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楊絳 > 走到人生邊上 | 上頁 下頁
有關人的問題(2)


  每一種罪惡都引發另一種或多種罪惡。譬如我驕傲,就容不得別人比我強;我勝不過他,就嫉妒他。嫉妒人,妒火中燒,自己也不好受。一旦看到我嫉妒的人遭遇不幸,不免幸災樂禍。妒引起恨,恨他就想害他,要害人就不擇手段了。這樣一連串地由一個惡念會產生種種惡念。例如貪吃貪懶,就飽暖思淫。這時期的孩子,可說「眾惡皆備於我矣」。

  這裡就要談談荀子「性惡論」。荀子認為人性本惡,善者偽也。據荀子《性惡》:「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第一句說明「性」不是學來的,而是天生的。這話正可解釋嬰兒有靈性良心是嬰兒的本性,是天生的。第二句說明:人能學,也能學好;這就是偽。「偽」指人為,不是虛偽。荀子認為人性本惡,要努力學好,才成好人。這確也是實情。但是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劣根性是嬰兒失去赤子之心以後,身體裡的劣根性漸漸發展出來的。他說人性本惡,是忽略了人的嬰兒階段。忽略了最初的嬰兒階段,就否定了人的本性,也否定了他自己肯定的「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這就是說,性是天生的)。「本性難移」是我們已經肯定的。如果本性惡,就改不好。人原先本性是好的,劣根性發展後變壞了,經過努力,還能改好。如本性是惡的,就改不好了。

  我曾讀到一則真實的記事。某英國人馴養了一頭小老虎。老虎養大了,仍像貓狗似的跟在身邊,和他很親昵。一次,他睡熟了,老虎在旁舔他的手,表示親愛。舔著舔著,舔出血來了。老虎舔到血腥,本性發作,把他的手咬來吃了。「本性難移」是不錯的。能由人力改造自己,也說明人性本善,才改得好。荀子性惡之說是不全面的,有缺點的。但他說「善者偽也」,還得承認,人性本善,才學得好;否則荀子也難於自圓其說了。

  一般五、六歲的孩子都上幼兒班了。在家有家長管教,在學校由老師管教,同學間也互相競賽、互相督促、勉勵。在家嬌慣的孩子,在學校就爭取做好學生了。孩子到了九歲、十歲,漸漸會改好。

  小孩子自己也會管自己。例如小孩子怕吃苦藥、怕打針。可是他們很有靈性,也懂道理。如果給他們講明得吃藥、得打針的道理,有的孩子就能吃苦藥,也能忍痛,儘管噙著眼淚,撇著小嘴要哭,也能在大人的鼓勵下,說「不苦」、「不痛」或「不怕」。有的小孩儘管事先和他講明道理,事到臨頭,就哭鬧著不肯承受了,得大人捉住胳臂打針,捏著鼻子灌藥。因為個性不同,而孩子的克制功夫也強弱不同。

  孩子接受家裡的管教,接受學校裡師長同學的薰陶,再加自己有靈性良心,能管制自己,以前在縱容下養成的種種劣根性,會有所改善。如果頑劣不受管教,或親人一味縱容,這孩子會變成壞孩子。壞孩子多半是十六、七歲的未成年人。他們先是逃學,結交壞朋友,結成一夥,毆鬥闖禍,無所不為,成了不受管教的壞孩子。這就是所謂「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不管不教,縱容放任,使未成年的苗子成了壞人。如果他憬然覺悟,仍然可以成為好人;而迷途知返,會比一般唯唯諾諾的人更好,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西方人也說:浪子回家,該宰了肥牛款待。這是人的靈性良心,戰勝了一己的私欲。

  人,一方面有靈性良心,一方面又有個血肉之軀。靈性良心屬￿靈,「食色性也」屬￿肉,靈與肉是不和諧的。

  不和諧的兩方,必然引起矛盾。有矛盾必有鬥爭,有鬥爭必有勝負。勝者或是消滅對方,或是制服對方,又形成統一。鬥爭可以不斷,但矛盾必求統一。統一之後的「我」,又成了什麼面貌呢?這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說明的。怎麼鬥,怎麼統一,都值得另立專題,仔細探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