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家文集 > 汪曾祺 | 上頁 下頁
故人往事(1)


  戴車匠

  戴車匠是東街一景。

  車匠是一種很古老的行業了。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車匠,無可考。想來這是很久遠的事了。所謂車匠,就是在木制的車床上用旋刀車旋小件圓形木器的那種人。從我記事的時候,全城似只有這一個車匠,一家車匠店。

  車匠店離草巷口不遠,坐南朝北。左鄰是候家銀匠店,右鄰是楊家香店。侯銀匠成天用一根吹管吹火打銀簪子、銀鐲子,或用小鏨子鏨銀器上的花紋。侯家還出租花轎。花轎就停放在店堂的後面。大紅緞子的轎幃,上繡丹鳳朝陽和八仙,——中國的八仙是一組很奇怪的仙人,什麼場合都有他們的份。結婚和八仙有什麼關係呢?誰家姑娘要出閣,就事前到侯銀匠家把花轎訂下來。這頂花轎不知抬過多少新娘子了。附近幾條街巷的人家,大家小戶,都用這頂花轎。楊家香店櫃前立著一塊豎匾,上面不是寫的字,卻是用金漆堆塑出一幅「鶴鹿同春」的畫。彎著脖子吃草的金鹿和拳一隻腿的金鶴留給過往行人很深的印象,因為一天要看見好多次。而且這是一幅畫,凡是畫,只要畫得不太難看,人們還是願意看一眼的。這在勞碌的生活中也是一種享受。我們那裡不知道為什麼有這樣一種規矩,香店裡每天都要打一盆稀稀的漿糊,免費供應街鄰。人家要用少量的漿糊,就拿一塊小紙,到香店裡去「尋」。——大量的當然不行,比如糊窗戶、打袼褙,那得自己家裡拿麵粉沖。我小時糊風箏,就常到楊家香店尋漿糊(一個「三尾」的風箏是用不了多少漿糊的)……戴家車匠店夾在兩家之間。門面很小,只有一間,地勢卻頗高。跨進門坎,得上五層臺階。因此車匠店有點像個小戲臺(戴車匠就好像在臺上演戲)。店裡正面是一堵板壁。板壁上有一副一尺多長,四寸來寬的小小的朱紅對子,寫的是:

  室雅何須大
  花香不在多

  不知這是哪位讀書人的手筆。但是看來戴車匠很喜歡這副對子。板壁後面,是住家。前面,是作坊。作坊靠西牆,放著兩張車床。這所謂車床和現代的鐵制車床是完全不同的。就像一張狹長的小床,木制的,有一個四框,當中有一個車軸,軸上安小塊木料,軸下有皮條,皮條釘在踏板上,雙腳上下踏動踏板,皮條牽動車軸,木料來回轉動,車匠坐在坐板上,兩手執定旋刀,車旋成器,這就是中國的古式的車床,——其原理倒是和鐵制車床是一樣的。這東西用語言是說不清楚的。《天工開物》之類的書上也許有車床的圖,我沒有查過。

  靠裡的車床是一張大的,那還是戴車匠的父親留下的。老一輩人打東西不怕費料,總是超過需要的粗壯。這張老車床用了兩代人,坐板已經磨得很光潤,所有的榫頭都還是牢牢實實的,沒有一點活動。載車匠嫌它過於笨重,就自己另打了一張新的。除了做特別沉重的東西,一般都使用外邊較小的這一張。

