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淩力 > 清宮懸案 | 上頁 下頁 | |
三 | |
|
|
這十首宮詞,可說是極盡嬉笑怒駡、譏刺嘲諷之能事。從衣飾(弓鞍椎髻綴天魔)、住處(毳殿)、食物(駝酥)、坐騎(紫蹇)、信仰(朝罷瞿曇次第迎)、娛樂(穹廬天子亦登場)、文字(而今鳥跡是同文)、習慣(賭卻鑽刀咒)直到習俗,都在被貶損之列,並處處以一種明顯的優越感,拿來與中原漢族相比較。其中第七、八兩首,特別是第七首(上壽稱為合),被認為是太后下嫁的明證——因為這是當時人寫當時事。 但蒼水先生自1645年即順治二年以後,直到他就義杭州,再不曾北上渡過黃河,更沒有到過北京,與新入關的清朝統治者沒有直接打過交道。對滿族皇家與貴族的生活習性和種種故事,他只能是耳聞而非目睹。蒼水先生是抗清義士、南明大臣,又是一位詩人。詩人作詩,必須有想像力,必須渲染、誇張。都說詩言志,好詩人的詩,必定浸透了作者濃烈深厚的感情。所以只憑這首詩便認定太后下嫁是史實,似乎難以服人。 要是身為敵國大臣的張煌言都能聽到太后下嫁的傳聞,足以證明此事在當時確實沸沸揚揚。尤其在反清情緒十分強烈的漢族地區,人們以此為笑談,指斥新來統治者的悖德亂倫,形成議論太后下嫁的第一次高潮。 第二次高潮在清末民初。 清末,社會風氣漸開,一些禁書逐漸流行。張煌言的《蒼水詩集》出版,建州宮詞重面人世,言之鑿鑿。不久辛亥革命成功,民國建立,教育部整理舊禮部所積的曆科殿試試卷,發現清初時,凡抬寫皇上處,都加抬寫皇父攝政王。於是轟然傳遍,都認為既然有皇父之稱,攝政王必定娶了世祖之母,而後尊之為父。後來大庫紅本盡出人間,人們發現順治五年以後,內外奏疏中,也多稱皇父攝政王。時值辛亥革命「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反滿宣傳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之際,太后下嫁便又一次成為醜聞,成為抨擊清朝腐敗統治的一顆有力的子彈。和其他歷史事件相比,這故事帶有「髒唐臭漢」的宮闈穢史味道,又是「偷小叔子」類的桃色新聞,所以流傳格外廣泛長久,格外令人們津津樂道。 本世紀30年代,清代各朝實錄全部面世,清世祖實錄裡,不但沒有太后下嫁的蹤跡,皇父攝政王稱號的來歷也十分清楚合理。太后下嫁之謎仍然還是個謎。 縱觀我國歷史,凡是敵對勢力,無論爭奪地盤還是爭奪全國統治權,除了軍事對抗之外,也很重視政治上的打擊。稱之為對敵方的揭露、批判、抨擊,其實也可能是誣衊、醜化、詆毀。這裡面有正有誤,有真理有偏見。研究歷史的人,需要去偽存真、由表及裡、理清頭緒,以弄清歷史的真實面目。這往往是十分困難的事。 三個多世紀已經過去。歲月的流逝理當滌去蒙在人們意識深處的那些歷史偏見和民族偏見,給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以公正的評價。 近些年,對太后下嫁事件的觀念已有很大改變。但說下嫁者與說未下嫁者仍然各執一詞,不能相下。雙方各有道理,但基本上還是屬分析考據。 不久前得到一則史料,說是宣統初年,內閣儲存檔案的大庫圍牆塌圮,當時任閣讀的劉啟瑞奉命檢查庫藏,從中得到了順治時太后下嫁皇父攝政王的詔書,便向朝廷作了報告。主下嫁說的研究者便認為疑案得到了解答,有了直接的證據。主未下嫁說的學者們並未認輸,因為下嫁詔書只這麼提了一句便沒了下文。除非親眼看到這件最重要的、貨真價實的證據,否則下嫁說仍不能成立。 還是把目光投向歷史吧。 近些年,史書史料的挖掘整理有了很大發展,為歷史研究提供了極豐富極廣泛的基礎。只要較為深入地進去走一走,就會發現,真實的歷史要比傳說中的故事更錯綜複雜、更曲折多變。 這裡,把這一事件的歷史背景、有關的歷史人物的來龍去脈,擺一擺,談一談,或許對有興趣追尋太后下嫁之謎的讀者有點幫助。 ◇遊牧民族婚俗 說太后下嫁,先得說說一個民族的婚姻觀念、婚姻習俗。 故事的主角孝莊太后是蒙古族人,生活在典型的草原文化環境中。