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莫言 > 短篇小說集 >  上一頁    下一頁
貓事薈萃(6)


  祖母還講過一個故事:明朝時,有五個千斤重的大耗子成了精,變成人,當了皇帝的宰相一類的大官,他們擾亂朝綱,慫恿著皇帝幹壞事。一個大臣,自然是忠臣,自然也是有慧眼的,看破了機關,回家對父親說了——這又引出了一個故事:

  相傳,古代,為了削減人口,人到了六十歲,不管健康與否,統統要「裝窯」的,這「裝窯」據祖母說,就是把人背到一個專門的地方去餓死(有點像日本小說《槽山節考》裡的情景)。這大臣是個孝子,因為孝,就把父親放在夾壁牆裡藏起來(其實是利用職權破壞皇家的法規,是孝子不是忠臣)。大臣說:爹,朝裡那五個重臣是五匹成精的老鼠,每匹有一千斤重,不知可有法子降服沒有?大臣爹說:八斤貓可降千斤鼠。大臣說:哪裡去尋八斤重的貓?大臣爹說:咱家那匹黑貓差不多就有八斤。大臣喚了貓來用秤一稱,只有七斤半重。大臣爹說:不妨事,明日上朝前,你弄半斤豬肉讓貓吃了,不就八斤貓了嗎?大臣點頭稱是。

  次日,那大臣割了九兩(舊秤)豬肉喂給貓吃。為什麼割九兩呢?因為貓吃肉不會不掉渣,餘出一兩來保險。大臣把原重七斤半吃了九兩肉的黑貓揣在袍袖裡胸有成竹地上了朝。文武群臣分列兩邊,皇帝坐在龍墩上打盹。大臣把藏在袍袖裡的貓往外露了露,那貓淒厲地叫了一聲,群臣詫異著,皇帝也睜開了睡眠。貓又叫了一聲,就見那五個耗子變成的重臣索索地抖起來。大臣一松袍袖,那貓嗖地躥出,跳到龍墩前的臺階上,豎毛弓腰,揚尾爹須,連連發威鳴叫,那五重臣抖抖索索,抖抖索索,癱倒在堂前。貓繼續嗚叫發威,五重臣顯出原形,袍靴之類盡脫落,就見五匹大鼠一字兒排開,初時都大如黃牛,後來越縮越小,越縮越小,縮得都如拳頭般大,貓慢慢踱上去,一爪一個,全給消滅了。皇上翻然醒悟,要重賞那大臣,大臣卻跪地叩頭,求恕欺君之罪。

  皇上聽他訴說,知道這奇謀出自一該「裝窯」而未「裝窯」的老人,由此可見,老人還是有用處的,於是就撤銷了六十歲「裝窯」的命令——我總懷疑這故事與「三俠五義」裡的「五鼠鬧東京」有些瓜葛,不過考證這些事也沒意思就是了。後來又讀《西遊記》,見孫悟空被陷空山無底洞那匹金鼻白毛耗子精折騰得狼狽不堪,最後去玉皇大帝那兒告了李靖父子一刁狀(母耗子是托塔天王的乾女兒)。乾爹和幹哥哥出面,才把她降服了。孫悟空如果聽過我祖母的故事,只須尋一隻八斤貓抱進洞去就行了。那耗子精也實在迷人,不但美麗絕倫,而且體有異香,連唐三藏都心猿意馬,有些守不住,悟空不得不變成蒼蠅,叮在耳朵上提醒師傅不要被美人拉下水。記得當年看到這裡時,不由地恨唐僧太迂,要是我,就留在這無底洞當女婿了。

  後來我和姐姐天天盼望貓捕鼠,可再也沒見到過。只見到那傢伙每日懶洋洋地曬太陽,吃飯時就蹭到飯桌下撿飯渣吃。這貓,是被我們傷了心。它捉了耗子,被我們燒吃,這行為也是「欺貓太甚」,貓從此不捕鼠,也有它的道理。

  魯迅先生在《狗·貓·鼠》裡,開玩笑般地引用一外國童話裡所說的狗貓相仇的原因。引用完畢,先生接著寫道:「日耳曼人走出森林雖然還不很久,學術文藝卻已經很可觀,便是書籍的裝潢,玩具的工致,也無不令人心愛。獨有這一篇童話卻實在不漂亮;結怨也結得沒有意思。貓的弓起脊樑,並不是希圖冒充,故意擺架子的,其咎卻在狗的自己沒眼力。」

