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清史演義(陸士諤) | 上頁 下頁 |
第九十四回 蘇元春力摧勁敵 馮子材夜闖法營(1) |
|
話說左宗棠接著馬江敗信,不勝驚詫。暗忖:「張佩綸是當世傑士,怎麼一碰著風浪,就會這麼一敗塗地?」 不多幾天,廷寄到來,卻是編修潘炳年等由都察院代奏張佩綸、何如璋僨事情形,奉旨著令查辦的事。左宗棠見了廷寄,猩猩惜猩猩,不免替張佩綸感歎了一會。公事公辦,沒法兒,只得委了兩個屬員,前往福建查辦。忽軍探人報:「廣東彭玉麟、張之洞都被傳旨申飭,為的是出示曉諭沿海居民忠義報效,叫他們在海面上設法,將法國兵輪帶水淺擱,並置毒食物中,新加坡擯榔嶼 華人一併遵行。上頭嫌他措詞既失正大,訛傳反生事端,才申飭的。」 接著又報:「提台蘇元春在關外大破法軍,轟沈法艦一艘,陣斬法將一員,連戰連捷,朝廷已伏旨賞賚了。」 又報:「提督方友升,總兵周壽昌,在郎甲地方跟法人開了一仗,因有教民充做法軍嚮導,吾軍打了個大敗仗。」 又報:「劉永福派驍將黃守思、吳鳳典,進規宣光了。」 此時軍書戰報,絡繹不絕。左宗棠振起精神,眼觀四處,耳聽八方,似這麼的軍機,每天總要接到十多起呢。一日,忽接臺灣警報:「法艦闖擾台南,澎湖危甚,劉銘傳乞援北洋。李鴻章奏北洋艦小,不能抵擋巨艦,無從赴援。朝廷但勉銘傳固守,放了他臺灣巡撫。」 驚道:「少荃如何這麼不曉事?澎湖一失,臺灣就要難保了。」 隨做了個摺子,拜發上去,力請援台。不多幾天,上諭下來,飭南北兩洋,各派兵輪五艘,在上海會集,命楊嶽斌統率了援台。不意江督曾國荃竟然不肯遵旨。朝廷大怒,特降嚴旨: 臺灣資訊不通,情形萬緊。曾國荃意存漠視,不遵諭旨,可恨已極,著交部嚴加議處。即著妥派兵輪與李鴻章派出之兵輪,迅赴福建,交楊昌爌調遣。該大臣等倘再遷延,致誤戰機,自問當得何罪?左宗棠、楊嶽斌迅速赴閩,無稍遲延。欽此。 左宗棠不敢怠慢,立傳大令,本部馬步各軍,拔營齊起,星夜兼程而進。才抵省城,警報傳來,基隆失守,劉銘傳退守滬尾。宗棠道:「劉銘傳是老營務,如何會有此失?」 當時藩台恰好在座,聽得宗棠這麼說,隨接口道:「劉帥自己,原自守著基隆,滬尾是提台孫開華守著的。八月十三那天,法人攻撲基隆,帥頭回原打的勝仗,不料營務處知府李彤恩三次飛書求救,劉帥退到了滬尾,基隆才失事的。」 宗棠道:「基壟滬尾共有多少軍隊?」 那藩台道:「也不很仔細,怕有上萬人馬呢。」 宗棠聽在肚裡,當夜就動筆起了一張奏稿,大致說是:「法軍不過四五千,我兵之駐基隆滬尾者,數且盈萬,劉銘傳系老於軍旅之人,何至一失基隆,遂困守臺北,日久無所設施?後詳加訪詢,始知基隆之戰,劉銘傳已獲勝,因知府李彤恩,以孫開華諸軍為不可戰,三次告急,銘傳乃拔隊往援,基隆遂不可複問。其實滬尾之戰,人孫開華諸營之功。知府陳星聚,請攻基隆,劉銘傳謝之。獅球嶺法兵不過三百,曹克忠所部八九營,因劉銘傳有不許孟浪進兵之語,不敢仰攻臺灣。諸將領多願往攻基隆,劉銘傳坐守臺北,不圖進取。恭譯電旨,劉銘傳仍應激勵兵勇,收復基隆,不得懦怯株守,致敵滋擾。臣思劉銘傳之懦怯株守,或一時任用非人,運籌未協所致。李彤恩虛詞惑眾,致基隆久陷,厥惟罪魁。請旨即行革職,遞解回籍,不准逗留臺灣,以肅軍機。」 這一個奏摺拜發之後,不到十天,諭旨下來: 飭楊嶽斌迅速赴閩援台。李彤恩先行革職,交楊嶽斌查辦。欽此。 此時派往查辦張佩綸的委員已經回來,左宗棠素性愛才若渴,張佩綸是個名士,那複奏的筆頭,自然格外輕鬆。