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淩力 > 清宮懸案 | 上頁 下頁 | |
四十六 | |
|
|
福臨說:「朝廷治國安民,首在嚴懲貪官!」為此,國家制定了對朝廷官員貪污的非常嚴厲的懲治制度,凡貪污十兩銀以上者,革職拿問下獄,直至流放殺頭。順治帝派出權力很大的監察禦史巡視各地,對地方的高層官員如總督、巡撫、總兵等人的不法及害民行為隨時糾舉。監察禦史出巡前順治親自召見,並嚴格規定:一經點差,他們就不許見客、不許收書信、不許沿途州府縣司等官送迎,違禁者給以重懲。 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福臨採納漢官魏象樞的建議,實行大計天下,即對全國地方官進行甄別考核,並規定以後每三年舉行一次,形成制度。每次大計,都有詳細的考核內容和獎懲辦法。這一年經過大計,全國大小官員被革職、降調、退休的有九百六十九人之多。 在大計天下的同時,又對中央政府各個部門進行同樣的甄別考核,名為京察。第二年正月起,再對地方最高官員即總督巡撫們嚴加考評,結果在全國十四名總督巡撫中,有六名分別受到降級、解任和革職的處分。 福臨崇拜立法周詳的明太祖朱元璋,很快就運用到他自己治國的實踐中去了。大計、京察,就是他為整頓吏治所立的法,經過法治的清洗和淘汰,提高了各級衙門的行政效率,推動了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在權力集中、政令統一方面明顯地優於南明永曆政權,在政治上佔據了主動。 在經濟方面,以獎勵開荒為中心。 福臨接受了範文程提出的設立興屯道廳、推行屯田墾荒的建議,開始了清政府建立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有組織的屯田墾荒。後來又以官府貸給耕牛、種子以及三年不征、五年不征等優厚條件,獎勵全國各地招民墾荒。順治帝的這一措施,收到了預期效果,大戰亂之後瀕於絕境的農業生產,因此而漸漸復蘇,流亡紛紛回歸,戶口日益繁盛,國家財政狀況有了很大改善,在經濟實力上很快超過了南明永曆政權。 輔佐福臨完成這次觀念轉變並進行政治經濟建設的智囊團成員,主要是漢大臣。那些在福臨親政初期縱橫天下的大將軍們、王爺貝勒們,大多數還不會說漢話,更不認識漢字,對儒家一整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別說信奉,恐怕知道的都不多。滿洲親貴們在治國行政的大事上,與順治帝的共同語言顯然是越來越少了。 福臨重用的漢大臣,首推範文程這位身歷太祖、太宗和順治及後來的康熙四朝的大學士。 範文程,字憲鬥,是宋代名臣范仲淹的後代,明朝初年自江西遷居瀋陽。他的曾祖父范,曾任嘉靖朝兵部尚書,宦海沉浮數十年,頗有政聲;卻受奸相嚴嵩陷害,革職削籍,鬱鬱而終。範文程自幼好讀書,穎敏沉毅。家庭的遭遇,使他比同時代的許多人更早地預見到大明氣數已盡。當年努爾哈赤攻佔瀋陽後,因敬他是名臣之後,在大量屠戮漢人之際,不僅免他一死,還邀他參與政事。他也就半推半就,成為大金國最早的漢人文臣。皇太極繼位後,範文程大得寵信,是朝廷最重要的謀臣,凡軍國大事,皇太極無不向他諮詢。當李自成攻進北京、推翻明朝時,範文程又以明睿的政治眼光,看到了千古難逢的機遇,向攝政王多爾袞進言大軍入關、逐鹿中原、奪取天下。大清定鼎燕京之初,範文程為穩定局勢、收攬人心、緩和民族矛盾做了很大努力。一旦多爾袞專擅朝政,變得勢焰熏天,範文程又明智地後退,與這位攝政王保持相當的距離。 順治帝親政,範文程才又一次煥發了他的政治光彩。少年皇帝倚之如肱股,言聽計從;授議政大臣,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又進太傅兼太子太師,禮遇極厚。順治帝曾親自調製藥餌賜給生病的範文程;還特遣畫工到範文程府第為他畫像,並將畫像收藏在宮內,為的「見畫如見人」,能日日晤面;恩賜給範文程的御用衣物食品,更是多不勝數。最令範文程感泣不盡的是,順治帝竟考慮到他的形貌頎偉,下令為他特製衣冠,以求合身稱體。老臣與少主之間的感情,已超越了一般的知遇之恩了。 洪承疇和吳三桂,一文一武,都是當年從明朝降過來的大臣大將。 洪承疇在明朝時,文章道德、政績功勳都屬一流,是崇禎帝倚為心膂的大忠臣。崇德六年(公元1641年)明清松山、杏山大戰,洪承疇所率十三萬人馬被全殲,自己也被俘虜。