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神魔小說 > 女仙外史 | 上頁 下頁
第八十七回 少師謀國訪魔僧 孀姊知君斥逆弟(1)


  大凡為三軍之司命,不獨才且智也,其要在靜與忍。忍者,養氣之道;靜者,治心之法。能靜者必能忍,能忍者亦必能靜,事雖殊則理則一。如項羽欲烹太公,漢王笑曰:「幸分我一杯羹!」司馬懿堅守不戰,武侯遺以巾幗,恬然而受之,所謂忍也;撼泰山易,撼岳家軍難,所謂靜也。景僉都為海內英才,馬太守亦淮南傑士,當兵下皖江之日,其逆料軍機,適與道衍針鋒相對,勝負正未可定;乃厲志被殺,僕固義受辱而返,誤為道衍所激,忿然而攻之,竟墮其術中。夫靜與動為對待,忍與躁為相反。躁則氣不過,利害當前而不知;動則心不一,吉凶在左右而恒不能察。《兵法》雲「兵忿者敗」,此理之所必然者。雖然,亦有數焉。所謂數者,天也,非人也。呂軍師在荊州,伐楚山之木以治戰艦,原為下江南之計,不慮漢中之縋其後,到慮漢口之扼其前,與鄱陽湖之師出其肘腋,要待期會一至,則約僉都揚兵于江上,以餌守皖之兵與鄱陽之師,然後從上流而下,則彼漢口勢孤,不能當抵,全域搖動。乃萬全之策,必勝之道也。今僉都僨敗,安慶固于金湯;而漢口、鄱湖兩重門戶,奠如泰岱。呂軍師懸軍荊州,勢不能飛越南下,反落在道衍佈局之內,非天之所以助燕也哉?不必再論。

  且說姚少師大勝之後,賞勞了將士,遣發戰船仍回鄱陽操演,自己即返南都。燕世子出郭相迎,一面具表告捷,一面於正殿大開筵宴,會集百官,與少師把盞。道衍誇說用奇制勝,意氣傲睨,旁無一人,百官皆踧踖稱讚不迭。道衍又乘興啟上世子道:「有一新羅國異僧,其道術通神達聖,名曰『金剛禪』,是活羅漢臨凡,為臣八拜之師。向曾期臣會於天臺石樑之上,只因國家多故,未及踐約。今者江北諸賊,不敢正眼窺覷,乘此餘暇,臣當前去請來擒取妖婦,削平濟南,以報我皇上並殿下知遇之恩!」世子舉手稱謝。宴罷之後,又具表章預為奏聞。

  道衍乃擇日辭朝,世子延入內殿,緩言致囑道:「國師請得聖僧,徑詣北闕請旨平寇;國師宜仍返南都,秉持軍事,毋辜本宮懸望。」道衍隨應:「這個自然。」世子即令內臣抬出黃金一千、白金五千、彩帛百端、藍玉十笏、七佛紫金毗戶帽一頂,上嵌珍寶七顆,千佛鵝黃袈裟一件,上綴明珠二十四粒,又敕羽林軍三百,沿途護送,並陸路鑾輿一乘,水路禦舟一隻,為國師應用。道衍啟辭道:「臣系方外,臣師尤系方外,這些金銀、玉帛,總用不著。至羽林軍鑾輿,乃上用之物,尤非僧家所宜。唯毗盧袈裟,承殿下為臣製造,並水路禦舟,臣謹拜受!」向世子稽首。世子離席答禮,隨道:「國師從不虛言,孤不敢強。但途中供給護送,是少不得的。」隨命內臣取鵝黃松綾四幅,各寫四個大字:

  一庫給金錢;一倉支米粟;一官弁供役;一驛營巡護。

  寫畢,令裝裱在四面蟠龍赤金牌上,大排鑾駕,親送出城。

  至皇華亭,手奉三玉爵於道衍曰:「願國師速回,本宮全賴維持也。」道衍曰:「不須殿下再囑。」飲畢,也獻三爵於世子,然後拜別。百官設祖帳者,連延三十餘裡。至晚,歇於公館。

  明日登程,一路風光,不消說得。

  到了丹陽,禦舟及從船早已備著,少師就登舟,升炮開行。

  地方官員都在河幹跪送。其威勢尊嚴,比著天子出巡,也差方不多。將次吳門,右布政司遠迎請安,道衍因是方伯,准其一見。有頃,送上程儀五千金。道衍除日費之外,概行辭絕,唯有這項全收。這卻不是貪財,他原是蘇州籍貫,有個親姊姊家貧孀居,道衍自幼喪了雙親,在姊姊身邊撫養長大,鞠育之恩,與親母一般。自從富貴之後,並未通問,到此忽然念及漂母一飯,淮陰尚報千金,何況我姊?竟欲將此五千報答他,還算良心不昧處。

  到了姑蘇城下,遂吩咐登岸。那伺候的是八座大轎,旌旄、斧鉞等項執事,光輝閃爍,盛不可言。道衍先把文武官員遣發去了,然後乘輿而行,其姊住在相城裡陋巷之內,先有吳縣典史去報知了。姊姊大怒,閉門不納。從人再三通意,亦並無答應。道衍沈吟一會,「我姊姊貧戶,未常見此威嚴,反驚恐了他。」即令回轎,擬于次日易下舊衲敝笠,微行而來。

  按下這邊。卻說他姊姊有個兒子,不解其母之意,婉言問道:「舅舅若再來,母親許他見否?」其母應道:「不及黃泉,決不相見!」其子問是為何,其母道:「孩兒有所不知。他從燕王謀反,罪惡滔天!我雖小家,也知忠義,怎肯認他為弟?」

  其子道:「原來如此。據孩兒愚見,莫若明目張膽,當面責以大義,使閭裡共見共聞,卻不更好?」其母道:「我昨日惱極,想不到此。我料逆獸還不知竅,決然再來。這鄰里中,有幾位讀書的老人家,汝先去說知就裡,約他們不期而集,當了正人的面,唾駡他一場!」其子忻然自去。

  俄聽得有人敲門,其母令婢問時,說是個和尚,帶著個小沙彌來認親,其子也正回來,在門外迎著,隨請入小堂,施禮坐定。尚未開言,只見有三、四個白須老者推進門來。道衍問:「是何人?」其子應道:「總是老親,舅父不妨同坐。」道衍方欲問姓名時,其姊姊已在屏門後步出。但見:

  頭裹著碎花綾一片,手扶的方竹杖一根。眉有壽毫三寸,短短絲垂鶴髮,臉分壽瘢數點,深深紋蹙雞皮。身穿比丘尼布服,多猜栗殼染就;腰系阿羅漢布裙,將疑荷葉裁成。生在蓬茆,偏識儒門禮義;老來疏食,常看佛氏經文。人生七十古來稀,此媼八旬今代少。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