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穿越·宮闈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上頁 下頁
二六三


  不論心裡怎麼想,聽明蘭這般解釋,大多數人就不會再多問了——到底是人家家事,卻也有幾個嘴快的,笑道:「不用這般費事吧!不過是開堵牆嘛。」

  明蘭一臉憂色道:「唉……我也知道忒費事了。可侯爺是行伍之人,刀頭舔血掙功名的,我素日一直放心不下,開土破牆這樣的大事,說起來也事關運道,小心些總是好的。」

  在座之人不少是武將家眷,聽了這話頓時心有戚戚焉,理論上來說,需要上陣拼殺的武官家眷總比文官家眷往寺廟裡跑的更勤些。

  連素來端正肅穆的鄭大夫人也微微點頭,表示同意。老耿同志的夫人更是撫著胸口,連聲念佛:「顧家妹子這話不錯,我這幾日也請了位天師,給我家宅子瞧風水來著。」

  自老耿進京後,他家諸事不順,無怪耿夫人心有疑慮。

  這話題一開,眾女眷頓時來了興致,一個個探討起哪位天師靈驗,哪座寺廟香火鼎盛,哪位大師佛法高深之類。明蘭低頭,暗自懺悔:她可不是故意宣傳風水迷信的。

  眾人說的熱鬧,太夫人臉色發沉,卻又不好露出神色來。

  真正端莊持重的貴婦不會老追著問人家家事的。偶爾有過分不識相的破落戶,明蘭要麼微笑著低頭不語,連話都懶得說,人家見她不欲談論這個話題,也有會見風的岔開說別的,偶爾遇見一兩個特別無理糾纏的,明蘭就用眼睛去看主家。

  主家能解決最好,不能解決,她以後就少和這家來往便是。基本還沒解決不了的。

  想來太夫人人緣再好,人家也不願過分得罪顧廷燁的老婆。

  最難堪的那次,是去太夫人娘家東昌侯府。

  不知哪裡來的旁支媳婦,一直不依不饒,甚至冷嘲熱諷明蘭『推三阻四,小題大做』。

  對這家人,明蘭毫不忍讓,當即反擊,笑的冷漠:「這位大嫂子倒熱心,人家家裡的修房壘屋的瑣事,我和侯爺都不急了,你急什麼?這般好管閒事,是哪家的規矩!」

  那婦人頗有幾分市井的潑辣勁兒,還待吵鬧,和這種人多說一句都是自貶身份,明蘭二話不說,當即站起來要走;反正她也不打算和秦家結交。

  東昌侯夫人,即太夫人的長嫂,見勢不妙,立刻出來打圓場,這才揭過了這事;太夫人也不敢過分,她要並府是希望叫廷燦攀個體面的親事,若真吵翻了,卻也適得其反。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明蘭基本明白太夫人的心意。

  如今她中意的女婿人選有三,一為忠敬侯府的世孫,也就是鄭家兄弟的大侄子,年長顧廷燦一歲,體健貌端,性子豪邁熱忱;另一為長興伯府的次子,母家為一門兩總督三學士的梁家嫡女;還有一個是葛老尚書家的三子,年紀輕輕,已有功名在身。

  豪門娶媳,尤其是宗婦,自得問清品性人才。

  鄭家問的是小沈氏——因她與明蘭多少有些交情,她張口就是:「她怎麼知道?她們姑嫂就沒說過幾句話。」

  「怎麼會?」鄭家的世子夫人驚訝道,「我聽說顧夫人頗守規矩,三五天就去請安,你也說她照管寡嫂身子,憫恤侄女,怎麼……」

  「嫂子您想哪兒去了?」小沈氏嗔笑著,「顧都督夠可以了,皇上統共三支雪參,賜了我大哥和他各一支,他也送過去給寡嫂和太夫人補身子,還能怎麼著呀?到底只是繼母罷了。是那位顧七姑娘,明蘭去請安時大多不出來,便是出來了,也沒說幾句話。」

  世子夫人不說話了。

  符家關心的是兒子將來的前程,於是就抓了堂侄符勤然來問。

  符勤然沉默半天,只吐出一句話:「二郎與七姑娘兄妹……不甚熟悉。」

  符夫人還不死心,又問:「那姑娘性子如何?」

  符勤然道:「長詩書,會歌賦,能畫擅寫。」

  人家問的是品性,他回答的是專長。這兩句話就夠了。符侯爺和符夫人頗失望。

  而葛家似乎更中意靖海侯家的姑娘,目前正若隱若現的磨蹭到一半。

  其實在明蘭看來,以顧廷燦的性格,還是稍微找不那麼顯赫的家世好,這樣若有個爭執吵鬧的,娘家還能上門去說說,或者找相公脾氣好一些,能忍讓廷燦的高傲性子。

  幾次接觸下來,太夫人也能感覺到對方的含糊其辭,只好退而求其次。

  其實除了這三家,也有很好的人選,例如某總兵家,某總督家,以及某地方的世家望族,但卻需要遠嫁,未免不美。

  可惜,那些不熟悉或沒交情的人家,因無法確切知道女孩品性,就往往會只看外在的風評,他們知道甯遠侯府如今一家兩居的情形,也有些猶豫。

  明蘭悠哉依然,太夫人卻漸漸坐不住了,她幾次去請安,明蘭都能感覺到她平靜外表下隱藏的焦躁情緒,無論她怎麼明示暗示,明蘭一概裝不知。

  有幾次,她幾乎是放下身段懇求明蘭了,語氣哀戚,一片慈母心腸,著實叫人不忍。

  明蘭第一次發現自己的心腸原來可以很硬,她一點心軟的意思都沒有,只和顏悅色的繼續顧左右而言他。

  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太夫人選擇那樣對待顧廷燁,就不要後悔今日;顧廷燦選擇冷待漠視明蘭,就不要怪自己不能替她說好話,因為她的確不『瞭解』這位小姑子。

  歸根結底,她們不算冤枉。

  掰著手指,算算時間差不多了,明蘭報告顧廷燁太夫人如今的態度已鬆動了,顧廷燁便示意族中耆老提出分家。

  §第152回 宅鬥的老師

  人情似水,世事如雲。

  四老太爺和五老太爺做夢也想不到,昨日尚需仰自己鼻息的族人,今日卻敢這般說話。

  請來的族中耆老,齒搖發落,卻猶自咬文嚼字,振振有詞,從商鞅頒佈『分異令』一直順溜到歷代禮法,什麼凡族系繁盛之家,概需立府分支,既有益於各家興盛,又能互相幫扶……駢四儷六了一大堆,一句話概括:既分了家,就該各住各的。

  您說老侯爺?父母過世後,兄弟感情好,願意住到一塊兒也是有的。不過,有聽說過依附父母叔伯,依附嫡長兄弟的,卻沒聽說過做叔叔的去依附侄子的。

  哦?您說太夫人尚健在?可這位二續弦的長嫂比您二位小叔子年輕多了,您可千萬別說不肯搬離侯府是因為『捨不得』嫂子喲。

  您說顧廷煜呀。他身子孱弱,難以支持起侯府門第,需要長輩幫扶也無可厚非嘛。不過人家顧廷燁活蹦亂跳的很。

  侯府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你們的積極參與,這些年來,謝謝你們的支持,謝謝你們的幫助,謝謝你們無微不至的照顧,現在你們好功成身退了。你們的光輝形象和高尚情操會永遠留在我們心中的。

  拜拜,慢走,不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