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阿城 > 閒話閑說 | 上頁 下頁 | |
十二 | |
|
|
31 內地人總講香港是文化沙漠,我看不是,什麼都有,端看你要什麼。比如你可以訂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書,很快就來了,端看你訂不訂,這怎麼是沙漠? 香港又有大量四九年居留下來的內地人,保持著自己帶去的生活方式,於是在內地已經消失的世俗精緻文化,香港都有,而且是活的。 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沙漠都在心裡。 你們若是喜歡看香港電影,不知道了不瞭解香港是沒有電影學院的。依我看香港的電影實在令人驚奇。以香港的人口計算,香港好演員的比例驚人。你們看張曼玉,五花八門都演過,我看她演阮玲玉,里弄人言前一個轉身,之絕望之鄙夷之蒼涼,柏林電影獎好像只有她這個最佳女演員是給對了。 香港演員的好,都是從世俗帶過來的。這就像以前中國電影演員的好,比如阮玲玉、石揮、趙丹、上官雲珠、李緯的好,也是從世俗帶過來的。現在呢,《阿飛正傳》這種電影,也只有香港才拍得出來。 32 中國讀書人對世俗的迷戀把玩,是有傳統的,而且不斷地將所謂「雅」帶向俗世,將所謂「俗」弄成「雅」,俗到極時便是雅,雅至極處亦為俗,頗有點「前『後現代』」的意思。不過現在有不少雅士的玩兒俗,一派「雅」腔,倒是所謂的媚俗了。 你們若有興趣,不妨讀明末清初的張岱,此公是個典型的迷戀世俗的讀書人,葷素不避,他的《陶庵夢憶》有一篇「方物」,以各地吃食名目成為一篇散文,也只有好性情的人才寫得來。 當代的文學家汪曾祺常常將俗物寫得很精彩,比如鹹菜、蘿蔔、馬鈴薯。古家具專家王世襄亦是將鷹,狗,鴿子,蛐蛐兒寫得好。肯定這些,寫好這些,靠的是好性情。 中國前十年文化熱裡有個民俗熱,從其中一派驚歎聲中,我們倒可以知道雅士們與世俗隔絕太久了。 有意思的是,不少雅士去關懷俗世匠人,說你這是藝術呀,弄得匠人們手藝大亂。 野麥子沒人管,長得風風火火,養成家麥子,問題來了,鋤草,施肥,滅蟲,防災,還常常顆粒無收。對野麥子說你是偉大的家麥子,又無能力當家麥子來養它,卻只在客廳裡擺一束野麥子示雅,個人玩兒玩兒還不打緊,「兼濟天下」,恐怕也有「時日何喪」的問題。 我希望的態度是只觀察或欣賞,不影響。 33 若以世俗中的卑陋醜惡來質問,我也真是無話可說。 說起來自己這幾十年,惡的經驗比善的經驗要多多了,自己亦是爬滾混摸,靠閃避得逞至今。所謂「俗不可耐」,覺到了看到了也是無可奈何得滿胸滿腹,再想想卻又常常笑起來。 揭露聲討世俗人情中的壞,從《詩經》就開始,直到今天,繼續下去是無疑的。 中國世俗中的所謂卑鄙醜惡,除了生命本能在道德意義上的盲目以外,我想還與幾百年來「禮下庶人」造成的結果有關,不妨略說一說。 本來《禮記》中記載古代規定「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講的是禮的適用範圍不包括俗世,因此俗世得以有寬鬆變通的餘地,常保生機。 孔子懂得這個意思,所以他以仁講禮是針對權力階層的。 戰國時代是養士,士要自己推薦自己,尚無禮下庶人的跡象。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