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神魔小說 > 梁武帝西來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三十回 受苦惱蟒蛇求懺悔 念恩情梁主覓高僧(2)


  梁主又問道:「元始以來得成佛道,至於今日不能成佛。朕欲修行,佛遠乎?佛近乎?」

  志公說道:「面門出入,應物隨情,自在無礙,所作皆成,了識本心,識心見佛,是佛是心,是心是佛,念念佛心,佛心念佛,心即是佛。除此心佛,更無別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入此法門,端坐成佛。到彼岸,已得波羅蜜。」

  梁主聽了不能深解其義,然見志公出言吐氣,的有根源,愈加起敬,遂屏去左右,將郗後死後受孽變蟒,求朕超拔細細說了一遍,道:「朕聞功德可以消愆。朕今令天下僧道作此功德,不知可消此冤愆否?」

  志公道:「陛下以此而求解脫,未消舊愆而新愆又增矣。」

  梁主聽了大驚,忙問道:「這是為何?」

  志公道:「親莫親于夫婦。今郗後之求陛下,陛下為他解釋冤愆,以夫婦之好也。今遍令寺僧啟建法事,傷財動眾,倍受苦惱,焉能為陛下減愆?況此經文套語陳言,止不過使人戒律戒心,引入正路。事不相關,言不切當,安可死人之罪,消人之災?如陛下必欲救援郗後,須採集經典,親抒睿思,言言切當,頂禮求佛慈悲,方可贖郗後之惡業。若只如此邀福,恐不能也。乞陛下敕收回成命,罷此壇場。如我言,則孽可消而罪可減矣。」

  梁主一時聽了豁然大悟道:「頃聞吾師妙諦,一如甘露。不知肯為朕共作此善事否?」

  志公道:「我佛照盡眾僧,方成佛道。固所願也。」

  梁主見志公應允,十分歡喜,遂同志公回朝。梁主在路上因對眾臣子笑說道:

  文王載姜尚,朕今攜志公。
  其中玄妙理,所見實非同。

  諸臣聽了,甚是稱善。梁主遂請志公在淨居殿中收拾法壇,便一面下詔停止各處壇場,不復追薦。遂與志公日日商量解脫郗後之孽。志公說道:「大藏真經無如長幹寺中具備,乞陛下傳旨,取入內庭選擇。」

  梁主即著內侍傳旨取來。志公與梁主日日構思,斟酌精義,半年之內著成十卷真經,名為《寶懺》,傳於後世,追溯其源遂加稱《梁皇寶懺》。梁主因大喜道:「此懺乃發大地之精華,泄陰陽之妙用,滅罪消愆,引證西方,無過於此矣。只不知吾師如何拜禮?」

  志公道:「佛家原以清淨至誠,頂禮哀求盡心,禮拜亦非獨力而成。乞選有戒行僧四十九員,熟悉此懺。然後共襄盛事,以作百日道場。」

  梁主道:「既是如此,乞吾師作速為朕料理,啟建功德可也。」

  志公應允,遂作了四十九張請啟,上到荊門,下至閩浙,連夜著人去請。且按下不題。

  卻說當時齊和帝寶融,被梁主遣了鄭伯禽賜以生金。寶融再三懇求鄭伯禽道:「飲醇醪足矣。」

  鄭伯禽一時不便動手,遂進火酒數斤。寶融見酒低頭垂淚道:「朕不負人,人何負我?情何慘也!」

  大恨數聲,因取過巨碗連吃數碗,吃一碗哭一回齊氏祖宗,叫一聲皇天后土。既而飲醉如泥,鄭伯禽疾忙動手勒殺之。寶融死去,一靈不昧,怨氣沖天,不一時到了陰司。寶融低頭滿眼含淚而走,走了半晌,忽見了一所大殿,寶融拭淚,只見宮殿寬敞,兩旁士卒列滿。再抬頭一看,只見扁額上四個大金字是「陰曹地府」。寶融見了滿心歡喜道:「原來是閻君的所在。我今被殺,死得不明,須進去哭訴一番,少不得閻君為我作主。」

  遂一徑直入。兩旁鬼卒見是一個人主,只因他是屈死鬼魂,又無勾死鬼、無常鬼來通報,故此寶融直上殿來。恰好十王正在殿上檢查人間善惡,早有值殿鬼卒看見,連忙跪稟道:「外面來了一位帝王。」

  十王看見連忙下來迎請施禮道:「陰曹並不曾遣人拘攝,不知賢王何事到此?」

  因而坐下。

  寶融見問,禁不住撲簌簌流淚說道:「昔日齊寶卷在位荒淫無道,自取滅亡,死有餘辜,諒列位自然細知矣。我寶融因見蒼生塗炭,齊民倒懸,故在江陵稱帝,實欲剪亂救民,遂授了蕭衍兵權,使他早靖建康,加功進爵。不期他竟篡殺,自立為帝。我亦甘心相讓。誰知蕭衍心懷惡毒,使人迎我早入建康正位,我感他忠誠不二,遂欣然就道,不意蕭衍遣設重兵屯于江面逼我讓位,就封我姑孰為王。我自知才非勘亂,不足為人民主,讓之亦所甘心。不意才到姑孰蕭衍遣人弒殺。今死則已矣,獨念我在位以來,並無大過,被蕭衍屈害,情實無辜。久聞地府無私,敢求列位大王拘蕭衍之魂,與我對理,方知誰屈誰伸。若留此不忠不義為民間之主宰,誠恐賊戕害眾生,陰曹無法矣。」

