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穿越·宮闈 > 鶴唳華亭 | 上頁 下頁
七二


  §第四十六章 三邊曙色

  靖寧六年秋,國朝增兵二十萬於長州,不日將師出雁山,逐胡虜與之決戰。軍需糧秣,由各地沿官道浩浩蕩蕩運抵承州,再入長州。一隊車馬即綿延數裡,道路上煙塵未靖,另一隊便接踵而至,聲勢之浩壯,為開國百五十年所未有。

  是日天朗氣清,河上微風初起,秋涼始生,隴頭樹葉凋落,塞草新黃。長州都督鎮遠大將軍顧思林的祃祭和閱兵之禮,便選在此日。秋日漸短,待典禮畢下令犒勞三軍之時,一彎弓月已漸上雁山雲頭。

  河陽侯顧逢恩在帳中燕飲至中夜,瞥眼見主將離開,又坐了片刻,方笑告諸位副將,稱欲更衣,按劍起身,行至帳外,卻已不見顧思林身影,便隻身直向長州城頭而去。果見朗月疏星之下,顧思林一人獨立夜風之中,不由放緩了腳步。顧思林亦不回頭,笑問道:「宴飲正歡,你為何獨身出帳?」顧逢恩這才大步上前,一揖笑道:「末將見將軍今夜飲酒過量,心中擔憂,故而來尋。」顧思林點頭道:「你過來看。」顧逢恩隨他手指方向望去,見西北天空中一粒雪亮白星,於河漢間分外醒目,幾有奪月並立之勢,遂笑道:「將軍瞧得仔細,這星子比往年同時果然亮了許多。」又問道,「天象不足論,將軍為何面有憂色?」

  顧思林回首看他,他與幾年前相比,形貌也已經大異。除去唇上髭須,頰邊傷痕,兩眼尾上也多添紋路,不復少年形態,嘆息道:「你方過而立,素少軍功,年前陛下卻加恩封你為侯,我知你在意麾下軍士議論,以為爵憑恩蔭而出,實難服眾。」顧逢恩點頭略笑道:「將軍明察。」顧思林道:「此番你幾次請戰,我仍命你留守長州,奪你報恩建功之門,並非出自愛惜私情,你心內明白否?」顧逢恩答道:「末將明白——將軍不放心李帥獨留長州,故遣末將同守。」

  顧逢恩看他片刻,忽然嘆息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靖甯三年我從京師折返長州,按常理李明安便該返回承州。我幾番上疏,陛下都只答覆,可著其佐我錢糧事務,待大戰過後便可召回,卻又不肯明白下詔,至有如今尷尬局面。他當年帶部兩萬入長州,別駐一隅,此番我既不可帶他出師,免生枝節,又萬不敢命他獨守,斷我後路。」顧逢恩點頭道:「將軍如何打算?」顧思林道:「他的承州舊部,我此番帶去一半,可做先鋒之用,一可名正言順去其一臂,一可留你與他守城之時,做掎角之勢,不使一方獨大,又免陛下見疑。」顧逢恩拱手道:「末將記下了,這是其一,還有其二又是為何?」

  顧思林沉吟半晌才歎氣道:「此事我原本不想說與你知曉,只是此番遠去,死生未卜,不向你交代清楚,我擔心留為異日禍根之源。」一面攜起顧逢恩的手,與他同行至城頭雉堞之前,四顧有時,方低語道:「有人報我,曾在李明安處偶見一軸金綠山水畫卷,志氣高標,卻難辨何人家法。其上題字,頗類儲副。」顧逢恩吃驚道:「將軍此言當真?」顧思林搖頭道:「文字雖絕類儲副,我想卻並非出自儲副之手。」城頭疾風卷過,顧逢恩側目躲避,半日方伸出一掌問道:「可是此人?」顧思林將他手攔下,點頭道:「我疑心即在此。」顧逢恩思想片刻,問道:「將軍何以得知?」顧思林思想起太子手書中相告張陸正獄中之言,複又想起當年夜見太子時太子的怪異眼神,百感交集,卻只對顧逢恩道:「儲副若有此事,必不瞞我,亦不可能瞞得陛下。此人年近二十,陛下不為其冊立正妃,之藩一事,亦絕口不提,只留其於京中,以掣殿下及我等之肘。我觀此人為人,外表良孝,頗安本分,若當真與邊將交通,則並非俯首甘為陛下用,其害不在當年齊藩之下。」

  顧逢恩按劍之手微微抖動,問道:「將軍何不修書,將此事明白告知儲副?」顧逢恩微露遲疑神色,又不可將心中所慮盡數告知顧逢恩,只道:「此事我自有打算,你只需小心提防,守好這座城即可。我适才見你右手指動,雖知你素來謹慎,亦不可免俗多言囑咐,萬不可在我班師前自作主張。」站立半晌,複又歎氣道,「殿下年來書信,常談及陛下近年禦體大不如從前,而聖心于諸事上卻愈發仔細。此番糧秣供給,全權授予殿下主持。一來知我甥舅之親,儲副必不敢不盡心竭力;一來也是將儲副和我架上了爐火。儲副本已位極人臣,我等若勝,於他並無半分裨益。若敗時,卻是他沽禍之源。思及諸事,我安敢惜此項上頭顱?安敢於此役有半分差池?」

