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漢宮二十八朝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二十八回 滿面差慚裸受桃花 板存心仁厚恩加柳葉刀(2)


  劉恒等他母后說完,揣度其意,似乎贊成為帝的意思居多,便又問道:「母后之意,究意願臣兒入都與否,請即明示,俾定行止!」

  薄王太后哭道:「皇帝世間只有一個,哪有不愛之理,不過有無害處,為娘是個女流之輩,未知國事,我看還是你自己斟酌罷。」

  劉恒聽了,決計入都,於是擇吉起行。及抵高陵,距離長安已近,劉恒尚不放心,先遣宏昌前行,以觀動靜。

  及至宋昌馳抵渭橋,早見朝中大臣,都在那裡守候,慌忙下車,與諸大臣行禮道:「代王隨後即至,特來通報。」

  諸大臣齊聲答道:「我等已恭候聖駕多時了。」

  朱昌一見眾人齊心,料沒意外,複又回至高陵,報告代王。代王聽了,命駕前進。到了渭橋,眾人伏地稱臣,代王下車答禮。周勃搶進一步,進白代王,請屏左右,有話密奏。宋昌在旁大聲說道:「太尉有話,盡可直陳,所言是公,公言便是;所言是私,王者無私。」

  周勃聽了,羞得無地自容,只得倉碎跪地獻出玉璽。代王謙辭道:「且至都中,再議未晚。」

  及入眾臣代為預備的邸第,時為高後八年闖九月中。

  周勃乃與左丞相陳平率領群僚,上書勸進。表文是:丞相臣平、大尉臣勃、大將軍臣武、御史大夫臣蒼、宗正臣郢、朱虛侯臣章、東牟侯臣興居、曲客臣揭,再拜言大王足下:子弘等皆非孝惠皇帝子,不當奉宗廟。臣謹請陰安侯頃王后琅琊王,暨列侯吏二千石會議大王為高皇帝子,宜為嗣,願大王即天子位。

  代王覽表之後,複申謝道:「奉承高帝宗廟,自是正事。寡人德薄才疏,未敢當此。願請楚王到來,再行妥議,選立賢王。」

  群臣等複又面請道:「大王謙抑,更使臣等欽仰,惟請大王以社稷為重。即高皇帝有靈,亦在地下含笑矣。」

  代王逡巡起座,西向三讓,南向再讓,依然固辭。群臣伏地不起,仍請代王即皇帝位。說著,即不由分說,由周勃呈上璽符等物,定求代王接受。代王至是,不得已姑應允道:「即由宗室諸王侯暨將相,決意推立寡人,寡人不敢違背眾意,勉承大統便了。」

  眾臣聽了,舞蹈稱賀,即尊代王為天子,是為文帝。東牟侯興居奏道:「此次誅滅呂氏,臣愧無功,今願奉命清宮。」

  文帝允奏,命與太僕汝陰侯夏侯嬰同往。

  二人來至未央宮,入語少帝道:「足下非劉氏子孫,不應為帝,可即讓位。」

  一面說著,一面揮去左右執戟侍臣。左右侍臣,有遵命散去者,有仍護少帝不肯即行者。當下由大謁者張釋巴結新帝,勸令侍臣皆散,即由夏侯嬰呼入便輿,迫令少帝出宮。少帝弘戰慄問道:「妝等載我何往?」

  夏侯嬰等齊聲答道:「天無二日,民無二王,足下出宮,再候新帝恩詔。」

  說完,即將少帝送至少府署中。興居又逼使惠帝后張氏,移徙北宮。那時惠帝寵妃胭脂、翡翠兩位,早已乘亂逃走。有人說,跟了閎孺夫婦走了;有人說,或已自盡。史書未詳,只好付諸闕如。興居既已清宮,便備法駕,至代邸恭迎文帝入宮。

  文帝甫進端門,尚見十人持戟,阻住御駕。文帝宣召周勃進來。周勃諭散各人,文帝才得入內。當日即拜宋昌為衛將軍,鎮撫南北兩軍;授張武為郎中令,巡行各殿。

  翌日,文帝視朝,頒出詔曰:制詔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間者諸呂用事擅權。謀為大逆,欲危劉氏宗廟,賴將相列侯、宗室大臣誅之,皆伏其辜。朕初接位,其赦天下,賜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酺五日。

  這道恩詔一出,萬民歡頌。惟有那位少帝弘,不知何故,暴死少府署中。陪他同死的,尚有常山王朝,淮陽王武,梁王太三人。三王當日雖受王封,只因年幼,留居宮中,一帝三王,同時暴卒。想是陳平等人,恐怕他們後生枝節,斬草除根為妙。