  魯迅先生所引童話裡說,動物們要開大會,鳥、魚、獸都齊集了,單缺象。大家決定派一夥計去迎接象,誰也不願去,於是就運用了某團體分派救濟金的方式:拈鬮。這倒黴的鬮偏被狗拈著。狗說不認識象,大眾說像是駝背的,狗遇見一匹貓正在弓著脊樑,可能是因為沒請它去參加動物大會而發怒吧!狗就把它請來了,大家都嗤笑狗不識象。狗貓從此相仇。

  這童話裡貓是很冤的。動物大會,鳥、魚都去了,偏不請它,它如何能舒服?正在發怒弓背,巧被狗請,於是放平脊樑赴會,到會後又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它又被陷進一個尷尬的泥潭裡,狗與貓都是受害者,不知那動物大會的主席是誰,如果是百獸之王老虎,那虎主席就是怕見貓老師,便故意不發給貓請帖,虎怕貓把它當年逼貓上樹的醜事給抖摟出來呢。矛盾的對立面是虎和貓,狗代虎受過了。

  這童話真該焚燒,不知編這童話的覃哈特博士是不是「現代派」,如果是「現代派」,又寫了這壞童話,那就豈止該燒書!

  比較之後,還是我祖母講的貓狗成仇的原因對頭。

  祖母說,很早很早以前啦,有一個人養了一條貓和一匹狗。主人是開劈柴店的,外出時,就吩咐狗和貓劈柴。狗埋頭苦幹,貓偷懶耍滑。主人回來,貓就蹦到主人肩頭上,把劈柴之功據為己有,然後又說狗如何如何奸猾不賣力氣。貓一邊說一邊用爪子輕輕搔著主人的耳垂——那纖細的小爪子撓著耳垂癢癢的實在是舒服——主人就痛打狗一頓,連分辯都不許。

  分配飲食時,主人自然就偏著貓。狗只好生悶氣。第二次,狗為贖罪,更努力地勞動。主人回來,貓更快地跳到主人肩上——那纖細的小爪子撓著耳垂癢癢的實在是舒服——貓哭訴道:「主人啊,主人!你不要表揚我啦!也不要嘉獎我啦!狗今天對我冷嘲熱諷,我受不了啦!」主人大怒,打了狗一頓。分配飲食的時候,一丁點兒也不給狗。貓吃食時,狗蹲在一邊,生著悶氣挨著餓。第三次,狗乾脆罷工了,貓更不幹。主人回來,一看,一根柴也沒劈,便氣衝衝地問:「怎麼回事?」狗自然不吱聲。

  主人就問貓。貓哆嗦著說:「我不敢說……」主人道:「你說,我給你做主!」貓哭著說:「主人啊,狗今天說我拍馬屁,我跟它爭了兩句,它張嘴就咬我,幸虧我會上樹,跳到杏樹上才沒被它咬死。狗在樹下蹲著,我不敢下來。我雖然想下來劈柴,但我怕死。主人啊,我有罪,我沒能堅持工作,我錯了啊!」主人這一次把狗腿都打斷了,分配飲食時,一點也不給狗。貓吃飽了,就把一條剩下的魚叼到狗面前,說:「狗大哥,你把這條魚吃了吧!」狗張開嘴,一下就把貓的脖子咬斷了。主人一棍就把狗打死了。從此,狗與貓便成了仇家。

  我自認為祖母的故事比覃哈特博士的童話要高明得多,這也是「外國月亮沒有中國月亮圓」的一條證據。

  其實,現代生活中的狗和貓看不出有什麼仇。你捉你的耗子我看我的門,又無共同的異性要爭奪,互不干涉,無利害衝突,能有什麼仇?只有當它們一同劈柴為同一主人效勞時才可能有釀成大仇的機會。但「劈柴」畢竟是久遠的往事了。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狗和貓也早就無宿怨了吧?貓之媚主不消說了,從「劈柴」時代就如是,可是狗的子孫們,也從被打殺的老祖宗那裡吸取了教訓,固然不能像貓一樣跳到主人肩膀上為主人抓癢,但在主人面前搖著尾巴替主人舔去靴子上的灰塵,其媚不遜於貓。

  偶爾還有貓狗死鬥的情形,但這並不是狗貓之間自發的戰鬥,而是人的挑唆。

  我家那只貓生第二窩貓的時候,已是初夏,家家戶戶都賒了毛茸茸的小雞雛。放在院子裡,唧唧地叫著,跑著,確實有幾分可愛的樣子。我家自然也賒了雞雛。

  我經常發現貓蹲在黑暗的角落裡,目光炯炯地窺測著雞雛,我把這個發現告訴了祖母,祖母對貓說:「雜種,你要是敢動它們,我就紮爛你的嘴!」

  貓咪嗚著,好像懂了祖母的意思。


學達書庫(xuges.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