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前漢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七十五回 覺陰謀單于脫逃 坐逗橈王恢自殺


  話說王恢正在贊成武帝議伐匈奴,忽見有人出來反對,回頭一看,原來又是韓安國。只聽安國說道:「昔高皇帝被圍平城,七日不食,後卒遣劉敬與約和親。孝文皇帝曾聚精兵于廣武,欲伐匈奴,竟無尺寸之功,孝文感悟,複與和親。此皆已往之事,成效可見,臣竊謂勿擊為是。」

  王恢道:「此說非也,高帝所以不報平城之怨者,非力不及,乃因天下新定,欲使人民暫得休息耳。今天下久安,獨邊境數驚,士卒多死,豈可置之不顧?且匈奴不能感之以德,只能服之以威,以中國之盛,攻彼匈奴,不難制其死命,臣故以為擊之便。」

  安國道:「不然,臣聞匈奴之兵,輕疾剽悍,居處無常,難得而制。今將卷甲深入,未及千里,人馬乏食,勞而無功。若謂別有巧計可以勝之,則臣不知,不然臣恐未見其利,先受其害。」

  王恢道:「臣所言擊之者,並非發兵深入,乃欲用計引誘單于人邊,伏兵邀擊,單于可以成擒,此乃萬全之計。」

  武帝聽了稱善,於是遂從王恢之議,先命聶壹前往引誘匈奴。

  聶壹回到馬邑。便齎持許多財物,潛出塞外,與匈奴交易。

  乘便托人介紹,假作獻計,入見軍臣單于說道:「吾能斬馬邑令丞首級,以城來降。單于引兵前往,城中財物,可以盡得。」

  軍臣單于聽說,心貪馬邑財物,深信不疑,遂遣使者隨同聶壹前往馬邑。欲待聶壹斬了守令,驗取首級回報,方肯進兵。

  聶壹只得應允,同使者到了馬邑。聶壹獨自入見馬邑令,告知詳情。邑令遂就獄中取出死罪囚人數名,斬下首級,懸掛城下。

  聶壹乃邀使者往看,說道:「馬邑官吏已死,汝可回報單于,火速前來。」

  使者何曾認得馬邑令丞,見了首級,以為是實,依言回報單于。單于甚喜,立刻帶領十萬人馬,卷旗束甲潛入武州邊塞。

  武帝自遣聶壹去後,即調齊兵馬三十余萬,命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大行王恢為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各率軍隊,預備襲擊單于。又命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將軍,諸將皆歸節制。安國奉命偕同諸將領兵起程,到了馬邑。安國自與公孫賀各率大隊人馬,就馬邑近旁山谷中,四散埋伏。王恢與李廣、李息領兵三萬人,別由代地,抄出匈奴之後,截擊其輜重。佈置已定,專待單于到來。

  元光二年夏六月,匈奴軍臣單于率領胡騎十萬,入了武州邊塞,一路揚揚得意,徑向馬邑而來。漸漸行近馬邑,相去不過百余裡,單于未免膽怯,坐在馬上,留心觀看。忽見牛羊騾馬,三五成群,佈滿山野,卻並無一個牧人。原來邊地人民,皆以牧畜為業,此次朝廷發出大隊人馬,到了馬邑,勢難隱秘,早有風聲傳播,近地一帶居民,聞說大軍到來,料得邊境有事,早晚與匈奴必有一場惡戰,大眾也顧不得牲畜,摯了家室,倉皇逃難,所以牲畜無人牧養。軍臣單于見此情形,心中詫異,意欲尋人訪問消息,恰好望見前面有人行進一亭,單于便傳下命令進兵攻亭。

  漢時定制邊郡地方,每百里設一尉,其下有士史尉史各二人,掌巡行邊塞。又於險要地方,築障置亭,使人守之,以防敵人來侵。當日雁門郡尉史,出來巡邊,不意恰遇匈奴。一時無處逃避,卻見附近有亭,只得奔入亭中暫避。尉史早知馬邑之謀,以為匈奴此來,貪得馬邑財物,諒他無心攻亭。

