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神魔小說 > 女仙外史 | 上頁 下頁
第十四回 二金仙九州島遊戲 諸神女萬里逢迎(1)


  唐月君看到青州亂山之內有個大穀,形如葫蘆,四周圍皆層巒削壁,只一徑可入,口外雙峰對峙,其勢倒壓,若欲傾卸者,人都叫做卸石寨,內藏九仙台、水簾洞諸勝,寬圓約數十裡,心甚愛之。鮑師曰:「此地可以立基。但今者名聲太震,運會尚早。且遨遊於三山五嶽,猝然回來,做一嗚驚人的事業,何如?」月君曰:「旨哉是言。」遂同了鮑姥,半雲半霧,乘著月色,自青齊而先下淮陰。

  漂母聞知,與露筋娘娘前來請見。月君謂漂母曰:「一飯之恩,人所易為,但恨無識英雄之俊眼,與施乞丐等耳。」又指露筋而謂鮑師曰:「當日我在瑤台,照見之子,剝膚之慘,恬然禁受,古今止有其一。」露筋姝答曰:「那時心如寒鐵,竟不知肌膚之糜爛也。」鮑母請:「贈之以詩,慰彼俠母貞姬,何如?」月君欣然題曰:

  人間有羅帳,誰敢覆貞娘。
  一夜軀完玉,千秋蚊亦香。
  ——右贈露筋妹

  赤帝山河沒,王孫恩怨消。
  只留漂母在,終古奠蘭椒。
  ——右贈漂母

  二女靈再拜接受,各請到祠內暫息。

  隨抵廣陵,鮑姑指曰:「此隋帝瓊花觀也,宜有詩以志之。」

  月君口占雲:

  紅粉三千翠袖回,竹西歌吹舊亭台。
  君王去後瓊花死,廿四橋邊月自來。

  月君又見一座梵剎,規模宏敞,與他寺異,因問鮑師。對曰:「古隋宮也,今為禪智寺。地占蜀岡,所以愈見崇高。」即按落雲頭,竟到法堂。一盞香燈,光熒熒如在碧琉璃界。乃題一律於素壁上雲:

  香剎蒼涼燈未昏,蜀岡應有杜鵑魂。梵聲消盡笙歌怨,月色留將粉黛痕。

  花鳥至今思帝宅,江山終古識空門。可憐簫後偷生去,誰向雷塘奠一尊?

  題畢,隨向金山、焦山遊覽一番。在寶塔上題七言絕句雲:

  月華西逝浪歸東,夜半雲消秋漢空。
  一片玻璃無底鏡,兩峰削翠在其中。

  又遍歷江畔諸山,始至金陵。鮑師曰:「虎踞龍蟠,王氣微矣。」月君曰:「江氣厚而山氣薄,所以六朝柔弱,非大一統所都也。」

  行次吳門,有上方山太媽與華光二女神來謁。鮑師曰:「汝等已皈南海,何尚血食人間?且縱爾子貪財好色,淫人婦女,頗為不端。」二神局踖前對曰:「我子五人,各率神兵,助高皇帝破楚,厥功莫大。故敕諭曰:『江以東子女玉帛,唯君有之。』非敢逞其私欲也。」鮑師曰:「豈無狄梁公者其人哉!」揮之使退。遂游姑胥之西山,見響屧廊空,彩香徑沒。月君笑道:「從來帝王之力,不能庇一愛妃,豈獨夫差。」遂返震澤,題詩於縹緲峰:

  蒼蒼七十二芙蓉,開向空波上下同;
  誰見仙姝吹鐵笛,危峰影裡月明中。

  月君愛七十二峰之勝,曰:「此天子之大瀛台也。」淹留數日,方適浙東。

  入臨安,過紫陽洞天,笑曰:「此豈仙客所居耶?」渡江到會稽,看禹穴,登梅梁殿,謂鮑師曰:「禹王明德,俎豆若此夫!」至山陰,玩蘭亭、曲水諸勝,曰:「悠哉,此右軍之遺跡。」然後之台州,登赤城、玉霄、天姥諸峰。又度石樑,俯瞰洞中,水聲瀧瀧,如雷霆激裂。飛身直下,見一老僧,入定在石床上,傍一小衲誦《法華經》,人至其前,不睹不聞。遂與鮑師攜手而出,口占一絕,以指甲劃於洞口壁上。字跡深入寸許,至今宛如新也。詩雲:

  石如半月跨天臺,千仞危溪劍戟開。
  無數雷聲喧襪底,一雙人影過橋來。

  在天臺山諸洞天遊遍,尋不見桃花古洞。月君笑曰:「倘若劉郎再來,則如之何?」言未畢,忽一垂鬟小姝,趨而至前曰:「二仙師有請。」乃沿著澗水而行。行到盡處,則水從洞口噴出。小鬟摘一桃葉,投之于水曰:「請二師登舟。」鮑師與月君曰:「好相戲!」遂躍入葉之中央。小鬟站在葉尖,呼陣香風,逆流吹上。進得洞內,二女早出花間,含笑相迎矣。引過小轎,遙見亭台幽邃,別有天地。小鬟進松露飲與胡麻飯,留再宿始別。二女吟曰:

  浩劫人無到,桃花豈有因。
  天邊雲共雨,不染洞中春。

  月君信口次韻曰:

  漫說桃花片,曾無仙子因。
  瑤台偏有客,來看洞中春。

  二女撫掌大笑,導月君與鮑姑至一峭壁,高有萬仞,仰見天光,若在井中。二女曰:「從此出去甚便。」遂各分手。

  飛身而出,卻在曹娥江畔,已有旌節來迎。鮑師視之,一女神冠履服飾,有似後妃,乃孝女曹娥也。見了二仙師,即下拜曰:「奉上帝敕封貞孝少君,督察水府及人間功過。聞太陰君駕臨,特齋心敬迓。欲求聖制碑文一章,光耀幽顯。」月君曰:「蔡邕所題在前,恐難續貂,如何?」曹娥固請,月君乃作數韻付之。文曰:

  志貫金石,何況潮水;德動天地,何況人鬼!
  孝女曹娥,傷如之何!海枯嶽碎,寸心不磨。
  帝封少君,彰善癉惡。造化威權,畀爾賞罰。
  雲旗翕翕,絳節央央。惟誠斯格,降福攸康。

  曹娥再拜,送至錢塘方別。

  月君迤邐來到桐廬,登嚴子陵釣台,曰:「千古一高人也。」題二句於壁間:

  掉頭豈為耽江海,加足何心傲帝王。

  遂抵金華。上括蒼,看石門瀑布,曰:「青田先生之精靈,其在斯乎?」至於雁蕩,謂鮑師曰:「自山左至此,此山奇奧秀拔,有七十七峰,森然幹霄,而皆隱于岩穀之中,外觀若無所見。謝靈運守於茲土,癖好山水,猶且失之,能不為山靈稱憾!」又見一峰曰玉甑,頂平而圓,色潤而潔,極為可愛,因摩其頂而題五律一章雲:

  拂衣來雁蕩,霞彩碧空流。我有孤懷月,高懸萬古秋。
  懸崖手再撒,削壁跡雙留。歌斷思仙曲,因風到十洲。

  又曆大小龍湫,見飛流而下有三千餘尺,曰:「如此奇景,惜在海涯,猶之乎國士生於僻隅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