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宋宮十八朝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二十九回 慈壽宮中叮嚀垂誡 澶淵城北踴躍用兵(1) |
|
慈壽宮是李太后起居的地方。李太后在歲尾年頭,因著守舊歲,過新年,賞元宵,接連歡樂了幾天,稍微失於調護,遂感不適,精神疲倦,飲食懶進。起先宮人看了,都很大意,以為是個不要緊的小疾,靜養兩日便好了。偏偏不如她們意料,李太后的病勢,只日見它增重,卻不見它減輕,宮人才慌了,忙去啟奏真宗。真宗聽得母后不豫,即與郭後同到慈壽宮省問,並召太醫入診。太醫診斷了,奏複真宗道:「陛下請放心!國太的症候,乃是劇勞失調所致,稍進藥石,略加調攝,就可安痊了。」 奏畢,開了藥方,退出宮去。李太后卻自知病實難好,太醫的奏語乃是安慰上心的,不是實話,諭真宗道:「我這病究竟能好不能好,且莫說它,只是趁我而今尚清醒,我有幾句話要囑咐皇兒,皇兒須得聽著。」 真宗忙至榻前跪下。郭後也就跪下,宮人內監見了,不必要號令,一齊跟著跪下。 李太后繼續道:「皇兒作天子已六年多了,對於國家用人行政,總算無甚錯失,這是我很歡慰的。不過作好千日不足,作壞是一朝有餘。皇兒當要永遠保持現在的態度,不要突然改變,把以前的令名令績一古腦兒拋棄了。國家的根本就是庶民,所以孟子說『民為貴,君為輕』。皇兒施政,就要以民生為本。凡發一政令,建一事功,就要求有利於民、有益於民為本。縱不然,亦當求不損民、不擾民為本。至於用人,更要親賢遠佞。倘若任用小人,那麼他們便一手遮天,蒙蔽於上,誅求於下,下民已弄到妻離子散,痛苦萬分,上面還當做太平郅治,黎庶雙安;等到發覺,已來不及救治了。歷來亡國的君主,大多數就由於這個緣故。皇兒原是個賢明的,餘外的事,無容我多囑了。」 真宗敬謹答道:「兒臣一切,當遵謹母后的意旨。」 李太后不勝喜悅,命真宗、郭後暨宮人內監一齊起立。真宗、郭後又侍著李太后服了藥,安睡著,才退出慈壽宮。一日一日,李太后病益沉重,延至春盡夏初時候,竟溘然崩逝了。 貞魂永返蓬瀛島,懿訓長留慈壽宮。 真宗舉哀發喪,歸葬已畢,尊諡做明德。倏忽又到新秋,丞相李沆病歿私第。真宗聽報,親臨吊奠,痛哭了一場,且謂諸臣道:「丞相忠良謹厚,正直立朝,遇事敢言,實在是不易得的賢臣。而今一旦棄朕而去,朕怎能免得悲傷呢?」 因追贈李沆為太尉中書令,賜諡做文靖。八月,命畢士安、寇准同平章事。先是,畢士安既拜參知政事,入朝謝恩,真宗道:「謝的時候未到咧!少緩,我還要使卿作宰相啦!」 因問道:「到卿作宰相時,哪一個可以與卿一同進用呢?」 畢士安奏答道:「寇准很可以的。他兼資忠義,能斷大事,臣實不及他。」 真宗道:「朕聽得人們議論寇准好剛使氣,恐怕不好任用吧?」 畢士安又奏答道:「人們的議論是靠不住的。寇准是個忘身徇國、秉道嫉邪的人,所以平常一班人便不喜歡他。而今內地的人民雖蒙聖德涵養,成為馴民,但是北方的胡虜,還是不曾服王化,屢屢地侵擾邊境。像寇准這樣的人,正該任用哩!」 真宗點首道:「不錯。」 所以今日寇准便得與畢士安同時入相。 九月契丹又大舉入寇,告急本章像雪片一般飛上朝廷來。這一次契丹入寇,不比往常,契丹主隆緒與蕭太后,竟親被甲胄,督大兵三十萬,自為先鋒,深進內地。因此朝野震驚,通國惶怖。