囚禁中的洪承疇每日謾駡不屈,甚至絕食求死。終因求生的本能、內心深處對明朝必亡的認識和對做開國從龍之臣的榮華富貴的嚮往,投降了皇太極,從此成為皇太極治國行政的重要謀士。清兵入關,洪承疇以他特殊的地位,以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的身份,配合豫親王多鐸所率大軍的軍事行動,戰撫並舉,在很短的時間內,勢如破竹地拿下了江南這個國家最重要的財賦之地,為清朝立下大功。順治親政後,洪承疇作為內院大學士,參贊國務,很得福臨信賴。在軍事最棘手的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福臨任命洪承疇為五省經略,給他很大權力,放手讓他全權處理對南明永歷朝廷的戰守撫等重要事項。洪承疇上任後,將近五年的時間沒有多少軍事進展,倒在招撫方面下很大功夫。朝廷內外,尤其是滿洲親貴對此十分不滿,不斷有懷疑、攻訐、誣衊之詞奏上福臨。少年福臨竟能不為所動,對洪承疇信賴始終。洪承疇的蠶食和不斷的深入策反終於奏效,南明永歷朝內部發生分裂和內戰,使清朝終於得到了進軍雲貴、統一全國的大好機會。 吳三桂開山海關請兵以來,一直受到清朝統治者的優待,封為平西王,為四漢王之首。追擊並消滅李自成農民軍,他更是功勳卓著。順治親政後,在與南明永歷朝的對峙中,吳三桂在最困難的四川戰線作戰。南明方面施反間計,假刻吳三桂告示四處張貼,示意他有複明之心,被清朝川湖總督上報。十四歲的福臨竟能一眼看穿,派專人轉告吳三桂說:「朕與王誼屬君臣,情同父子,區區反間計豈能間離!」吳三桂自然深受感動,更加賣力地為清朝打天下。比之崇禎皇帝被最簡單拙劣的反間計所惑,自毀長城,冤殺大帥袁崇煥,福臨實在是高出一大截。 小皇帝福臨對漢臣的籠絡和優待,是那樣識大局知大體,是那樣有政治頭腦,除了他自己的素質高、學習努力之外,也能看到他的母親孝莊皇太后的影響。一個明顯的事實是:此前皇家公主、郡主,從來只嫁給滿、蒙貴族世家,現如今也下嫁到漢王家了: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太宗的皇十四女和碩公主嫁給了吳三桂之子吳應熊;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肅親王豪格之女賜和碩公主號,下嫁靖南王耿繼茂長子耿精忠;次年,固山貝子蘇布圖之女賜號固山公主,下嫁耿繼茂次子耿昭忠;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封承澤親王碩塞之女為 和碩公主,下嫁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隆。若不是皇太后的意願,這樣的聯姻是根本不可能的。 用儒家學說治亂世,福臨漸漸嘗到了甜頭,治國理政漸漸入門。但是,入門越深,天子角色越投入,就要求福臨的漢化程度越高,這樣,福臨和滿洲親貴在政治和經濟上的矛盾也就越來越激烈,使他越來越多地陷入兩難境地,無法解脫。 江山,是滿洲親貴、八旗將士浴血奮戰打下來的。他們拋頭捨命,南征北戰,為的就是自身和後代的榮華富貴;而維持異族統治、征服不甘受奴役的廣大漢民,還得靠他們的威懾力量,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皇帝,必須給他們特權以維繫之。國家機構中首崇滿洲,旗下軍民終身享有錢糧,除了這些優厚待遇之外,清初為害峻烈的圈地法、投充法、逃人法這三大弊政,也是為維護滿洲八旗特權利益而立的特別法令。 福臨很清楚,他是一位滿洲皇帝,傳統的教育、祖輩父兄輩的光榮業績都使他自覺不自覺地要維護滿洲利益;但他擁有天下,是天下萬民的君父,又必須從整個國家的利益考慮。儒家學說使他完全認同這樣的天經地義:皇帝統轄萬里,咫尺之土也是皇帝之地;匹夫之人也是皇帝之民。多圈給旗下一地,則皇上就減一地之田賦;多投充旗下一人,則皇上就少一人之財稅。在天子皇權與貴族特權之間這顯而易見的利益衝突中,他能不維護自己嗎?至於在政治上推進漢化還是反對漢化,任用漢官還是排斥漢官,福臨和滿洲親貴們的矛盾衝突就更加激烈了。 處在漢大臣和滿大臣之間、處在漢文化和滿文化之間,福臨怎樣才能維繫雙方,力求平衡呢?這實在是比走鋼絲還要困難許多許多倍的事,足以令最老練的政治家頭痛,少年皇帝能夠應付得了嗎?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