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穿越·宮闈 > 平凡的清穿日子 | 上頁 下頁
二九八


  不過她沒空去管別人家的事,只悄悄往絮絮手裡塞了封信,便尋機退了出來。離開時,還隱隱聽到莊親王福晉說會再來探望老福晉。

  當她重新登上馬車,正準備回貝子府時,卻被人攔下了。原來是他他拉氏回了京,剛剛拜祭完康親王,請她回男爵府去,有事相商。

  一進男爵府的榮慶堂,便看到姑媽他他拉氏正對著那拉氏抹淚。他他拉氏十分感激娘家的侄女侄媳們對自家女兒女婿的幫助,還說會儘快把借的銀子還回來。李氏道:「這些先不急,讓他們先安頓下來要緊。今日姑姑見了大表妹,可知道她那邊準備得怎麼樣了?」

  他他拉氏忙道:「宅子已經買下來了,就在什刹海邊上,叫西牆縫胡同地地方。四進的院子,已經派了十幾個人過去準備了。眼下只等正式分家。聽說世子雖病著,人還是清醒的,已經交待了會分一個大田莊給貝子爺,就是老側福晉那邊有些麻煩。」

  淑寧勸道:「應該會順利的,朝廷素來最重一個孝字,表姐夫要對生母盡孝,別人總不好攔著。從前王府規矩嚴,走親戚也不容易。表姐能搬出來,倒是好事,以後姑媽和我們要看她就更方便了。一切都會好的。」

  他他拉氏又抹起了淚:「說得是。這次我非要等到外孫滿月了才走。」喜塔臘氏與真珍忙安慰起她來。

  絮絮夫妻搬出康親王府地事,進行得還算順利。世子最終還是答應了讓老側福晉隨兒子住的請求,而且除了原來許諾地田莊,還另給了一處山東的田產,以及幾千兩銀子。等新宅子收拾得差不多了,絮絮才動身入住,幾乎是同一天,他他拉氏就住了進去,專門照顧女兒。

  桐英隨皇帝巡視運河去了,淑寧一個人在家,料理完家務,有些沉悶,便練起了字。忽然娘家來人報信,說是佟氏回了京。她頓時大喜,連忙收拾了東西回娘家去。

  佟氏回來,卻是有一件大事要與家人商量的,不但她回來了,連剛在房山住了兩天的小劉氏也趕了回來。

  原因是真珍收到廣州的信,說她父親武丹不久就要離開廣州將軍任上,要調到哪裡去還不清楚,但溫夫人已經決定,要收了仙客來的生意。

  這對張保一家而言,卻是一個相當大的轉折。

  佟氏與小劉氏、真珍、淑寧圍坐屋中,商議著她們家要怎麼應對。

  二三五、退意

  真珍有些愧疚地說:「這……並不是我二娘不顧你們,實在是……仙客來的那塊地位置實在太好,難免會有人盯上,若我阿瑪在那裡還好,一但離任……卞掌櫃不一定能撐得住……」

  佟氏點點頭:「這倒沒什麼,其實,仙客來頭兩年還賺得挺多,一年也有四五千兩,只是去年一整年也不過千把銀子,早不復當初盛況了。真的收了,也沒什麼,只是有些突然罷了,先前也沒聽親家提起。」

  真珍低頭道:「是,開始只有我們一家,可後來別人也開了幾家,生意就差些。又有人學了仙客來的點心做法去……卞掌櫃曾經想過不做茶樓,改做其他獲利更豐厚的生意,但我阿瑪不許,說怕壞了名聲……」

  佟氏沒作聲,不去問那會壞了名聲但獲利更豐厚的生意是指什麼,不過她去過那家茶樓,也明白那個地段有多好。自己一家離開廣州已有數年,現在廣州的洋人生意越發紅火,來往的人也複雜了許多,做事也不象以前那麼容易。象霍買辦那樣的人精,就早早想了別的法子,在京中打開局面,不再死守南邊。

  淑寧在旁邊聽著,想了想,便問真珍:「阿銀姐和春杏他們怎麼辦?他們一家與我們合辦茶樓,若我們撤走,他們能撐下去麼?」

  真珍道:「這事兒二娘已經問過他們了,這些年他們掙了不少,阿銀姐累了,阿鑫與春杏的孩子又漸漸長大,他們打算在城外買塊地,種田也好,種桑養蠶也罷,安靜度日。阿鑫還想讓兒子讀書進學呢。」

  淑寧覺得這樣也不錯。只是擔心他們沒了靠山,能不能過上安樂日子。真珍聽了,便笑道:「別擔心,他們做了這幾年生意,大老闆總認得幾個,多少有些交情。至於錢財方面,我們的分紅尚且如此豐厚。他們又怎麼會少?廣州那裡又不比京城,什麼都貴,一百兩銀子,就夠他們全家舒舒服服過一年了。」

  淑寧聽了也放下心來,便對佟氏道:「額娘。既如此,收了就收了吧。老實說,廣州現在離我們太遠了,不好掌控,除非我們家又有人在那裡做官。況且這兩年茶樓賺的錢大大減少。倒不如將錢收回來,另尋他法。」