不意朝廷疾惡如仇,批左宗棠夙負人望,乃意存袒護,蹈此惡習,著傳旨申斥。張佩綸究竟得了個充發黑龍江處分。一日,左宗棠正在治理軍書,外面送進一疊才到的邸報來。隨手翻開,見劉銘傳奏有一折,卻是抗辯自己參劾李彤恩的事。留心瞧下,見上面寫的是: 「基壟滬尾,駐軍四千余人,左宗棠疏稱數且盈萬,不知何所見聞!基隆疫作,將士病其六七,不能成軍。八月十三日之戰,九營僅選一千二百人,尚有扶病應敵者。當孤拔未來之先,屢接警電,滬尾兵單,炮臺尚未完工。無險可扼,危險不待言。臣先函致孫開華、李彤恩,如敵犯滬尾,臣即撥基隆之守來援。及法船犯滬尾,疊接孫開華、李彤恩、劉朝佑先後來信,俱稱法船直犯口門,升旗開炮。臣與孫開華等早有成約,無用李彤恩虛詞搖惑。左宗棠前據劉璈稟報,稱孫開華所部並淮軍士勇三路迎戰獲勝;此次又奏孫開華數營戰勝,不獨於台事未加訪察,即奏報中亦自相矛盾。臺北知府陳星聚,每見必請攻基攏其人年近七旬,不諳軍務。經詳細告以不能進兵之故,該府隨言隨忘,複稟請進攻。臣手批百餘言,告以不能遽進之道,該府複慫恿曹志忠進攻,並有危言激之。曹志忠一時憤急,遂有九月十四日之挫。陳星聚妄聽謠言,謂基隆法兵病死將盡,即不復可守。我之所恃者山險,敵之所恃者器利,彼攻我,我得其長;我攻彼,彼得其長。且敵蠻據山傍海,兵船往泊其下,若不能逐其兵輪出口,縱窮陸軍之力,攻亦徒攻,克猶不克。臣治身十餘年,于戰守機宜,稍有閱歷。惟事之求實,不務鋪張粉飾。若空言大話,縱可罔于一時,能不遺笑於中外?臣實恥之」等語。 左宗棠見了,心裡很是不舒服。 忽流星探馬飛報軍情,蘇元春與法人在陸岸縣地方開一仗,蘇軍又得大勝。援台之師,也已出發,不日就要到了。宗棠得報,自是歡喜。過了幾天,忽報朝鮮有亂。提督吳兆有,聽了同知袁世凱奇計,統兵直入王宮,代平其亂。援台之師,奉旨折回,隨著丁汝昌改赴鮮朝去了。現在這裡,另派了個吳安康來了。宗棠跺腳道:「偏這麼的多事,怎麼辦的了呢?」 說猶未了,警報又至,諒山失守,潘鼎新退駐南關。原來潘鼎新督師關外,意氣自用,與諸將不很相合,獨與蘇元春異常投機。那蘇元春真也爭氣,只作社一仗,陣斬法將四員,獲了個全勝。鼎新便向諸將不住口的誇讚元春,諸將聽了未免不服氣。 諸將裡頭有一位姓王名德榜的,原是湘中宿將,見鼎新誇讚元春,便向幫辦馮子材不住冷笑,意思之間,很是渺視。一時退出中軍帳,子材笑問德榜:「你聽督辦的話如何?」 德榜道:「督辦眼裡,只有一個蘇元春。既是這麼,法兵殺來,咱們都不要動手,讓蘇元春一個兒去抵敵是了。」 馮子材道:「那是國家事情,督辦糊塗,咱們犯不著跟他一般見識。越是瞧咱們不起,越要建一番事業給他瞧。等立了大功之後,問他再敢小覰人不敢?」 德榜聽了,自是佩服。於是各赴泛地,防守去訖。 這日,法兵剛剛來攻豐谷,豐谷是王德榜泛地。德榜揮兵迎敵,戰到夕照銜山,人困馬乏。槍彈炮子,勢將告竭。瞧法兵時,卻還海潮似的湧來。德榜沒法,只得列陣而退。經過穀松,見旗幟鮮明,營壘整肅,勢堪卻月橫雲,堅勝澆沙聚石。 軍士指道:「這是蘇軍門營盤。」 德榜歎道:「咱們這麼廝殺,他竟不來救應,不然怎麼會敗呢?」 王德榜這一支兵,直退到景江地方,才得休息。忽聞大炮轟天,軍探飛報:「法將乘勝進兵,現在攻打谷松蘇營呢。」 德榜道:「方才冷眼旁觀,這會子也輪到自己身上來了,咱們也別去理他!」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