  顧逢恩沉默良久,方單膝跪地道:「父親安心便是,父親說的話,兒牢記在心。」顧思林點點頭,將他起來,無語半晌,忽喚他乳名問道:「儒兒,你有幾年沒有回京了?」顧逢恩見他神情奇怪,笑道:「父親怎麼連這都忘記了?孩兒是壽昌五年殿下婚禮後,隨父親同來長州的。」顧思林屈指一算,歎道:「已經八年了。」半日又道,「從前給你取這名字,也是盼著顧家真能再出個讀書種子,不想到頭來還是沖斷了你的錦繡前程。」

  顧逢恩笑答:「前人尚雲,若個書生萬戶侯。兒便在家讀書到頭白,安能得今日功名?」顧思林搖頭笑道:「癡兒,何處謀不到功名,偏要從死人枯骨上去撈取?如今細想,為父當真對你不起,也對不起法兒。」他突然言及已故長子,顧逢恩不解他今夜為何一反常態,如此感傷,忙扶住他手答道:「父親想是今夜多飲了幾杯酒,才生此等感慨,還是早些休息,再過幾日便要遠征,請千萬保重身體。」顧思林笑道:「不要緊,城下將士燕飲正歡,你隨我去巡巡營。」

  城下將士正歡飲至酣,顧逢恩跟隨顧思林,沿各營緩緩走動,不似巡查,竟如漫步。秋氣襲來,離人聲遠處已可聽得見草蟲爭鳴,似不敵風寒。遠遠傳來琵琶聲,想是軍士們飲至好處,作樂為和。少頃琵琶聲停,開始擊缶,那缶聲一陣緩一陣緊,終於停止,便聞一人高聲放歌:

  君子賜宴,小人舉觴。嚴霜九月,擊缶中堂。
  星漢西流,長夜未央。蟋蟀入帳,雁陣成行。
  聲何嘹厲,斷我衷腸。鳥獸有智,人豈不傷?
  不歸何為,衛我家邦。不歸何為,守我土疆。
  家邦何方,門前黃楊。室中何有,白頭爺娘。
  飼我婦子,稻麥菽粱。家無健兒,田園可荒?
  昔握犁鋤,今把刀槍。負羽三邊,彎弓天狼。
  將軍恩重,蹈火赴湯。誓破匈奴,凱歌煌煌。
  明至沙場,命如朝霜。十無一返,蒿裡異邦。
  涼沙蔽日,東方難光。來日苦短,去日苦長。
  當此不飲,留待北邙?我身雖逝,我心不亡。
  願學鴻鵠,返我故鄉。願學狐死,首向南方。
  噫唏!天山無極兮,青海茫茫。
  玉關難度兮,河陽不可望。
  雖有長風兮,我魂可得遠颺?

  起初不過一人隨箏聲歌唱,其後鼓角齊鳴,眾人相和,歌聲逐風而遠,直上干雲。顧氏父子遠立靜聽,不覺東方漸白,雲聚月沉。只餘那顆天狼星,如出鞘之刃,傲據西北天邊,寒光四耀,雖朗朗白晝,不損其鋒芒。

  雖同屬一國,京中的氣候,比起長州來便差了半季有餘。禦園中荷葉初敗,蓮蓬子老,空氣中仍存絲絲暑熱余溫,不可複聞蟬噪,雖是窮夏初秋而如晚春。延祚宮在禁中正東,宮內池館多栽種櫻、石榴和胡枝子。此時正當胡枝子的花季,台閣的角落時時可見狀如風鈴的嫣紅花朵。深宮寂寞,晚風熏然而過,鐵馬叮咚清響。修長的花枝輕擺,那聲音便如花朵相撞發出的一般,一院之內再無別的聲音,光陰仿佛凝滯在簷角,遲遲不肯向前流去。

  院內一綠衣美人手持剪刀站立花前,越牆忽然飛過半支碧綠竹竿,滴溜溜打中了放置在一旁山石上的越窯淨水瓶,一聲脆響登時劃破了院內緊鎖的靜謐空間。美人略吃一驚,方回想起多年以前的一樁玩笑之事,不由黛眉微鎖,虛掩著的院門卻嘩啦一聲便被推開,跑進來一個滿頭大汗的童子,看樣子不過八九歲年紀,眉宇間甚是神氣,頭上總角,身著紅袍,看到院內有人,也吃了一驚,向後退了兩步,方駐足發問道:「你是什麼人?」一面又上下打量院中美人,見她眉目清麗,身形修長,衣著卻尋常,頭上亦無珠玉裝飾,一時難辨別她的身份,遂又開口問道:「你在哪位娘子的位下?我怎麼從前沒見過你?」

  看他的年紀打扮,美人大略已猜到了他的身份,手上動作未稍停止,一邊用剪刀仔細挑選著剪切花枝,一邊微笑道:「我也從未見過你,你又是什麼人?到這裡來做什麼?」孩童負過手去,仰首倨傲道:「你不肯說給我知道,我何必要先告訴你?我來尋我的馬,你可曾看見了?」美人方知适才那半支竹竿是這孩子的竹馬,不覺好笑,信口相嘲道:「爰居爰處?爰喪其馬?小將軍既然失了馬匹,應向林下尋找,為何求田問舍,來到此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