  誰知單于命不該絕,一見尉史入亭,催兵來攻。胡兵到了亭邊,四面圍住,尉史無路可走,便向樓上藏匿,胡兵各持矛戟,向上鑽刺。尉史自知不免,情急計生,此時但顧自己性命,也顧不得國家大事,遂與胡兵說知,自己情願投降,胡兵方才住手。尉史下樓來見單于,遂將漢廷密謀,一一告知。單于聽了大驚道:「原來如此,吾早生疑,幾乎墜其詭計。」

  於是帶了尉史,立刻回兵。單于既得回國,感激尉史救其性命,因說道:「吾得尉史,天也,天使尉史特來告我。」

  遂封尉史為天王。

  此時韓安國、公孫賀伏兵馬邑近旁,原約單于到來,舉火為號,一齊出兵攻之,誰知等候多日,不見匈奴動靜。後聞塞下一帶傳言,單于未至馬邑引兵回去,韓安國與公孫賀急率眾追到塞下,已來不及。只有王恢等所部三萬之兵,本擬襲擊匈奴輜重,駐在代地,眼看單于引兵出塞,人馬眾多,不敢進擊,任其過去。諸將枉費辛苦,不能立功,只得班師回見武帝。

  武帝滿望諸將此去,擒得單于,報復國恥。今見一個個空手回來覆命,並未擒獲匈奴一人一騎,心中十分失望。想起首謀都是王恢,他人不擊匈奴,情猶可恕,王恢奉命截擊輜重,親見單于回兵,何以亦不出擊?遂將此事責問王恢。王恢答道:「本約單于兵入馬邑諸將伏兵齊起,臣從後擊其輜重,方可得利。今單于未至馬邑,半路回兵,目所部僅三萬人,眾寡不敵,攻之徒取敗亡,明知回來當遭斬首,但亦保全陛下三萬人馬。」

  武帝見說大怒,遂將王恢交與廷尉辦罪。廷尉按律判王恢逗橈不進,罪當斬首,回奏武帝。武帝依議。

  王恢在獄被廷尉判成死罪,惶急異常,密遣人持了千金,獻與丞相田蚡,托其解救。田蚡見了金錢,豈有不受,便想替他設法。又見武帝正在盛怒之下,自己不敢進言,算來惟有太后可以挽回帝意。遂入見太后說道:「王恢首倡馬邑之謀,今事不成,反遭誅死,是為匈奴報仇,望太后向帝言之,免其一死。」

  王太后本來不甚干預政事,今因其弟來言,只得應允。

  待得武帝到來朝見,太后便將田蚡言語照述一遍。武帝聽說答道:「首創馬邑之議,本是王恢,當時聽從其計,調發大兵數十萬,勞動天下人民,希冀成此大功。縱使密謀洩漏,致被單于逃走,王恢所部之兵,若肯出擊,猶可擒殺一二,以慰眾心。

  誰知王恢畏懼不進,枉費一番舉動,毫無功效。今不誅王恢,無以謝天下。」

  太后見武帝執意欲斬王恢,也就不便再言,使人報與田蚡。田蚡知事不濟,只得回絕王恢。王恢自知無望,遂在獄中自殺。田蚡竟白白得了千金,武帝何曾知得。

  說起田蚡為人身材短小,面貌醜陋。自從為相,甚得武帝寵任,每入奏事,武帝留與談論,往往移時始退,凡有言語,每多聽從,所薦之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權移人主。

  田蚡倚著勢力,收受賄賂,以此致富。自建居屋,高大華麗,一時無與為比。置買田園,皆極膏腴之地。日常使人分赴各地購取器物,車騎往來,相屬￿路。又選求美女,充為姬妾,不下百數十人。一時王侯官吏贈獻金玉財寶,狗馬珍玩,更屬不可勝數。

  田蚡生性不但貪婪,而且異常驕橫,自以為是當朝丞相,何等尊貴!一班王侯公卿,都不放在眼裡,連在自己家中,也要擺起架子。一日置酒宴客,其同母之兄蓋侯王信在座,田蚡竟自己東向而坐,使王信坐在南向,以為丞相位尊,不可因兄之故失了體統,其妄自尊大如此。誰知卻有人欲與爭勝,以致彼此結下冤仇,興了大獄。欲知其人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