  佟氏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本來當年參股進去,主要是為了和武丹一家搞好關係。為兒子爭取一個好媳婦。現在兒子已經把人娶回家,這項投資就成了親家之間的紐帶之一。京中的產業獲利頗豐,少了這處收入,她也不覺得太可惜,只是溫夫人的做法讓她有些不舒服罷了。

  不過她看到兒媳婦臉上的愧疚與尷尬,也漸漸心軟了。不管怎樣,總不能打翻了玉瓶,讓媳婦夾在兩家之間為難。於是她便點頭道:「也好。其實京中酒樓茶樓也多,咱們讓人在京裡開一家仙客來那樣地,想必生意也不錯。」她轉頭面向淑寧:「你們府裡不是就有一家酒樓麼?」

  淑寧猶豫了一會兒,道:「那個酒樓生意還行,也有些年頭了。暫時還是不要去動的好。但額娘若想在京中開一家仙客來,卻有些難辦。別說廚子到哪裡去找。咱們也沒個可靠又有經驗的人打理不是?廣州的仙客來,我們從來就只是坐等分紅,壓根兒插過手呀。」

  這倒是,佟氏發覺自己有些想當然了。阿銀一家不可能離鄉北上,本地又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廚子,而卞財卻是將軍家的人。自己家的僕人中,只有顧全生一人最會做生意,但如今他管著房山地順豐糧行,又要過問通州恒福堆房的經營,怎可能再分身照管京中的事?

  不過她還有另一個主意:「那就搭上霍買辦,借他家的船做點南北貨生意吧。他女人昨兒來給我請安,說起他家的生意,現在可紅火得很,咱也不跟他們搶,倒是可以打打木料或江南綢緞刺繡地主意。先前派去南邊的家人,都有些經驗。」

  淑寧沒作聲,小劉氏小聲問:「這種生意要很多本錢吧?咱們家可沒那個家底啊。」佟氏卻道:「又不是要做大,先前為淑兒辦嫁妝時,你們都是聽說過的,這兩樣東西在南邊和京裡,價錢差得可不是一點半點。我先前就想過了,只是我人不在京裡,端哥兒媳婦的家務又才上手,不方便罷了。」

  淑寧覺得這主意也不錯,雖然有些冒險,但盈利是十分豐厚的。不過當她看到對面真珍臉上地不安時,忽然想到,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了,佟氏遠在保定,自己又是出嫁女,若真的投資新行業,負責管理的人就是真珍。真珍如今只是管著家中已有地產業,就有些吃力了,她與自己不一樣,不是從小就習慣料理家務事的人,如果再加重她的負擔,她能承受得住嗎?看著真珍稍稍有些削瘦的下巴,她猶豫著。

  想了想,淑寧問:「近來糧行與堆房盈利如何?還算順利吧?」真珍忙答道:「很順利,糧行一直生意興隆,堆房有些忙不過來了,顧管事前兒才來信問過,要不要把堆房旁邊的地也買下來,多蓋幾間倉房。」

  淑甯對佟氏道:「額娘,雖然木料與綢緞生意很能賺錢,但風險也大,又是我們沒做過的。你不在京裡,我又不好多管娘家的事,嫂子一人太辛苦了。其實我們家的糧行與堆房獲利就很豐厚,不如把錢多投一些進去,多開一家糧行,或是多盤一個院子做堆房,都是穩妥地法子。」

  佟氏怔了怔,轉頭去看真珍,真珍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了頭。佟氏仔細打量了她幾眼,歎道:「也罷,咱們也不愁銀子了,還是穩妥些吧。就照你小姑的意思,糧行也好,堆房也罷,都交給你了。若真的太累,就直接把錢用去買地吧。多些田產總是好的。」

  真珍忙道:「我能行的,請額娘放心。」頓了頓,她又看了小劉氏一眼:「姨娘地份子怎麼辦?就這樣抹了麼?」佟氏與淑寧這才想起仙客來的生意,小劉氏是有一份地,淑甯忙向她道歉,表示不該忘了問她地意思。

  小劉氏卻擺手道:「說什麼呀,本來就是白送我的。我又不懂這些,問我也沒用。我銀子夠使了,抹了就抹了吧。」佟氏道:「一家人客氣什麼?這事是我疏忽了,你雖有銀子,難不成就不為小寶以後著想?這樣好了。我出錢給他置辦一處田產,也叫你們母子日後有個依仗。」

  小劉氏慌忙推拒:「這怎麼使得?我有銀子,要置產也該我出錢才是。」佟氏卻已拿定主意:「就這麼辦,田地不會太多,但溫飽還是不成問題的。小寶好歹叫我一聲額娘。你休要再嗦。」小劉氏知道這事推不掉了,只好再三謝過,但重新坐下時。眼中還是十分欣喜的。

  四個女人又再商量了一陣,定下了大概的章程,便各做各的事去了。佟氏特地將女兒留下,與她說說別後的閒話。淑寧便將這幾個月管家地經歷粗略地說了一遍,尤其對送禮一事大吐苦水。

  佟氏不禁失笑道:「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們自己家裡,要送禮只需要送親朋好友,還有你阿瑪官場上的上司同僚便罷,但你嫁進宗室。要送的禮就多得多了。這人情往來、送禮收禮的事,你從前在家時就不太擅長,能做到這個地步,也算是難為你了。不過你說地趁淡季進貨是什麼意思?」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