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宋宮十八朝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十回 皇姨招配輕擲彩球 都監賞軍大啖人肉(1)


  一座花兒錦兒攢成的彩樓矗起于符彥卿府門前,遠遠望去,只見五顏六色,鮮明燦爛,又像是一堆花朵,又像是一團錦簇。那位天仙般的符皇姨,雙手捧著個彩球兒端坐樓中,兩行侍女站立左右,就好似是綠葉扶持著牡丹。樓下人山人海,萬頭攢動,一齊擁擠在那裡湊熱鬧看喜事。惟有樓前一箭之地,不許他人越雷池一步。只是那韓公子與趙光義兩個人各享著特殊權利,在這禁地內,平分占立著地步,等候那彩球兒帶著好姻緣飛下來。這兩家帶來的家丁,就在這特殊範圍外,分東西兩頭,一個個鵠立以俟。這時彩樓上樂聲陡作,符皇姨起離座位,執著彩球出至樓前。

  她那時便顧不得萬目睽睽集視于她,展動一雙秋水明澈的眼珠兒,照著樓下的韓公子與趙光義兩個,著實瞧了幾眼。趙光義是已經在她家後花園裡見過面,並且看得很清楚,認為很合意的。那韓公子是夙昔無緣,雖屬通家,卻未曾識面過,不曉得他是長子矮子,胖子瘦子,生得如何,長得怎樣,所以當時她首先向趙光義瞟了一眼,覺得他今日的打扮比前日更漂亮了,端的是人品軒昂,儀錶出眾,便轉過目光去瞧韓公子。

  「呵呵呀!」她不看時猶可想著他三分,而今一看,便半分兒也不肯想著他了;而且還覺得,他這樣面目可憎的人須得立時離開此地,免得看著他噁心。你道那韓公子的人品到底生得怎樣,何以使她看了這等不滿意呢?原來他那副尊容實在生得十分難看,臉兒漆黑,就像一塊黑炭;背兒彎著,卻似一張彎弓。只這兩樣,便已不能入選,其餘可不必說了。當下符皇姨心兒上,眼角邊,就只有趙光義這一個可意人兒,將彩球向上高高一舉,往下輕輕一擲,真好眼力,不左不右,不偏不歪,端端准准打在趙光義頭上。

  韓公子一見,心裡一急,氣往上一逆,便不能甘認失敗,靜悄悄地竟自奔過來搶球。符皇姨在樓上看著,心裡又急,可是不好怎麼樣,想道:不要給他搶去,活活地把我坑殺了!說時遲,那時快,趙光義早把雙手往頭上一承接,就把個彩球兒緊緊地移抱在當胸。同時他家丁一圍上,牽到青驄馬,他一躍上去,家丁就簇擁著,一陣風回府去了。韓公子只弄得個望塵莫及,長歎了一聲,死了這個僥倖心,沒精打采地帶了一班家丁,往他那不幸的家門而去。符皇姨此時才放了一顆心,喜滋滋帶領一群侍女下樓,進入府內,回明父母。符彥卿大喜道:「一塊石頭落了地了!」

  原來符彥卿也知韓通的兒子醜陋,不堪匹配女兒;趙光義卻是有龍鳳之姿,天日之表,正是女兒的適當佳偶。只是礙著世宗親為韓通的兒子作伐,推辭不得,懾於至尊的威嚴,但願不要把好女兒許給醜郎君。幸遇著兩家同時求婚,效法彩樓招配故事,得以避韓就趙,免了一種為難。於是符、趙兩府又忙著結彩懸燈,備辦喜事:一邊是女兒出嫁,一邊是公子結婚。直鬧到喜事辦畢,兩府才複歸安閒。這一段佳話,便是趙光義與符彥卿所以為翁婿緣由。

  過了些時,永興軍節度使王彥超、安遠軍節度使武行德、護國軍節度使郭從義、定國軍節度使白重贊、保大軍節度使楊廷璋等,連袂入朝,同時召見。太祖賜宴于後苑,席間從容謂諸人道:「卿等都是國家的老臣,長久鎮守在外邊,公事又繁瑣,殊不是朕所以優禮賢臣的本意。」

  說到這裡,王彥超已明曉太祖的意思了,忙避席跪奏道:「臣本來沒有什麼功勞,卻一向受著榮寵,心裡異常慚愧;現在年紀又衰頹了,請陛下賜臣歸老田園,這是臣極所願望的!」

  太祖離座,親手把他扶起,著實獎慰了一番。武行德諸人卻不懂得太祖的微旨,還只管爭著陳述自己往昔的戰功及所經的艱苦。太祖不悅道:「這都是前代的故事,何必談呢!」

  越日,太祖便降詔,詔免武行德、郭從義、白重贊、楊廷璋諸人節鎮的職權;惟王彥超獨得留鎮。

  至是,宿衛藩鎮不可除的痼疾一朝而解了。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太祖宵旰憂勤,籌策國事粗安,滿想可以高枕而臥,暫能安逸些時,誰知杜太后又生起病來,弄得太祖侍奉湯藥,不敢少離左右,更是一刻不得寧息。

  杜太后病越加重,自己曉得沒有生理,便命太祖召趙普入內,同受遺命。太祖即命內監宣趙普進宮。趙普奉召,即忙來到甯福宮,至杜太后病榻前叩請了安,起來恭謹站立一旁。杜太后便問著太祖道:「你曉得你所以得國的緣故嗎?」

  太祖奏答道:「這個是蒙著祖考太后的余福得來的。」

  杜太后道:「不是的。你所以得國的緣故,正是由於柴氏使幼兒主持天下呀。若是周朝有了長君,你怎麼能得到今日的地位呢?你百年之後,當把這個皇位傳給光義,光義傳與光美,光美傳與德昭。四海固廣大,天下固遼闊,難得治平,但是只要國家有了長君,不令無知的小兒去主持,就是社稷的幸福了。你須記著我的言語!」

  太祖泣對道:「兒敢不遵依母后的教訓!」

  杜太后顧謂趙普道:「你一同記著我的話,不可違背!」

  趙普忙跪著奏答道:「臣當敬記太后的旨命。」

  就在杜太后榻前,把杜太后适才遺囑的言語,寫立誓書,並在末尾署著「臣普記」三個字,即把這誓書收藏金匱中,交給謹密宮人掌管著。

  原來杜太后生有五個兒子:長的名做匡濟,太祖居次,第三名做匡義,第四名做匡美,第五名做匡贊。匡濟與匡贊兩個,沒有好大就死了;現在生存的,就只是太祖與匡義、匡美三人。

  這匡義就是光義,匡美就是光美,因為在太祖登基的時候,他兩個避太祖諱的,就把匡字改了光字,這是皇家的規矩,所以杜太后適間也只得依照今名稱呼。這德昭,系太祖的兒子,是元配賀夫人生的,前面已經敘述過。又捱過了兩日,杜太后的病到了絕境,再也捱不下去了,即崩於慈德殿。這位賢德的皇太后便永遠拋棄塵世了。正是:人生有氣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

  當下宮裡宮外同舉哀聲。這個皇太后的大喪事一下來,朝廷中忙了個人仰馬翻,自不消說的。杜太后享年六十,即諡為明憲。到乾德二年,複改諡昭憲,合祔安陵,且不必提它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