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神魔小說 > 女仙外史 | 上頁 下頁 | |
第五十二回 訪聖主信傳虞帝廟 收俠客梟取燕朝使(1) | |
|
|
呂軍師大破燕兵,回到武定州。計點軍馬,一名也不少。 即喚殺李景隆的那將,問其姓名,稟道:「小將是平安之子,生在春社燕來時候,叫做平燕兒。」軍師大喜,曰:「此佳讖也! 自後燕字呼作平聲,他日用汝平定燕藩,以成乃父之志。」遂擢補前營左軍將軍之缺。燕兒叩謝了,又稟:「适才追小將的,名喚滕黑六,是陣亡都指揮勝聚之子。原與小將合謀殺了李景隆,他就假作追我,同歸麾下。不意被他射死,實為可痛。求軍師格外贈恤,慰彼泉壤。」軍師諭道:「前此追贈陣亡將士,因見聞未周,爾父與股聚尚缺恩典。俟將來匯奏以表忠烈。」 隨有瞿雕兒向前稟道:「景隆這賊,與小將父子不共戴天!今得平將軍為我報仇,甚快心胸。小將欲約同諸將,與平將軍把盞,以謝同仇之誼。」軍師道:「正該如此!」班師奏凱不題。 卻說曾公望等四人,還是建文五年秋七月差去訪求帝主,今已六載有餘。畢竟尋著與否?何以絕無影響?要知道,建文皇帝的蹤跡,比不得唐中宗周流四方,人皆知有定向,可以計日迎來複位的。當日四人分手之時,曾公望、程知星走的是河南、湖廣、廣西、黔中、滇南、四川諸處地方;葉永青與楊繼業走的由山東而南直,及浙江、福建、廣東、江西六省地方。 凡一省有幾府,一郡有幾縣,一邑有幾鎮,多少名山古剎,須要處處物色一番,若有一處不到,就像個建文皇帝恰在這處,竟錯過了。而且其間往來道路,總系重複曲折,不能直捷順便。就是一月也走不完一府,一年也訪不了一省地方。須要完局之日,然後可以次敘敷演。前者濟南災荒,今者燕人敗衄,兩家各守疆界,四人已在歸途,試聽老夫道來。 那曾公望與程知星是怎樣訪求的呢?二人出了濟南,扮作星相,各帶個小童,潛行至河南原武縣地方。渡了黃河,上黑洋山覽眺一回。知星指示公望曰:「汝見河、洛、伊三川之氣乎?蔥寵濃郁,上薄太陽,西照光華,漸加黯淡,此帝師之所由興也。從來王氣多紫赤。今嵩岳之氣,於純素中微帶紅色,若東方亮者,此帝師之所以為太陰也。事未發而氣先應,不日可定中原矣。」公望曰:「青田先生望見紫雲興於淮、泗之間,預知太祖受命。今者行在窅然,不知亦有徵兆,預顯復辟之象乎?」知星曰:「我輩當盡人事以待天命。其機兆固未顯也,愚料聖駕必不至中州,可以徑過。但嵩岳與龍興寺多方外名流,不可不去訪問,容有知龍潛之所在者,亦未可定。」公望曰:「大是高見!」 乃先造石岩山之龍興寺。原是唐朝武后建的,僧眾林林,看來多系借物,遂去。登嵩嶽,見廟中一老道,鶴髮松顏,名玄池羽士,言語溫和,意頗泱洽,因暫賃廂房以居。當夜方欲安寢,聞有扣扉聲,啟而視之,則弱冠兩道者,昂然而入。知星、公望亟為施禮,詢其法號,一曰大松,一曰小松。知星心甚訝之,問:「兩道長更靜來此,必有明教。」大松道人曰:「前數日,有燕京差遣三人,來訪張三豐,卻是要追求建文皇帝的。我看二位,既在江湖上行走,必然有所見聞,正不知何故要追尋他呢?」知星一時摸頭不著,只得佯應道:「我二人不過是九流,謀食道途,那有閒心情去問這些閒事!其實不知。」兩道者又說:「既無閒心情,因何到此閑地方?」知星又勉強應道:「有人托小子看個陰宅,圖些微利,比不得游山玩景,得閒取樂的。」兩道人拂衣而去。知星心下懷疑,誠恐露出馬腳,即於明晨同公望下山。取路由開封渡榮澤而抵南陽,入荊門。漢沔、鄢郢之間,武當、雲夢、玉泉、金龍諸勝地,無所不到。然後掣回漢陽,曆武昌、嘉魚而至巴陵。渡洞庭湖,湖南七郡一州,訪求幾遍。 一日宿於九疑山之無為觀,知星謂公望曰:「湖廣一省地方,閱歷二載,竟無蹤影。未知何日得見君父面也廣不勝欷歔太息。因步出中庭,見月明如水,信口吟一絕雲: 七澤三湘煙霧連,與君歷盡洞蠻天。 我君我父知何在?忍對今宵皓月圓。 吟甫畢,忽屋脊上飛下一人,手持利刃,直奔至前。知星嶷然不動,覽其形狀,則: 面黑而狹,束一頂磕腦氊帽,剛稱頭之大校身細而短,裹一件卷體皮衣。衣連著褲,褲連著襪;襠兒緊扣兩腎,襪底縫成五指。就體裁來,全身包足。行動無聲,疾如飛鳥。 知星厲聲道:「汝為燕王刺客耶,可速取我頭去!若為綠林豪客耶,我有韓龍羽詩在。」那人將利刃插向腰間,叉手答道:「我尚要殺燕王,怎肯為彼行刺!這句說得沒意味了。至於綠林,似乎同道。然其中有不義之徒,我必殺之。還有那些貪官污吏,豪紳劣衿,嚼民脂膏,與賊盜無異者,我亦必殺之。若要殺一不應殺之人而可以取富貴,是則區區所不為也!」知星斂容謝道:「壯哉!義士。」公望拍掌曰:「安得衣冠中,具此一副俠客心腸!」那漢又應聲道:「不意讀了書的人,都變了心術,倒不如草莽中有志氣的。我看二位與別的讀書人不同,所以遠來相訪。手中拿的利刃,不過試試你們的膽量,幸勿見叱。」 知星聽了這話,心上就有個主意,遂延入室內,遜之上座。 那人道:「我所極鄙薄者,是讀書人;所最尊敬者,亦莫如讀書人。今我尊敬者在此,理宜末席。」公望尚在推遜,知星道:「義士不愛虛文,就此坐罷。」叩其姓字,籍貫、始末,答道:「小可無姓無名,叫做綽燕兒。因生得手足便捷,十一歲上,一手將飛燕綽住,所以得名。本貫薊州人氏。當燕王反時,我曾入營去刺他,一劍砍下,忽有金龍舒爪接住。帳外侍衛聞有聲息,齊來救護,我只得棄劍而逃。他如今所佩的寶劍,還是我的故物。後來走在江湖,要學行些仁義,常常取富貴家之金銀,以濟窮苦之人。若是有仁有義的,雖然大富極貴,卻也不動他分毫。前在荊門州,見二公形跡可疑,不是個星相之家,料其中必有緣故。兩年以來,君所宿處,我亦在焉,要探確了心中所為何事,來助一臂之力。其奈絕無圭角,不能揣測。今夜聽見吟出詩句,方知是為君父的。這等忠孝讀書之人,豈可錯過!請問要怎樣?我就鼎鑊在前,刀鋸在後,也能為二公奮然前往,斷不畏縮的。」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