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時尚閱讀 > 哥哥不是吹牛皮 >
一零二


  14.《中國人本》作品129號李江樹

  1997年江西井岡山毛澤東的剪板像引得路人駐足。

  這張剪板像在20多年前是人人都很熟悉的毛澤東主席的偉人像之一。斯人已逝,他老人家的剪板像仍「坐」在他當年照相時坐的地方。其背景仍是那廬山的風景。本來這剪板像是供遊人拍攝紀念照的,但這位老先生面對剪板像,表情肅穆,若有所思的樣子,好像他真的在面對著偉人……這情景真有點超現實的味道。

  李江樹是我的好朋友,他是我們圈內有名的筆桿子。他父親就是中國有名的詩人,叫李季,代表作是在延安寫的愛情長詩《王貴與李香香》。李江樹的攝影代表作是在「文革」結束後不久拍的劫後餘生的老畫家石魯的肖像。記得我退休後在fotoe圖片庫當顧問、選稿子,李江樹應我們之邀把他20多年拍的50多公斤底片從北京寄來廣州。這張照片就是我們從中挑選出來的。

  15.《中國人本》作品193號吳正中

  1990年山東青島在櫻花盛開叢中為老人留下最佳影像。

  用廣東話說,這是一張「穿煲」像。本來人家在拍一張「她在叢中笑」的「美人照」。這位調皮的攝影師偏要把旁邊的兩個扶著「主角」的腿的人和那踮腳的垃圾桶也框進來了。這不是都露餡兒了嘛!

  不過,我說,這餡兒露的好,這煲也穿得棒。這張照片把這一家人逛公園賞櫻花的心情都拍出來了。您看那左邊的大姐手提著大包小包、貓著腰、揚著臉,生怕自己搶了鏡頭;右邊的小姐弓箭步一紮、扭身、笑臉望著鏡頭,簡直就是在搶鏡頭嘛!您再看那主角,她在櫻花之中抬頭、挺胸、一臉的莊重……這簡直就是一台戲嘛。

  這照片背後那調皮的攝影師叫吳正中。他是青島某報的攝影記者。十多年來,他在工作之餘,在青島的大街小巷拍下了許多青島人的生活場景。為青島留下了時代的映射。

  16.《中國人本》作品066號Emi

  2001年12月北京女攝影師和她的自拍照。

  也不知道她以前是作什麼的,在哪個外國生活過,只是聽口音像是北京人。我們都沒問過她的真姓名。在全國的攝影圈都掀起了人體熱的時候,她自拍的人體作品被許多攝影媒體隆重刊出。別具一格。我在策展的時候,把她的這張作品也當作紀實攝影選中了,並且得到了大家的認同。我認為人體攝影已經是這個時代的中國很有特色的事物,而她和她的作品又很有代表性和特殊的意義。儘管人們可以把她歸到當代藝術家或人體攝影家,但我也可以把這張作品當作紀實攝影來讀。

  17.《中國人本》作品039號楊延康

  1998年8月廣東臺山截去雙腿的麻風病人在表演水上功夫。

  楊延康是貴州人。在上世紀80年代中,他還不到20歲就來到深圳,在《現代攝影》雜誌工作。

  前些年,楊延康拍攝的陝西天主教山民和廣東臺山的麻風病村等故事,在國內外的展覽受到一致好評。他在採訪拍攝中,與被攝對象真誠地交朋友,所以,他的照片中常能透出濃濃的人情味,感人至深。

  在他的一組有關麻風病村的照片中,他並沒有去突顯麻風病人殘疾的可怕,而是表現他們在苦難中頑強的生命力。尤其是這張照片讓我過目難忘:一位身患殘疾的麻風病人把假肢放在岸上躍入海中去游泳,外國修女站在岸上慈祥地欣賞著她的病人的泳姿……

  在紀實攝影的傳統中,人文關懷是很重要的方面。我覺得,在楊延康的作品中,能夠讀出作者的一顆慈悲之心。如今,楊延康又懷著這樣的心走進了青海的藏族居住區,走進了藏傳佛教的寺廟……

  在楊延康的作品中,還有一個方面值得讀者認真品味,那就是他對攝影語言精益求精的把握能力。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