所以得先介紹草原上的婚俗。 每個民族的習俗和傳統的形成,都有它特定的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其中注滿了民 族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誰也沒有權力嘲笑和指責別的民族的習俗。因為你沒有走過人家祖祖輩輩經歷的路,你沒有處在過人家的歷史環境,你就不懂得這些民族習俗產生的必然和合理。 許多人以流浪遊蕩來形容吉卜賽人,而吉卜賽人認為追求自由是人生的最高價值。有些人出於獵奇,對西藏的天葬窺伺、曝光,大加渲染,殊不知這是藏族同胞喪葬中的最高一等,是在實踐佛家救度一切眾生的教義。 早期的蒙、藏等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草原上地廣人稀,行數日、行數百里而不見人跡是常有的事。風雪嚴寒、乾旱瘟疫以及頻繁出沒的兇猛野獸,都對他們的基本生存形成致命威脅,所以人與人的互助就格外重要。長期的艱苦與貧困的磨煉,養成了遊牧民族的獨特性格,那就是粗獷、勇猛、忠誠、豪爽、重義氣、重友情。 在這樣的環境裡,嚴格男女防嫌、提倡貞女節婦是不可能的。有一條公認的社會規律:經濟越是不發達、生產力越是低下的地方,倫理道德、婚姻習俗就越是接近原始形態。而原始社會的人類實行的是群婚制。 在早期的草原民族的心目中,男女婚配交合,是天賦的權利,與生俱來。所以一群之中,男人不應孤鰥,女人也無須守寡。男人視所娶之女子同輩同行者,都可當做妻子;女人視所嫁男子同輩同行者,都可當做丈夫。平日男女之間的性交往很自由,父母、丈夫或妻子多不干預。那麼,兄死弟娶嫂,父死子娶後母就是很平常的事,不以為怪了。 藏族家庭更有兄弟合娶一妻的。雖然有貧困無力婚娶的原因,但習俗也認為這樣的婚配能使一家和睦親善,永不分開。兄弟合力經營的家庭,比起草原上孤獨的牧羊人,無論是抵禦災禍、抗擊侵擾,還是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確實都要優越得多。 這些婚姻習俗,在生活于中原地區、經歷了數千年人類發展史、人類文明史和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漢民族看來,覺得可笑,覺得野蠻,斥之為悖理亂倫。殊不知華夏民族也曾經歷過同樣的時期,有過相同的婚姻制度。伏羲與女媧親兄妹互相婚配、薑母踩著了巨人足跡心動而懷孕、孔母野合而生孔子等等,這些似是而非的古老傳說,正是原始社會群婚制的反映。老祖宗如此,嘲笑別人何來? 當然,為了人類的優生優育,為了整個社會的文明發展,古老的婚姻習俗應該革新改變。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經濟基礎的改變,作為上層建築的社會習俗自然會隨之改變。 說起來,草原民族的這些習俗,也是源遠流長的。 有據可查的,比如被稱為中國歷史上四大美人之一的王嬙王昭君,她的故事已流傳兩千多年,播之詩歌,演以戲劇,就是在近現代中國,也是一位知名度極高的明星級人物。歌唱家一曲《鄉戀》,竟也使她的故鄉湖北秭歸縣聞名天下。 當年漢元帝用和親政策籠絡日益強大的匈奴,令昭君出塞下嫁了匈奴的呼韓邪單于,被立為甯胡閼氏,次年生一子,名伊屠智牙師,後為匈奴右日逐王。閼氏,是漢代匈奴對君主正妻的稱呼,甯胡二字,恰如其分地顯示了昭君下嫁所起的安定匈奴、安寧國家的作用。 昭君出塞下嫁是在漢元帝竟甯元年,即公元前33年。兩年後,即漢成帝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于逝世,其前閼氏之子雕陶莫繼立,為複株單于。漢成帝又命昭君從胡俗,即,繼立的單于將從父親那裡繼承除自己親生母親以外的所有閼氏為妻。這樣,昭君複為複株單于的閼氏。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