真宗乃召集群臣,詢問應付的方略。當下都是主退讓講和的;且各自為計:參知政事王欽若,系臨江人,便請真宗出幸金陵;知樞密院事陳堯叟,系閬州人,便請真宗出幸成都。議論紛紛,各執一辭。真宗不能取決,更召寇准詢問。 寇准奏對道:「是什麼人替陛下劃這兩個計策呢?」 真宗道:「卿但替朕決斷哪一個計策可行,勿必問這劃策的人。」 寇准奏答道:「臣所以問這劃策的人,是想要先把他殺了,取血釁鼓,然後議北伐啦!像陛下的神武,將臣和協,若是御駕親征,敵軍還有不聞風自遁的嗎?縱不然,出奇兵以阻擾敵軍的計謀,堅守著使疲勞敵軍的師旅,彼勞我逸,我方已操著勝算呀!怎麼想棄了宗廟社稷,出幸楚、蜀呢?陛下乃是萬民的主體,若一移徙,人心就跟著動搖了。那時敵軍乘勢長驅深入,天下還能保持得住麼?」 真宗遂決意親征,因又問道:「而今敵軍內侵,天雄軍乃是個重鎮,萬一陷沒,那麼河朔的地方,盡歸到敵軍的勢力範圍下了。須派個大臣去守著才是,朝裡的大臣哪一個可去守呢?」 寇准又奏答道:「依臣愚見,參政王欽若可當此任。」 真宗即召王欽若至,命判天雄軍兼都部署,授敕限即日啟行。王欽若面有難色,想要推辭不去。寇准亟道:「主上親征,不是臣子推辭的時候。參政乃是國家重臣,要深體此意。」 王欽若嚇得不敢辭了,只得叩首受敕,辭駕勉強前往。 十月,真宗下詔親征契丹,命雍王趙元份為東京留守,李繼隆、石保吉為駕前左右排陣使,將相一概從征,即日出發京師,趨赴前敵。一路浩浩蕩蕩,四牡翼翼,八鸞鏘鏘,矯矯虎臣,峨峨髦士,鼓人伐鼓,鉦人伐鉦,好不威武!適值天氣嚴寒,朔風凜冽,左右侍臣因進貂帽毳裘。 真宗推卻道:「臣下都受著寒冷,朕獨不能受寒冷嗎?速拿去!朕不用!」 將士聽得,大家感動道:「聖上這等體念我們,此行敢不拼死報國麼?」 前軍到達澶州,契丹軍統軍蕭撻覽,領兵直犯宋軍,壓營列陣,尚未接戰,蕭撻覽帶數騎出陣審視地形。宋軍正把床子弩裝在營前。李繼隆命部將張環守著。張環見蕭撻覽出陣,驀地扳動弩機,百矢齊發,把個蕭撻覽就射成一個刺蝟,立時斃命,其餘從騎,也一齊帶箭身亡。契丹陣上望見,慌忙把屍首搶回,退步紮營。這蕭撻覽素有機勇,所部的兵卒,亦盡是契丹精銳,今被射死,契丹軍大為挫動。 這時楊延昭守廣信軍,駐紮遂城,魏能守安肅軍,駐紮梁門,兩軍最接近契丹境地,契丹軍屢次圍攻,百戰不能得破;楊延昭且追擊契丹軍,無一次不大獲勝仗,當時的人便把這兩軍,稱做銅梁門、鐵遂城。唯有王欽若守著天雄軍,卻是束手無策,鎮日閉著門,念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忽報東京留守趙元份得著暴疾,真宗即命王旦馳回東京替代趙元份的職務。 真宗將至澶州,又有張大契丹軍勢,請駕轉幸金陵的。真宗聽了,遲疑不進,召寇准詢問究竟如何是好。寇准奏答道:「陛下此時,一舉步就關係天下的安危,惟可以進一尺,不可以退半寸。河北諸軍聽得御駕親征,莫不士氣百倍,現在正日夜盼著鑾輿早到。倘若陛下回輦數步,萬眾失望,那麼便頓時瓦解了。於是敵軍又隨後追躡,眾將逃奔還來不及,還想保陛下到得金陵嗎?」 真宗聽了,還在猶豫,說道:「卿且退,容朕仔細思索一會再議。」 寇准退出,撞著殿前都指揮使高瓊,寇准呼謂高瓊道:「太尉受著國家的厚恩,今日拿什麼報答呢?」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