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柏楊 > 紅塵靜思 | 上頁 下頁
從一部電影說起


  最近臺北上演了幾部電影,都在探討「結婚」、「同居」問題,其中的一部是《不結婚的女人》。

  ——用不著打聽,它是外國片。臺灣拍的電影也好,電視也好,大多數都在風花雪月和神怪中打滾(嚴格地說,另沒有武俠小說,只有神怪小說,電影電視現等而下之),雖然也有幾部探討社會問題的名片,可是又堆滿了教條口號,把觀眾看成一大群呆瓜,如果不耳提面命,就看不懂。看外國探討社會問題的電影,就不必擔心有這種起雞皮疙瘩的鏡頭。它用情節顯示一切,因之,柏揚先生推薦讀者老爺,如果買得起門票,理應前往一觀。

  《不結婚的女人》,事實上是一個結過婚的女人。女主角在一家畫廊擔任打字員,大概四十歲左右,有一個十五歲的女兒,夫妻恩愛愈恒,安全、溫暖、生活優裕。直到有一天,當她興高采烈地跟丈夫商量如何如何度假時,丈夫卻正色告訴她,他已另外有了女朋友,是一位比女主角年輕,只有二十五歲的女教習,而且決定先行同居。女主角一霎時天崩地裂,但她仍鎮靜地離開,走到她丈夫看不見的牆角,才大口嘔吐。

  這是一個轉變,離婚像一把巨斧,把人生砍成兩段,她要從砍斷的地方重新學步。這事說起來寫起來,稀鬆平常,做起來就千辛萬苦,任何剛強的人都擋不住突然間呈現到面前的寂寞,以及遲暮之年,青春老去的恐懼。對愛情甜蜜的回憶只有更增加愛情的厭惡。還有性欲的困擾,使她舉目茫然、焦灼悲哀。她向心理醫生訴苦曰:「我已七個星期沒有Sex啦。」心理醫生瞭解,那並不僅僅是Sex,而是孤獨的情意結,告訴她放棄內咎,去另外找男朋友。她吃了一驚,但心理醫生曰:「人,總是人。」

  於是女主角突然醒悟,不是醒悟她可以亂七八糟,而是醒悟到她的獨立自我。當天晚上,她就去酒吧,找到一位過去曾經打過她主意,而她又瞧不起的一個傢伙,直截了當地曰:「帶我到你的地方。」之後,當該傢伙邀請她明晚再來時,她平淡地曰:「我對你沒有任何承諾。」不久,她跟另一位畫家戀愛,情同夫婦,但她拒絕結婚——她不再相信結婚可以保障安全。她跟以前判若兩人,一個時代的新女性誕生,她不再是貼到男人身上的狗皮膏藥,更不是丈夫專用的「高等妓女」——受過高等教育,有高貴身世,丈夫喜歡時寵愛有加,丈夫變心時棄若破鞋的高等妓女。她心理上完全獨立,跟臭男人一樣的完全獨立。

  這部電影給我們最大的啟示之一是,所有在電影上出現的女配角和男配角,都遭遇過婚變,只有一位老奶保持她的婚姻,但她付出的代價是,她必須含垢忍辱,用種種方法,對丈夫的外遇,假裝不知道。夫工商業越發達,離婚的比率越高。不要說頂尖的美國資本主義社會,離婚率已達百分之五十,縱是後起之秀的臺灣,也不得了。《中國時報》記者蒯亮先生,在今年(一九七八)五月二十日該報上,曾有一篇報導:去年(一九七七)一年,臺灣有「十五萬四千四百八十三對新人,走向紅色地毯的盡頭。同時,也有九千一百四十二對怨偶,從紅色地毯盡頭又走了回來。結婚跟離婚的百分比,高達十六點八。」

  這是去年(一九七七)一年,今年(一九七八)如何,希望蒯亮先生能再為我們作一統計。柏楊先生乃半仙之體,所以依我的陰陽八卦,除非經濟成長率停頓,離婚率一定比去年(一九七七)增加,而且有一年比一年增加的可能性。蒯亮先生在報導中說,有些官兒把離婚的原因歸罪於社會的浮華奢侈。用這一點點學識當官唬人,足足有餘,用之於解決離婚問題,恐怕是漂白粉洗烏鴉,無濟於事。離婚之所以發生,跟社會的浮華奢侈沒有定律的因果關係。而且幸好沒有定律的因果關係,如果真有定律的因果關係,那就更糟,等於直截了當地招認根本無法解決。蓋只要是自由經濟社會,浮華奢侈就不能避免,如果能避免,那就不是自由經濟社會,必須重敲鑼,另開張,建立統制經濟社會矣。現在任何一個人如果有了銀子,他想買一台電視,就可買一台電視。他想買一輛汽車,就可買一輛汽車。同樣的,他想泡迷死,只要有迷死願意跟他泡,他就可照泡(老奶也是一樣,她想泡臭男人,只要有不怕死的願意跟她泡,她也可照泡)。如果規定他的錢不准用來買某一種東西,或必須用來非買某種東西不可,那就得實行「糧票」、「電視機票」、「汽車票」制度,屬於另一個天地。

