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張承志 > 心靈史 | 上頁 下頁


  維尕葉·屯拉·馬明心的弟子們不僅僅是些禮拜的阿訇。他們在荒野裡、窯洞破屋裡、勞苦的莊稼活計裡、「脫勒蓋提」(秘密修煉)裡迎送歲月,認識真理。我在鈔本中讀到——「他們都去山裡打柴,他們渾身襤褸。但富貴不能誘惑他們;他們在饑餓寒冷的考驗中守著人道」。

  由於貧窮的本色,哲合忍耶乾脆以素為貴,他們沒有雕樑畫柱的清真寺,而且反對素色之外的彩畫。直至今天,你看不見它有豪華大寺。

  這裡是真理的辯論場。見解和認識在尖銳地較量。

  維尕葉·屯拉·馬明心時時顯露本色。單憑對窮苦農民的感情和關注,是不可能掌握窮苦農民集團的。信仰不是迷信。敢於在中國樹立起一面旗子,就要有支撐它的能力。

  大西北是回族密集之地。蘭州、西安、西寧、河州,還有一些著名村鎮,都是回族能人的潛伏之地。

  關裡爺記載了一個馬明心早期的故事:

  相傳:我們偉大的毛拉·沙赫·維尕葉·屯拉起初住在皋蘭縣。有

  一個人稱「胎裡會(念經)」的人,是五阿訇之子——請毛拉吃飯。「胎

  裡會」心中不服。為了考驗毛拉,他跟在毛拉背後,不帶路,不指路。但

  是,不用指點,毛拉徑直走到胎裡會家。坐定在上房裡以後,毛拉問:

  阿訇,知識的終點是什麼?

  胎裡會無法回答。毛拉又問:

  伊斯蘭的終點是什麼?

  胎裡會忙向毛拉說色倆目,他對毛拉深深敬佩了。毛拉說:「知識的

  終點,是主的認知;伊斯蘭的終點,那是無計無力!」

  我堅信:一切哲學,都會被這句話震動。

  還有——伊斯蘭教每天有五次禮拜;每一次中數拜裡有一些拜屬￿天命,另一些屬￿副功。幾百年來,因《古蘭經》中有一句話,提到了「正中的拜」——因此,詮釋家和好道者就對這一句「正中之拜」眾說紛紜。

  關裡爺的《熱什哈爾》記道:

  相傳:有一天,毛拉維尕葉·屯拉問阿訇們:「真主在古蘭經中說:

  『你們應該堅持禮拜,堅持正中的拜功……』這正中的拜功是什麼呢?」

  阿訇無言可對。毛拉說——「正中之拜,就是川流不息的天命!」

  天命的拜數、禮拜的次數——馬明心都沒有講。他講的只是:天命,這種人證明自己是有靈魂和信仰的最低形式,對人的生命過程如一道川流不息、迎面而來的長流水。這極其深刻。這種見識早超越了伊斯蘭教,而與各大一神教的基點完全一致。中國回民除此再沒有過更深刻的神學認識,這是一種關於人的重要觀點。

  在西北荒涼的人間,絕望的窮苦農民又有了希望。一個看不見的組織,一座無形的鐵打城池,已經出現在他們之中。窮人的心都好像游離出了受苦的肉體,寄放在、被保護在那座鐵打的城中。

  人間依舊。黃土高原依然是千溝萬壑灼人眼瞳的肅殺。日子還是糠菜半年饑餓半年天旱了便毫無辦法。但是窮人的心有掩護了,底層民眾有了哲合忍耶。

  窮人的心,變得尊嚴了。

  儀禮

  最簡單地說,哲合忍耶就是在晨禮之後用響亮的高聲讚頌來念即克爾——念辭。

  晨禮中哲合忍耶的即克爾中,有一處是激烈地否定和肯定。念時全體都隨著節奏,否定時搖頭向右,肯定時把頭向左指向心靈。

  否定時念「倆依倆罕」——萬物非主。

  肯定時念「印安拉乎」——只有真主。

  念得激烈時,禮拜者在響亮的齊誦中如醉如癡。寺裡燈已熄掉,正中只有香點燃的紅亮。在這高聲贊誦之中,黎明正莊嚴誕生。這一段時間確實莊嚴而神秘。人們聚在一起這樣迎來生命的又一天,如同堅守著城池的戰士。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