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上古神話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六十回 帝堯比神農 華封人三祝(2)


  赤將子輿道:「是呀,是呀,『上有丹矸,下有黃銀;上有慈石,下有銅金;上有陵石,下有赤銅青金;上有黛赭,下有鑒鐵;上有蔥,下有銀沙』,這幾句歌訣,此刻婦人、豎子都能知道,其實就是這位柏先生創出來的。所以這位柏先生,算得是發明礦學的祖師呢。後來黃帝乘龍上天,他也在龍背上跟了上去。我們足足有幾百年不見了,不料此次在華山上遇到,所以特地邀他來,和帝相見。」

  帝堯忙向柏成子高施禮,口中說道:「原來是柏先生,失敬,失敬。」

  當下就請他坐了,大家亦各就坐。帝堯便問柏成子高天上一切的情形。最後又問道:「先生既已上仙,此刻何以又到人世間來遊戲?」

  柏成子高道:「不瞞帝說,某已被謫,不能再在天上了。」

  帝堯忙問:「何故?」

  柏成子高道:「神仙是有劫數的,逢到劫數,不能不墮落人間。某適逢劫數,所以如此。」

  帝堯道:「怎樣叫劫數?」

  柏成子高道:「凡項事件,一成一敗,叫做一劫。不過劫數有大有小,時間有遲有速;有的幾百年一劫,有的幾年一劫,有的幾萬年、幾十萬年、幾百萬年,乃至幾千萬年、萬萬年一劫,都是有的。最大的就是天地之劫。天地之外,四上下更有天地,亦無終極,但是都有成敗。那個一成一敗,就最大最大的劫數了。最小的就是蜉蝣,朝生暮死,亦是一劫。電光石火,忽明忽滅,亦是一劫。神仙之劫,亦有遲速,遲的幾萬年,速的幾百年、幾十年就要歷劫了。某根基淺薄,幸叨黃帝的庇蔭,從而上升,但一無修養,所以已遭劫而墮落。」

  帝堯道:「將來還能上升嗎?」

  柏成子高道:「只要道心不汙塵心不染,仍舊可以上升,凡人皆可以上升,何況已經列過仙班之人呢。」

  帝堯道:「現在先生做什麼事?」

  柏成子高道:「某空閒之極,無所事事。」

  帝堯道:「不揣冒昧,敢請先生如赤將先生一樣的出來輔佐藐躬,不知肯屈尊否?」

  柏成子高道:「有道之君在上,拒絕不肯,某卻不敢。但是跑到朝堂之上去,如入樊籠,某亦不耐。最好得百里之地,叫某去治理治理,或者尚有成績,某亦願意。」

  帝堯大喜,就立柏成子高做了一個諸侯,他的封地就在華山東部一個肇山地方。柏成子高受命,就做他的諸侯去了。

  這裡帝堯君臣仍舊一同起身到山海邊,雇了船舶,竟向西渡。四面一望,茫茫無際,那舟子一面搖櫓,一面向帝堯等說道:「這個山海,比從前大到三分之一了。從前哪裡有這樣大!自從孟門山上洪水暴發以來,滔滔不絕,統統匯到這個海裡來田廬財產,不知淹沒了多少,如今還是有增無減,不知道要幾日才能平定呢。這個真是天降奇災呀!」

  正說到此,赤將子輿忽然望前面指道:「那邊仿佛是一個洲渚。」

  舟人道:「前面是一個小洲,在這個海鵠的中心,無論東西南北對渡的,都要在那裡停泊地方雖小,倒很熱鬧。」

  於是大家眼睜睜都向那個小洲望著。

  過了一會,愈行愈近,果見有無數船隻都停泊在那裡。帝堯等一共六隻船,亦齊向那裡停泊,以便過夜。舟人系了纜,便站道:「難得今朝順風,一日就到此地,不然,走兩三日亦難說呢。」

  帝堯等看那洲渚,商店甚多,但面積並不廣大,且天色已晚,不便登臨,便在舟中與諸臣雜談。忽聞鄰船中有人作歌,其聲清越,其詞旨恬淡高遠。帝堯料他是個不凡之人,即忙遣從人過去探聽。過了一時,回來報道:「這唱歌的在一隻小船上,姓狐,名不諧。」

  帝堯聽了,求賢心切,再叫從人前去通知,說:「朕就去拜訪。」

  那從人去了,回來說道:「狐不諧說今日天色已昏,且小船不便,明日再見吧。」

  帝堯聽了,只得罷休。

  到了次日,天還未大亮,帝堯尚在睡夢之中,忽聽得從人叫喊之聲,不覺驚醒,忙起身問有何事。另一個從者對道:「昨日帝要去訪他的那個狐不諧,此刻搖船去了,所以小人們想叫他回轉來。」

  帝堯一想,這個人一定是有道德的隱君子,不然,決不會如此有意遁避,不肯相見的,遂吩咐從人道:「汝等叫喊亦無益,不如解了纜,追過去吧。」

  這時天色大明,和仲等均聞聲起來了,遙望那只小船,是向北面搖去,恰好是向橋山去的路。帝堯等的船亦緊緊在後跟隨。可是小船輕快,大船沉重,無論如何總趕不上。到得日色停午,那小船已消沒於煙靄之中望不見了。及至下午,到了山海北岸,停船之後,天色漸昏,無從探聽。

  次日早晨起來一望,只見泊船之地是個漁村,人家三兩,比鄰而居,許多漁綱都晾在外面。有幾個婦女蓬著頭,出來洗米。帝堯的從人就去訪問狐不諧消息,那些婦女都回說不知。從人道:「昨日明明看見他的船是向這裡來的。」

  那些婦女道:「這裡的港汊紛歧得很,有好幾條呢,或者是走別一條去了。」

  正說時,帝堯和眾臣亦都上岸來走走。那邊的漁夫亦走出來了,看見帝堯等這一大批衣冠濟楚、氣概不凡的人,不覺詫異,仔細打聽,才知道是天子,慌忙都來即見。那些婦女倒反避了進去。帝堯問那些漁夫:「狐不諧這個人,汝等知道嗎?」

  漁夫等聽了,都說:「不知道。小人等只知道一個張仙人,是很有道行的。」

  帝堯忙問:「張仙人叫什麼名字?有怎樣的道行?」

  漁夫道:「他的名字叫果,能知過去未來之事,我們極相信他。」

  帝堯道:「他住在何處?」

  漁夫道:「他的行蹤不定,有時在冀州,有時在雍州,有時在梁州。在雍州的時候,總住在此地北面一座山上,從前小人們常見到他的。」

  帝堯道:「現在為什麼不見?」

  漁夫道:「小人等從前就是住在那座山的附近,以耕種為業。後來洪水暴發,一夜工夫將所有房屋財產一齊沖去。小人等四家十二口,自分必死,大家用繩索系在腰間,但求死在一處。哪知半路遇著幾株大樹,用手攀住,才得救命。但是水退之後,回到舊家望望,只見所有田地都不知去向,已變成一個大湖。當時鄰舍幾十家,大半無從尋覓,現在只剩了我們幾家,真真是運氣呀!我們舊業既然消失,所以只好來此捕魚了。但是洪水暴發之前,那張仙人就和我們說:『此地將有大災,不可再居。』當時小人等不甚相信,有幾個相信他的,亦因為安土重遷,不能搬動,以致遭劫。如今想來,這張仙人豈非真是個神仙嗎?」

  帝堯道:「原來如此。那座山在北方,朕到橋山去,可要走過嗎?」

  漁夫道:「小人們未曾到過橋山,走不走過不能知道。」

  帝堯聽了不語,便率眾臣回到船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