理想,蓋一旦按摩成了習慣,便非天天按之不可,否則肌膚鬆懈,條條下垂,就更要倒楣。道理非常明顯,君不見運動員乎?肌肉結實緊繃若彈簧,可是等到年齡漸老,跳不動也跑不動時,便廢肉橫生,不可遏止。女人不察,只單獨地在臉上亂搞,怎能下得了台哉?

  最精彩的療皺方法是開刀,把頂瓜皮切開,抓住臉皮硬往上拉,使皺紋展平。拉了之後,雖八十老媼,望之亦如三十許人。現代科學對女人的貢獻,可謂至矣大矣。五六年前,香港有演電影的一男一女來台結婚,並度蜜月,那女的很有點名氣,也很風騷,只有一點,天稍微一涼,她必戴上帽子,原來她的頂瓜皮在日本曾挨過東洋刀,見不得風,受不得寒也。一旦風浸寒蝕,便奇癢酸痛。柏楊先生跟她在一起時,一直擔心萬一刀口線斷,臉皮「刷」的一聲如簾子般疊滑而下,那才叫人嚇一大跳。嗚呼,塗粉則易長雀斑,按摩開刀則非小市民所能辦到,中等之家便似乎只有靠鴨蛋矣。

  據說想當年把清王朝搞亡了的那個慈禧太后那拉蘭兒,便天天用鴨蛋清敷到她閣下老臉之上,利用凝固後的繃力除皺。為啥用鴨蛋而不用雞蛋乎?大概鴨以魚蝦為主食,其蛋多荷爾蒙之故也。不過一旦太太小姐對鴨蛋清有興趣,這個家庭一定冷冷清清,像一座冰窖。有一天晚上,我去拜訪一個朋友,他太太獻茶之後,退坐一側,粉臉板得像一個討債精,頃刻之間,他的三個讀大學中學的女兒出現,她們粉臉板得度數更高,縱有殺父之仇,都不致有如何嚴肅的表情也。當下心中不安,起身告辭,朋友曰:「你不要緊張,她們剛敷了鴨蛋清哩。」蓋敷上鴨蛋清之後,嘴角連動都不能動,一動即破,繃不成矣。

  最漂亮的容貌,應具備下列條件:瓜子型或鴨蛋型的輪廓,然後有白有紅——當然還得細膩如豬油。不過白皮膚一定都很細膩。天下好像沒有白皮膚而粗糙者。有麻子固然糟糕,有雀斑、有皺紋也不高明。所以茫茫人海中,漂亮的小姐太太實在太少,無怪李延年先生嘆息「佳人難再得」也。尤其是,求肌膚白尚較容易,求面貌上泛紅,簡直難如上青天。君沒有讀過小說乎,大作家們筆下美人的俊俏臉寵兒,鐵定地全都有白有紅,缺一不可。有一次在臺北街頭,看見一嬌娃,臉上白中透紅,嬌嫩欲滴,看樣子用針紮一下,准有蜜滴出來,不禁口瞪目呆。嗚呼,這才是美女,能看上一眼,便已經很有福啦。

  白種女人臉上紅紅的,前已言之,不足為奇,因她們天生地要露出血素。黑種女人則黑漆一團,伸手不見五指,根本紅不起來,只有黃種女人,遇到漂亮絕倫的太太小姐,其肌如雪,雪中泛著桃花——或稱之為泛著一抹紅霞——那才叫真正的美,男人們一旦和這種有白有紅,簡直要滴出蜜的嬌娃相遇,不要說人格道德,恐怕連自己的老命都要拋到九霄雲外。

  女人們也深知此點,所以在自己臉上,下的功夫也最大。然而,除非真正的天姿國色,多半靠胭脂偽裝。京戲裡的旦角對此道發揚得最為到家,一張好好的臉,抹得竟像猴屁股。現代女子多以口紅代替,口紅比胭脂細膩得多,淡淡地塗到頰上,有時簡直跟真的「桃花面」一樣。柏楊先生每遇到這種美人,心跳喉幹之余,必定找一個接近的機會細看,考察一下她那秀靨上所泛的紅,是真的乎,抑是假的乎?真的潤澤有光,假的紅白相間處較不自然,用不著摸,便可判明。如果是真的,心就更跳,喉就更幹;如果是假的,我就喟然而歎,歎天下美女固太少也。

  世界上只有兩個地方的瓶瓶罐罐最多,一是藥房,另一則是女人的梳粧檯。宣統年間,我老人家畢業于京師大學堂,赴上海旅行,去拜見一位父執,他兒子方才完婚,順道往賀。進得新房,只見一張桌子,上有一個大鏡,桌作矩形,甚窄,鋪著玻璃,既不能切菜,又不能擀面,心中頓起疑雲。繼再觀察,桌子裡滿裝著瓶瓶罐罐,有大的焉,有小的焉,有高的焉,有低的焉,有裝水的焉,有裝膏的焉,有裝汁的焉,有裝粉的焉,有白色的焉,有紅色的焉,有水晶做的焉,有鐵皮做的焉。簡直是洋洋大觀,五花八門,不禁更為驚駭。歸而詢諸教習,才知道那就是梳妝之處,太太小姐們每天危坐其前,東塗一下,西抹一下,前揉一下,後捶一下,少則十分鐘,多則兩小時。早晨起來搞一遍,午飯後又搞一遍,晚飯後又搞一遍,外出時再搞一遍,臨睡時搞得更厲害——卷起頭髮,點上去痣之藥,塗上保嫩防皺之油。嗚呼,再倔強、再偉大的男人,和她對抗,能不一敗塗地乎?

  俗雲:「遠看臉,近看腳,不遠不近看腰窩。」這是五千年傳統文化看女人之法。為啥在距離很近時,不能看臉乎?蓋看三圍看不出毛病,看腳也看不出毛病,看有紅有白的豬油臉蛋兒,最易發瘋。美麗的太太小姐們常常把人逼得不敢仰視,甚至連氣都喘不出,偷覷一眼都會神經錯亂,演出精彩節目——像目瞪口呆,流出涎水猛地又吸回去之類,就是完全靠她美貌的威力。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