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古典文學 > 毛宗崗批評本三國演義 | 上頁 下頁 | |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計襲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3) | |
|
|
玄德請徐庶飲酒,庶曰:「今聞老母被囚,雖金波玉液,不能下嚥矣。」 玄德曰:「備聞公將去,如失左右手,雖龍肝鳳髓,亦不甘味。」〔龍鳳二字,隱然逗下一龍一鳳。〕 二人相對而泣,坐以待旦。諸將已于郭外安排筵席餞行。玄德與徐庶並馬出城,至長亭,下馬相辭。〔送別光景,寫得淒惻不勝。〕 玄德舉杯謂徐庶曰:「備分淺緣薄,不能與先生相聚;望先生善事新主,以成功名。」〔「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何其言之痛也!〕 庶泣曰:「某才微智淺,深荷使君重用,今不幸半途而別,實為老母故也。縱使曹操相逼,庶亦終身不設一謀。」〔是血性語。其急歸見母,則依依孺子;其誓不佐操,則烈烈丈夫。〕 玄德曰:「先生既去,劉備亦將遠遁山林矣。」〔此句方逼出下文。〕 庶曰:「某所以與使君共圖王霸之業者,恃此方寸耳。今以老母之故,方寸亂矣,縱使在此,無益於事。〔真情實語。〕 使君宜別求高賢輔佐,共圖大業,何便灰心如此?」〔此處但說不宜灰心,尚不提起孔明。〕 玄德曰:「天下高賢,恐無出先生右者。」〔此句宜逼出孔明矣。〕 庶曰:「某樗櫟庸材,何敢當此重譽?」〔只自謙遜,尚不提起孔明。〕 臨別,又顧謂諸將曰:「願諸公善事使君,以圖名垂竹帛,功標青史,切勿效庶之無始終也。」〔哀痛之詞,令人鼻酸。〕 諸將無不傷感。玄德不忍相離,送了一程,又送一程。庶辭曰:「不勞使君遠送,庶就此告別。」〔此時還只辭遠送,不提起孔明。〕 玄德就馬上執庶之手曰:「先生此去,天各一方,未知相會卻在何日?」 說罷,淚如雨下。〔依依不捨,極寫玄德愛賢之篤。〕 庶亦涕泣而別。玄德立馬于林畔,看徐庶乘馬與從者匆匆而去。〔匆匆而去,極寫元直念母之孝。○元直匆匆之狀,在玄德眼中看出。妙甚。〕 玄德哭曰:「元直去矣!吾將奈何?」〔只此二語,抵得江文通《別賦》一篇。〕 凝淚而望,卻被一樹林隔斷。玄德以鞭指曰:「吾欲盡伐此處樹木。」 眾問何故,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西廂》曲雲:「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玄德之望元直也似之。〕 正望間,忽見徐庶拍馬而回。〔上文寫到徐庶去後,已是水窮山盡,更無他望矣。此處忽然拍馬而回,如絕處逢生,真奇妙之筆。〕 玄德曰:「元直複回,莫非無去意乎?」〔此元直必無之事,玄德必有之想。〕 遂欣然拍馬向前迎問曰:「先生此回,必有主意。」 庶勒馬謂玄德曰:「某因心緒如麻,忘卻一語。此間有一奇士,只在襄陽城外二十裡隆中。使君何不求之?」〔此時方說出一句要緊話,薦出一個要緊人,卻又不言其名,先言其地。〕 玄德曰:「敢煩元直為備請來相見。」〔此語正與後文三顧草廬反映成趣。〕 庶曰:「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親往求之。若得此人,無異周得呂望、漢得張良矣。」〔只贊其人,不言其名。〕 玄德曰:「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玄德亦不問其名,先問其人。〕 庶曰:「以某比之,譬猶駑馬並麒麟、寒鴉配鸞鳳耳。此人每嘗自比管仲,樂毅;以吾觀之,管、樂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蓋天下一人也。」〔還只贊其人,不言其名。〕 玄德喜曰:「願聞此人姓名。」〔玄德至此方問姓名。〕 庶曰:「此人乃琅琊陽都人,覆姓諸葛,名亮,字孔明。〔至此方說出孔明姓名,紆徐之極,鄭重之極。〕乃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其父名珪,字子貢,為泰山郡丞,早卒。亮從其叔玄。玄與荊州劉景升有舊,因往依之,遂家於襄陽。後玄卒,亮與弟諸葛均躬耕於南陽。〔細敘其家門履歷。〕嘗好為《梁父吟》。〔補敘其生平。〕所居之地有一岡,名臥龍岡,〔補敘其住處。〕因自號為『臥龍先生』。〔補敘其別號。○自比管、樂與好為《梁父吟》分作兩次敘出;南陽與臥龍岡、姓名與別號,亦都分作兩次敘出,妙甚。〕此人乃絕代奇才,使君急宜枉駕見之。若此人肯相輔佐,何愁天下不定乎!」 玄德曰:「昔水鏡先生曾為備言:『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今所雲莫非即伏龍、鳳雛乎?」〔因「臥龍」二字憶起伏龍,又因伏龍憶起鳳雛,曲甚。〕 庶曰:「鳳雛乃襄陽龐統也。伏龍正是諸葛孔明。」〔水鏡雙薦兩人,卻並不曾說出一人;元直單薦一人,卻早說出兩人。妙極。〕 玄德踴躍曰:〔半晌涕泣,此時踴躍。悲則極悲,喜則極喜。〕「今日方知伏龍、鳳雛之語,何期大賢只在目前。非先生言,備有眼如盲也!」 後人有贊徐庶走馬薦諸葛詩曰: 痛恨高賢不再逢,臨歧泣別兩情濃。 片言卻似春雷震,能使南陽起臥龍。 徐庶薦了孔明,再別玄德,策馬而去。玄德聞徐庶之語,方悟司馬德操之言,似醉方醒,如夢初覺。引眾將回至新野,便具厚幣,同關、張前去南陽請孔明。〔寫玄德求賢之急。〕 且說徐庶既別玄德,感其留戀之情,恐孔明不肯出山輔之,遂乘馬直至臥龍岡下,入草廬見孔明。〔寫元直為人之忠。〕 孔明問其來意。庶曰:「庶本欲事劉豫州,奈老母為曹操所囚,馳書來召,只得舍之而往。臨行時,將公薦與玄德。玄德即日將來奉謁,望公勿推阻,即展平生之大才以輔之,幸甚!」 孔明聞言作色曰:「君以我為享祭之犧牲乎!」 說罷,拂袖而入。〔寫孔明處己之高。〕 庶羞慚而退,上馬趲程,〔音瓚,散走也。〕赴許昌見母。正是: 囑友一言因愛主,赴家千里為思親。 未知後事若何,下文便見。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