  文帝雖知其事,樂得不問。又過數日,下詔改元;十月朔,謁見高廟。禮畢還朝,受群臣賀,並下詔封賞功臣。詔雲:前呂產自置為相國,呂祿為上將軍,擅遣將軍灌嬰,將兵擊齊,欲代劉氏;嬰留滎陽,與諸侯合謀以誅呂氏。呂產欲為不善,丞相平與太尉勃等謀奪產等軍。朱虛侯章,首先捕斬產;太尉勃,身率襄平侯通,持節承詔入北軍;典客揭奪呂祿櫻其益封太尉勃邑萬戶,賜金千斤;丞相平、將軍嬰邑各三千戶,金二千斤;朱虛侯章、襄平侯通,邑各二千戶,金千斤;封典客揭為陽信侯,賜金千斤,用酬勳勞,其毋辭!

  封賞即畢,遂尊薄氏為皇太后,派車騎將軍薄昭,帶領鑾駕,往代恭迎。追諡故趙王友為幽王。趙王恢為共王,燕王建為靈王。共、靈二王無後,僅幽王有子二人,長子名遂,由文帝特許襲封,命為趙王;移封琅琊王劉澤為燕王。所有從前齊、楚故地,為諸呂割去的,至是盡皆給還。沒有幾時,薄太后已到,文帝親率群臣,出郊恭迎。薄太后安坐鳳輦之中。笑容可掬地點頭答禮。一時進至長樂宮中,將身坐定,自有一班宮娥彩女,前來叩見。薄太后見了,大半都是熟人,雖然相隔多年,去燕得歸故巢,門庭似昔,情景依然;所少者僅呂太后、戚夫人等數人,已歸黃土,老姊妹不能重見耳。

  當下就有一個曾經伺候過薄太后,名叫元元的宮娥,笑向薄太后說道:「奴婢自太后赴代後,蒙呂太后娘娘將奴婢撥至此宮伺候,那時高皇帝尚未升天。」

  元元說至此處,薄太后早已淚流滿面嗚咽道:「我出都時候,先帝春秋正當,誰知竟與我永訣了!呂太后待我本好,我當然感激她的。只有威夫人人彘一事,未免稍覺辣手一點。我今朝尚能再入此宮,倒是赴代的便宜了。」

  薄太后說完,方命元元有話說來。元元又奏道:「那時呂太后娘娘,恐怕有人行刺,男子衛士進出深宮究屬不便,乃命奴婢學習刀劍。奴婢學了年余,尚蒙呂太后娘娘不棄,真是特別厚恩,於是命奴婢不准離開左右。因此呂太后娘娘所作所為的秘事,奴婢皆是親見。」

  薄太后聽了,慌忙搖手道:「已過之事,毋庸提它。況且日太后娘娘,相待你我,均有厚恩,別人背後或者略有微詞,我們曾經侍奉她老人家過的,斷斷不可多嘴多舌,你還有甚麼說話麼?」

  元元一聽薄太后不喜背後說人之短,趕忙變了口風道:「娘娘教訓,奴婢遵命!奴婢因有薄藝,不敢自秘,特來請示娘娘,奴婢應否照舊辦理,還是另派工作。」

  薄太后笑道:「其實呂太后也多疑了,深宮密院,何來刺客。我的膽子,雖然不大,卻毋庸隨身守衛,你只與大眾供職就是。」

  薄太后講完此話,恐怕元元暗中怪她自大,便又微笑語元元道:「你即有此武藝,將來自有益處。我雖然用不著它,但要看看你的刀劍。你從前在我身邊,不是風吹吹都要倒地的麼?」

  元元聽了,便高高興興地舞了一回刀劍,又打了幾路花拳,停下之後,面不改色,聲不喘氣。兩髻青絲,光滑似鏡,一身宮服,四面平風;如果不是親眼見她舞過,還在疑心她在吹牛呢?薄太后看畢,問元元此劍何名。元元答稱叫做柳葉刀。薄太后便賞元元黃金一斤,以獎其藝。元元謝賞之後,自知薄太后為人正直而寬,莊嚴而謹,從此見好學好,一變而為佳人。後來因有戰役,一位將官名叫趙公的,極有功勞,封為蘇陵候。薄太后因見元元做人不錯,又有本事,便與文帝商酌,竟把元元配與趙公,做了侯妃。元元感激薄太后之恩,與她丈夫做了漢室忠臣。這都是薄太后禦下有方的好處。

  此乃後事,提前敘過,便不再述。正是:官中賢後原堪敬,世上佳人本不多。

  未知薄太后尚有什麼美德敷于宮中,且聽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