  離婚是一個古已有之的老問題,遠在西元前二世紀,朱買臣先生因為太窮,賢妻大人就要求離婚,那時還沒有「離婚」這個含意平等的名詞,所以朱夫人要求朱先生把她「休」掉。以致演出京戲上「馬前潑水」的故事,對不肯安於貧賤的老奶,倍加諷刺,並教育一些有反抗心的老奶,忍受到底,萬勿蠢動。問題是,一個不能使妻子溫飽的丈夫,卻大言不慚地猛吹他將來一定會飛黃騰達,實在教人生氣。朱買臣先生幸而以後發達起來,但這種人卻不一定非發達起來不可。我們無意討論這件事的是非,而只是說,即令在古時那種非常不浮華不奢侈的社會,離婚照樣出現。不但古之時也,連嚴厲反離婚的英國王室,最近也向時代屈膝。想當初,英王愛德華先生因堅持跟離過婚的辛普森夫人結婚,而被逐下金鑾寶殿,成為人們最崇拜的「不愛江山愛美人」的一代情聖。可是到了今年(一九七八),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和女王的堂弟梅克爾親王,卻先後起義,把這個嚴厲的絕不容忍離婚的傳統踢了個倒栽蔥,把老公老婆,趕出大門。

  反對離婚最激烈的莫過於天主教,教皇保羅六世在世時,躺在病床上,還發出正義之聲,指責離婚是「致命的道德墮落的指標」。然而就在他閣下御駕所駐之地,人口百分之九十是天主教徒的義大利共和國國會,卻通過了離婚法案,使「義大利式離婚」——謀殺——成為歷史名詞。嗟夫,結婚的基礎是愛情,愛情一旦烏有,基礎已潰,而偏不能離婚,用法律和古老的道德來維持婚姻的虛架子,真是危險萬狀。丈夫也好、妻子也好,本來親親密密,如漆似膠,一旦成了擺不脫、甩不掉、打不爛的吸血螞蝗,不僅是不必要的,也是後果堪虞的也。吾友王爾德先生曰:「男女因誤會而結合,因瞭解而分開。」

  事實上有些人一直到離婚,對配偶都不瞭解,所以我們認為是這樣的:男女由愛情上升而結合,因愛情消失而分開。當愛情上升時,誰都擋不住他們的結合,如果貴閣下跟一位如花似玉或青年才俊,愛得天昏地暗,要舉行結婚大典時,柏楊先生拍馬而上,嚎曰:「結不得呀!」我想准被揍扁,而且沒有一個人同情我老人家的苦口婆心。可是,如果貴閣下跟對方的愛情消失,恨得咬牙切齒,非離婚不可,柏楊先生經過上次教訓,覺得還是順著貴閣下的心意為妙,幫腔曰:「對啦,對啦,離了好,離了好。」遇到衛道之士,砰的一聲,把一項「破壞家庭」的帽子,扣到我尊頭上,我這把老骨頭,就有拆散的危險。

  去年(一九七七)三月,華盛頓兩位美國佬李維茲先生跟梅耶先生,互相交換殺妻。李維茲殺妻的目的是想跟另一位老奶同居,梅耶殺妻的目的是想得到美金十萬元的保險費。這真是一件駭人聽聞的事情,凶案於一個月後破獲,兩個惡棍自有他們的下場。然而,我們想到的問題是,用結婚制度來保護的那兩位可憐的妻子,最後卻反而因結婚制度得到慘死的結局(李維茲的小女兒也一併喪生),站在她們的立場,如果選擇離婚或被殺,恐怕寧願捲舖蓋,也不願挨刀。在這種情形下,竟然有保羅六世這樣的衛道士,英勇地攻擊離婚是不道德的,心腸未免過度毒辣。只顧板著嘴臉出售自己認為的道德,不管別人的痛苦和生命,他自己不但是不道德的,而且簡直是喪盡天良的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