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上古神話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四十二回 帝堯箕山訪許由 長淮水怪興風浪(2)


  帝堯道:「如此看來,洪崖先生真正是仙人了。仙人有預知將來的道力,既然仙人說天意如此,劫運難挽,我們人類又有什麼方法可想呢?我們人類能力所能夠盡的,不過是修繕堤防,積聚糧食,或者遷移人民,使他們居於高阜之上,如此而已。汝可與鄰近諸國商量,竭力去做吧。人雖則不能勝天,或者亦可以補救于萬一。」

  陰侯聽了,稽首受命。帝堯隨即與陰侯沿淮水兩岸,察看了一會。但見長流滾滾,有時白浪滔天,聲勢非常洶湧,但亦看不出有什麼妖怪的痕跡,只得罷了。

  過了兩日,帝堯到了長江口,原來當時的長江與現在形勢不同,現在江蘇省的蘇、松、常、鎮、太、通、海、淮、揚各歸府屬,以及浙江省的嘉、湖、杭三歸府屬,在上古時候都是大海,並無土地。到帝堯的時候,蘇、常、鎮、淮、揚及嘉、湖等處已有沙洲,漸漸的堆起。這種沙洲,純系是由淮水、長江兩大川上流各高山中所沖刷下來的泥沙,隨水堆積而成,在地理學上叫作沖積層平原。但是當時還未與大陸相連,不過散佈于江淮之口、大海之邊,無數的島嶼,星羅棋佈,到處相望罷了。

  所以當時長江出口分作三條:一條叫北江,是長江的正幹。它出海的海口,在現在揚州、鎮江之間。一條叫中江,從安徽蕪湖縣分出,直沖江蘇高淳縣、溧陽縣、宜興縣,穿過太湖,再經過吳江縣、青浦縣、嘉定縣等處入海。一條叫南江,從安徽貴池縣分出,經過青陽縣、徑縣、甯國縣、廣德縣,到浙江的安吉縣、吳興縣人海。照這種形勢看起來,就是江蘇省的江寧、安徽省的太平、甯國、廣德等處,亦是在長江之口,不過同現在的崇明島一般。

  那時太湖,雖則已經包圍在無數沙洲之中,形成一個湖泊的形勢,但是港汊紛歧,或大或小,處處通海;而長江的中支又直接穿過去,那江身尤為開闊。所以海中的波潮,日夕打到太湖之中,湖水的震盪非常之厲害。因此那時候還不叫它太湖,叫它做震澤。這是當時長江下流一帶的形勢了。

  且說帝堯到了長江口,但見那些島夷的情形,與中國大不相同。那邊天氣炎熱,這時又是初夏,所以他們個個都是赤身露體,便是女子也是如此,僅僅下身圍著一塊布遮掩遮掩,或者在腰間系一根帶,用一塊布從後面繞過胯下,在前面臍下系住,仿佛和嬰孩所用的尿布一般。

  所有男子,大概如此。再看他們的頭髮,都剪得很短,蓬蓬松松,披披離離,真是一種野蠻樣子。再看他們的身體更加奇了,有的在腿上,有的在臂上,有的在足上,有的在身上、背上,有的在臉上,都是花紋。那花紋的式樣,有花卉、有葫蘆、有鳥獸,種種不同,而且男女老少,亦人人不同。

  帝堯問羲叔道:「朕久聞揚州之南,有斷髮文身之俗,今朝方才看到。但不知道他們這種文身,是什麼意思?」

  羲叔道:「臣曾經考詢過。據說,他們的文身有兩種意思:一種是求美觀,大約越是野蠻人越喜歡花彩,可是他們又沒有製造錦繡的能力,而天氣炎熱,就使有了錦繡亦不適用,但是終日裸體相對,亦覺得很不雅觀,所以想出這個方法來,就在現成的肉體上施以文彩,亦可謂惡要好看了。第二種意思是為厭勝。大約南方之人,迷信極深,水居者常防有蛟龍之患,山居者常防有狼虎之傷,以為紋身之後,此種災難才可以免;就使鑽入波濤之中,獨處山谷之內,亦可以有恃無恐了。所以他們紋身的式樣,個個不同,因為他們各人之所謂避忌,亦各各不同的原故。譬如有些人,據相面的人說是怕虎的,那麼他的身上,就應該刺成如何一種的花紋,才可免於虎患;有些人,據相面的說是怕水的,那麼他的身上,就應該刺成如何一種的花紋,才可免於水患。」

  帝堯道:「他們這一種厭勝,果有效驗嗎?」

  羲叔道:「並不見得。臣在南方多年,對於那種文身之俗,頗加考察,曾經看見一個人,刺了一種避水患的花紋,自以為可以入水而不濡,哪知後來竟溺死了。又有一個塾師,待生徒非常嚴厲。有一生徒的父親,以理想製成一種花紋,刺在他兒子身上,以為可以受塾師之鞭撲而不會痛了。哪知後來受責起來,仍舊是很痛的。此外刺避虎患的花紋,而仍舊為豺虎所傷。刺避蛟龍的花紋,而仍舊為大魚所吞噬的,尤不計其數。可見全是假造及迷信了。」

  帝堯道:「那麼他們應該覺悟。」

  羲叔道:「大凡迷信極深,變成習慣之後,要他覺悟非常煩難。明明他的厭勝不靈,但是他決不肯說厭勝不靈,必定說另外有原故,或者說觸犯了什麼神祇了,或者說他本人犯了什麼大罪惡了。如此種種,就使百端曉諭,舌敝唇焦,亦決不會覺悟的。」

  大家聽了,不覺都歎息了一會,即到客館中暫時休息。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