  戴車匠起得很早。在別家店鋪才卸下鋪板的時候,戴車匠已經吃了早飯,選好了材料,看看圖樣,坐到車床的坐板上了。一個人走進他的作坊,是叫人感動的。他這就和這張床子成了一體,一刻不停地做起活來了。看到戴車匠坐在床子上,讓人想起古人說的:「百工居於肆,以成其器」。中國的工匠,都是很勤快的。好吃懶做的工匠,大概沒有,——很少。車匠做的活都是圓的。常言說:「砍的沒有旋的圓」。較粗的活是量米的升子,燒餅槌子。——我們那裡擀燒餅不用擀杖,用一種特製的燒餅槌子,一段圓木頭,車光了,狀如一個小碌碡,當中掏出圓洞,插進一個木杆。較細的活是布撣子的把,——末端車成一個滴溜圓的小球或甘露形狀;擀燒麥皮用的細擀杖,——我們那裡擀燒麥皮用兩根小擀杖同時擀,擀杖長五寸,粗如指,極光滑,兩根擀杖須分量相等。最細緻的活是裝圍棋子的檳榔木的小圓罐,——罐蓋須嚴絲合縫,木理花紋不錯分毫。戴車匠做得最多的是大小不等的滑車。這是三桅大帆船上用的。布帆升降,離不開滑車。做得了的東西,都懸掛在西邊牆上,真是琳琅滿目,細巧玲瓏。

  車匠用的木料都是堅實細緻的,檀木——白檀,紫檀,紅木,黃楊,棗木,梨木,最次的也是榆木的。戴車匠踩動踏板,執刀就料,旋刀輕輕地吟叫著,吐出細細的木花。木花如書帶草,如韭菜葉,如番瓜瓤,有白的、淺黃的、粉紅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車匠的腳上,很好看。住在這條街上的孩子多愛上戴車匠家看戴車匠做活,一個一個,小傻子似的,聚精會神,一看看半天。

  孩子們願意上戴車匠家來,還因為他養著一窩洋老鼠——白耗子,裝在一個一面有玻璃的長方木箱裡,掛在東面的牆上。洋老鼠在裡面踩車、推磨、上樓、下樓,整天不閑著,——無事忙。戴車匠這麼大的人了,對洋老鼠並無多大興趣,養來是給他的獨兒子玩的。

  一到快過清明節了,大街小巷的孩子就都惦記起戴車匠來。

  這裡的風俗,清明那天吃螺螄,家家如此,說是清明吃螺螄,可以明目。買幾斤螺螄,入鹽,少放一點五香大料,煮出一大盆,可供孩子吃一天。孩子們除了吃,還可以玩,——用螺螄弓把螺螄殼射出去,螺螄弓是竹制的小弓,有一支小弓箭,附在雙股麻線擰成的弓弦上。竹箭從竹片窩成的弓背當中的一個窟窿裡穿過去。孩子們用竹箭的尖端把螺螄掏出來吃了,用螺獅殼套在竹箭上,一拉弓弦,弓背彎成滿月,一撒手,噠的一聲,螺螄殼便射了出去。射得相當高,相當遠。在平地上,射上屋頂是沒有問題的。——竹箭被弓背擋住,是射不出去的。家家孩子吃螺螄,放螺螄弓,因此每年夏天瓦匠撿漏時,總要從瓦楞裡打掃下好些螺螄殼來。不知道為什麼,這種螺螄弓都是車匠做,——其實這東西不用上床子旋,只要用破竹的作刀即能做成,應該由竹器店供應才對。清明前半個月,戴車匠就把別的活都停下來,整天地做螺螄弓。孩子們從戴車匠門前過,就都興奮起來。到了接近清明,戴車匠家就都是孩子。螺螄弓分大、中、小三號,彈力有差,射程遠近不同,價錢也不一樣。孩子們眼睛發亮,挑選著,比較著,挨挨擠擠,嘰嘰喳喳,好不熱鬧。到清明那天,聽吧,到處是拉弓放箭的聲音:「噠——噠!

  戴車匠每年照例要給他的兒子做一張特號的大弓。所有的孩子看了都羡慕。

  戴車匠眯縫著眼睛看著他的兒子坐在門坎上吃螺螄,把螺螄殼用力地射到對面一家倒閉了的錢莊的屋頂上,若有所思。

  他在想什麼呢?

  他的兒子已經八歲了。他該不會是想:這孩子將來幹什麼?是讓他也學車匠,還是另外學一門手藝?世事變化很快,他隱隱約約覺得,車匠這一行恐怕不能永遠延續下去。一九八一年,我回鄉了一次(我去鄉已四十餘年)。東街已經完全變樣,戴家車匠店已經沒有痕跡了。——侯家銀匠店,楊家香店,也都沒有了。

  也許這是最後一個車匠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