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鄭觀應:盛世危言 >
卷三 吏政(8)


  其次則曰差役之弊。差役素無工食,專倚民訟以為生。一縣中大者不下千人,小者亦數百人,有十總,有六十總,魁其党者曰管班,出入裘馬,僭侈無度。

  此外,所有圖甲莊書皆適以追呼擾民。今計外省衙門人數之眾,莫可究潔,婪贓更多,不啻千萬。究其銀所從來,國家之帑藏居其三,斯民之脂膏居其七。

  天下亂之由來,皆由此輩。所謂養百萬虎狼於民間者是也。正名定罪,非盡殺不可。然殺者一而養之者百,則帷有永易其人。內官所用,但供奔走,而不得與聞政事;外官可並其事於幕,名之曰幕職。可以為入仕之途,重其責成,彼亦不敢侈然自放,以貪墨敗名。夫吏之得以弄權,其弊者由於則倒之繁,得以任其比附,惟吏挾例以牟利。混淆黑白,顛倒是非,循至於天下大亂。胡文忠謂:「大清之律可以恪守,大清之例不能勝讀」,蓋早慨乎言之。原夫例之設所以治天下,而流弊之極至如此。其條目繁多,細如牛毛,徒足為吏胥舞弊之具,選人萬不得已,一切以欺應之。國家設例,本以防欺,今乃適以導欺,甚且逼之使出於欺,豈不異哉?

  今欲革其弊,莫如悉索舊例付之一炬,但取明白簡易者數萬言足矣。舊例既廢,重頒新例。凡事以簡馭之,一事兩可者,長官斷之以理足矣。必約束以無一定之例,是疑大官而信吏也,孰甚焉!

  一、杜漕糧浮收之弊。今之賦役全書,款項繁多,名目猥狡滑,分合雜糅,莫悉其每畝徵稅之數。必宜改定體例,但著某縣田若干畝,一畝之稅米若干,銀若干,主于大目通曉,吏即欲舞弊,已自無權。每歲徵收錢糧必書細數,揭之大堂,俾眾鹹知。漕事既完,刷印征信錄分送上司、各國紳士惟遍。如有不符,許其上揭,如是而不弊絕風清者,未之有也。

  一、杜賦稅不均之弊。賦稅不均,由於經界不正。欲正經界,須將各省田畝一切度以工部尺,而增減其賦。吳田一畝不敷二百四十歲,甚有七折八折者。林文忠疏稿所謂南方田畝狹於北方者,此也。今擬先繪圖,然後明定畝數,以一縣之丈地,敷一縣之糧科。按畝均收,自泯偏頗。不得藉口田多絲毫增額。如是則豪強無欺隱,良懦無貽累矣。

  一、徭役差費之弊。內地各省徭役之苦,民不聊生,歷經督撫奏疏言之矣。

  海疆各省差役之費駭人聽聞,不論有理無理、原告被告、做稟有費、代書有費、入稟有費、差役有費,甚至被劫者役稟,被押候批准勘驗而後釋放,複索勘驗夫馬費,既受拘押之苦,又耗許多費用,鮮有破案,人贓並獲者。

  故廣東被劫之家多不稟迫劫盜之風益熾。聞廣州府各縣劫案歲有數百起,殊可慨也。查歐西平常之案,衙署上下巡捕均無費,惟大案有公堂費,歸輸者出,如輸者無力,歸勝者墊。無中國衙門費用之多,鮮有因訟傾家蕩產、賣妻鬻子者。

  宜參酌除之。

  一曰州縣虧空之弊宜除也。一曰貢物勒索之弊宜蠲也。

  天下之害,大抵上下兩損,而歸於中飽,以至於蠹國而病民。凡事,一經官吏之手,無不浮開價值,橫征商民,而於上無絲毫之益。即一極瑣悄事,亦必欺罔賄賂,無所不至,火者遠者可知已。天下事尚可問乎?宜亟變通,一切蠲除之,以培國脈,以厚民生,則幸甚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