  十位閻君聽了寶融之言,一時俱各不平,即問執筆崔判官道:「你可查蕭衍如何,德行如何,壽算如何,可來奏知,以便處分。」

  崔判官領命,遂細細一查,便將蕭衍始末緣由一一奏明。十王聽了大驚道:「善哉,善哉!蕭衍根行非凡,西方佛果,今來下界,是乘殺運而為帝王,喜他不昧前因,欲完他大事因緣,異日廣揚佛教,流傳中國,其功甚大。況且生死簿上亦不敢留名。他殺運一完即行善念。你今齊祚已終,梁運當新,天數已定,賢王不必怨恨於他。然你自報應,亦自有日,分毫不爽。念你今生柔懦無罪,假汝手以屠戳蒼生,天運循環,實非人意。陰司不便久留,速降人間,完你二人一番公案。」

  說罷遂喚過降生婆近前吩咐道:「你可領他去到朔方侯氏降生,不可違誤,以拂天意。」

  齊寶融見十王說出蕭衍始末,又說有報應在後,又叫他托生,便歡歡喜喜拜辭十王,就同降生婆而去。後人見此一段因果,有詩道:

  古今報應原非爽,大事因緣也不差。
  若不一拳還一腳,如何無故結冤家。

  此是梁天監二年事也。
  
  且說北魏地雁門關上有一卒,姓侯名標。這侯標年近五十,同妻文氏並無生育。侯標雖是個軍卒,卻存心仁厚,每隨主將征戰,他在沙場上見人屍骸暴露,他心中不忍,即掘土掩埋。若攻破城邑,不擄財物,不淫婦女。他若所到之家,便盡力保全,使人無驚恐。如此多年,魏軍中俱稱侯標為侯善人。

  這侯標妻子文氏,今年四十二歲,忽然得孕。侯標見妻子懷孕,滿心歡喜。遂在本官處告了一張免差文書,本官准免,遂在家中看守文氏生產。到了十月滿足,一日夜間文氏腹中疼痛,到臨產之時,忽房中沖出一團黑氣,遂養下了一個兒子。侯標見有此異兆,知此子後來必有些好處,便告知文氏,因此夫妻甚喜,遂爾扶養,取名侯景。

  這侯景生而異相,虎頭燕額,雙眼突出。到了七歲上,侯標、文氏一年相繼病死。這侯景無依,虧得這些行伍中人見他幼小,又念他父親是個好人,俱來看顧他。這侯景雖然年幼,卻說話乖巧,善於迎人,走到東家也肯留他吃飯,走到西家也肯留他住宿,況且父母也還有些遺下的錢糧,故此將來度日。

  這侯景無拘無束日大一日,漸長了一十六歲,長得身長八尺,膀闊三停,面如黃瓜,兩臂有千斤膂力,學習得一身武藝,騎射尤精。用一杆渾鐵爛銀槍,真有萬夫不當之勇。便自恃有勇,目內無人。在裡中狂蕩無憚,見人家雞犬牛羊,往往盜竊食之。人若與他爭論,他便綽搶拼命。就是經常看顧他的,侯景也一概轉眼無情。故此人俱畏怕他,就攪亂的家家不寧。侯景又專識好漢,遂結識了高歡等為生死之交。到了魏孝武太昌元年時,有詔選募壯丁。侯景應選,遂吃了一分軍糧。每遇有警,侯景勇敢上前,屢次有功,便手下管有一千餘人,且按下不題。

  卻說梁主同志公做完了《寶懺》,志公便遣人去請高僧同做道場。這些差官領了志公的請啟,星夜不辭辛苦往郡縣名山古剎,將志公的請啟與梁主的徵聘入朝共成善果。這些高僧俱要修自己工夫,不向人間覓尋衣飯,只潛蹤滅跡無人纏擾,不期被志公有先見之知,逐名來請,又知志公是個不凡,又見是奉旨之事,不敢推託,只得應允下山,便各肩挑衣缽,背掛蒲團,俱紛紛的陸續而來到了建康。

  此時梁主已曉得徵求僧眾將到,已命有司蓋了一所迎僧館在於朱雀航南。又使長幹寺僧朗照迎接款待,單俟到齊之日引入朝中。過不多時,四十九員高僧皆到長幹寺內安歇,朗照不敢停留,連忙報入朝中。梁主大喜,對志公說道:「各處僧人俱已到齊,不知吾師作何使令?」

  志公便慢慢說出。只因這一說,有分教:善到愆消,魔盡成一。不知後事何如,且聽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