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淩力 > 清宮懸案 | 上頁 下頁
三十


  再說,明朝宮室壯麗輝煌,中原繁榮昌盛,富貴風流,就是鐵石心腸也難自持,他難道就不動心?

  很多人心裡打鼓,最緊張的應該是現任皇帝,六歲的福臨。他或許因為年幼,尚不知道利害,並不著急,還有比他更揪著心的人替他頂著,那自然就是福臨的母親、皇太后布木布泰了。她除了害怕兒子的皇位受到威脅,除了害怕自己的尊貴地位喪失,還有一分害怕情人變心的苦悶。

  可以想像,多爾袞出征前對布木布泰的海誓山盟;可以想像,他們如願以償地共度了許多甜蜜的時光。布木布泰願意相信多爾袞。但他和她一樣,都具有政治家的頭腦和素質,決不會把情感放在高於政治權力的位置上。

  關山阻隔,千里迢迢,布木布泰又一次感到了危機降臨到自己頭上。

  四月初九出征,如今已是六月了!……

  就在六月最炎熱的日子裡,輔國公吞齊喀和固山額真何洛會由北京馳返盛京,稟奏兩宮皇太后,以「燕京勢踞形勝,乃自古興王之地,皇上遷都於此以定天下」為詞,要迎請順治皇帝南下入關進京。

  從兩位來使口中,布木布泰得知了入關後緊張繁忙的詳情。

  原來,在京畿地區初步穩定之後,對下一步棋怎麼走,在北京的清廷內部意見並不一致,有過激烈的爭論。武英郡王阿濟格主張應乘此兵威,大肆屠戮,然後留置諸王鎮守燕都,大兵則回盛京或退保山海關,這樣才能免除後患。另一種意見則主張仿效宋金議和,實現南北分治,由清王朝佔有原金朝版圖,加上北方的遼闊領土,也是女真人從未看過的大國了。這正是皇太極生前的理想。第三種意見,力主迅速發兵西進南下,及早統一全國。這種意見的積極鼓吹者,多為故明降臣。

  攝政王多爾袞選擇了第三種意見,作出了統一全國的決策,把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奮鬥了兩代人的大業又推上了一個新的更加燦爛輝煌的高度!

  為此,須要把國都移往北京,恭請皇上與兩宮皇太后裁奪。

  布木布泰心中懸著的大石頭終於落了地,不僅為了母子們得到保全,更為自己沒有看錯人托錯人而慶倖,多爾袞的過人才略、蓬勃的進取精神以及他對母子們的一片忠誠,使布木布泰寬慰、欣喜又感激。她強自抑制著情緒,直到回到她的永福宮,才面對西南方,遙遙地輕聲呼喚,讓歡喜的熱淚痛痛快快地流下來。

  七月初八日,正好是福臨在大政殿命將出征往定中原的整整三個月之後,小皇帝又興高采烈地前往福陵和盛京太廟,以底定中原、遷都燕京,祭告列祖列宗。

  八月二十日,順治皇帝與兩宮皇太后起駕,由輔政鄭親王濟爾哈朗扈駕,離開了盛京。福臨和他的嫡母哲哲從此就沒有再回去過了。

  九月初,順治皇帝駕過山海關;九月十二日,駕至永平府;九月十八日,駕抵通州,攝政王多爾袞率諸王、貝勒、貝子、公及文武群臣至通州迎駕。

  九月十九日,順治皇帝駕至京師,自正陽門入宮。

  十月初一日,六歲的福臨行定鼎登基禮,在南郊祭告天地後,即皇帝位於大內武英殿,仍用大清國號,順治紀元。

  十月初十日,順治皇帝于皇極門頒發登極詔書,佈告天下。全文共五十五款,對故明宗室勳臣、文武官員、進士舉人、食廩生員、山林隱逸,乃至商販車戶等,在政策上作了種種優惠的規定,同時正式宣佈廢除明末三餉,並嚴禁各地官員侵漁擾害百姓。這實際上就是清政府的一篇極其完備的開國政策聲明。其影響之巨大和深遠,可以從後來一年中清朝統一戰爭的順利發展中窺到。

  此日,順治皇帝加封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正式給予他獨秉大政的權位,讚揚他的功業超過周公,因他定鼎燕京、征伐中原功勞最高,特地為他建碑紀績。

  這當然不止是幼小的福臨自己的認識,這裡面更飽含著後宮之主對多爾袞的推重讚賞與感激之情。

  之後,加封鄭親王為信義輔政叔王,恢復豫郡王多鐸為豫親王,恢復豪格的肅親王爵位,加封武英郡王阿濟格為英親王,並大封了一大批宗室的有功者為郡王、貝勒、貝子、公等爵位。

  同月,授豫親王多鐸為定國大將軍,率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所部,全軍共兩萬餘騎;授英親王阿濟格為靖遠大將軍,率平西王吳三桂、智順王尚可喜所部,全軍共三萬餘騎,西征南下,追剿農民軍,開始統一全國的大規模征討。多鐸一路,從河南懷慶直攻潼關;阿濟格一路,取道大同向榆林延安進兵,然後兩路南北夾擊,攻破西安。被擊潰的李自成大順軍退往陝南,再退往商洛地區,在次年的五月裡,主力損失在湖北通山,李自成也犧牲在通山縣的九宮山下。

  多鐸原有南下江南,征討南明的使命。在配合阿濟格完成攻破李自成的任務之後,便率軍掉頭南下,分兵三路,出虎牢關、出龍門關、出南陽府,不到半個月,就殺到了河南安徽交界處的歸德;又十天,攻陷徐州、潁州、太和等處,兵鋒所至,淩厲無前,很快就逼近到了長江邊!

  多鐸這個人,極富特色,在清初諸王中別具一格,屬￿歷史上比較少見的那路奇人。他

  本是努爾哈赤最心愛的老兒子,自幼恃寵而驕是可想而知的。父死母生殉,給當時只有十一歲的他造成心理上的重大刺激,所以一直表現得性情乖張,行為荒唐,使繼承汗位的皇太極大傷腦筋。

  崇德元年,皇太極稱帝,二十二歲的多鐸並無大功,竟也得到和碩豫親王的爵封,還讓他掌管禮部。皇太極對他特殊提拔培養,他卻不買帳,皇太極所喜愛的有功之人,他厭惡;皇太極所深惡痛絕的背叛之人,他反加以同情,處處跟這位汗兄唱反調。到了元旦慶賀之際,多鐸竟故意用疲馬進獻給皇太極賀節。被指責時推說是鬧著玩,哈哈一笑了事。

  兄弟情分的事,皇太極尚可忍耐,卻不能原諒多鐸在戰場上表現怯懦。崇德二年皇太極征明,多鐸率本部兵五百人與明將祖大壽所率八百兵相遇,祖大壽率兵進擊,多鐸竟不戰而退,致使陣亡九名,失馬三十匹。多鐸又懶散貪玩,直接影響征戰大事。早在天聰年間隨征察哈爾的時候,他就因戀念妓女,不願久戰,著急回家。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九月,其兄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出征,皇太極率諸王大臣送行,多鐸卻藉口避痘不去,在家中攜妓女管弦歡歌,還親自穿上優人戲衣,塗脂抹粉地演戲為樂。為了這些悖謬行為,崇德四年(公元1639年)五月,皇太極召諸王大臣,歷數多鐸之罪,降親王為貝勒,罰銀萬兩,奪所屬牛錄三分之一給其兄多爾袞和阿濟格。後因松錦大戰,多鐸有了戰功,才被晉封為豫郡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