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時尚閱讀 > 包在紙裡的火 | 上頁 下頁
一一


  其實這是個託辭,我猜得到他們為什麼辭職。跟他們一樣,親眼目睹一個人的死亡在一段時間裡給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更何況我們瞭解這樣的悲劇為什麼會發生。問題在於我們是否願意留在報社繼續承受這樣的壓力——他們選擇了否,而我選擇了是。

  我對他們的舉動充滿敬意,但我不能像他們一樣離開,我還需要這份月薪1000元的工作。你可以說我懦弱並且因此瞧不起我,但生活就是這樣,我也希望我能愛我所愛為所欲為,但多數時候我身上背負著壓力並且無可奈何。

  據說,周自恒曾經親自出面挽留過徐浩和陳敬,但他們並沒有領會周自恒的「好意」,而是表示「去意已決」。這使周自恒感到非常惱火。另外,無論周自恒怎樣掩蓋,報業集團領導後來還是知道了這件事,這意味著他進入報業集團編委會的希望又一次落空,這使他更加憤怒。

  在後來召集報社全體員工開會時,周自恒公開表達了他的憤怒,他把那些辭職者稱作「棄我去者」,他大聲吼道:「少了誰不行?他們走了,報紙就不能正常出版了?報社就不能發展了?」

  周自恒認為,根據《北方時報》在讀者中的影響力,在報紙上登一條「招聘啟事」必定應聘者雲集。他還說:「就算是招一群傻瓜來幹,報紙品質也不見得會下降。」

  蕭原苦笑著,問道:「我就是在那件事之後被招進的來的傻瓜之一?」

  我回報給他一個苦笑,沒有表示反對。

  蕭原咬了咬嘴唇,看得出他像是在壓抑著什麼,他將一支煙點燃,接著問我:「你知道崔哲當時為什麼拿不出那筆錢嗎?」

  我不知道。

  蕭原懷疑地看著我,我只好更誠懇地重複道:「我真的不知道。」

  我想,如果崔哲當時把那筆錢拿出來交給老太太,或許能避免這場悲劇,但他為什麼沒有這樣做?我知道,「辦手續」只是一個託辭,崔哲一定是在說謊,但我不明白他究竟為什麼說謊。

  我告訴蕭原,我曾經對徐浩問起過這個問題,但他謹慎地躲閃開了。在他辭職之後,我就不知道該去問誰了。也許我可以去問崔哲本人,但說實話,我並沒有那樣的勇氣。就這樣,關於那9萬元,在我心裡埋下了一個解不開的秘密。隨著時間流逝,我漸漸失去了對這個秘密刨根問底的興趣,直到蕭原問起。

  蕭原陷入了沉思。我想,他大概還在回憶我剛剛所說的一切。當我以為這場談話已經結束的時候,蕭原又有了一個新的問題:「崔哲為什麼要把老太太說成是」敲詐者「?」

  我也曾經迷惑過,但這並不妨礙我猜測。我認為崔哲的謊言仍然出於人性中掩蓋醜聞的本能。我說:「他當然不希望外界知道這件事,不希望自己因此受到譴責。所以他撒了一個謊。」

  蕭原點點頭,繼續問道:「你剛才說老太太出現的時候,崔哲很煩躁?」

  「是啊。」我點點頭,「他很煩躁,而且越來越煩躁。」

  「為什麼?」

  我不知道。我想,也許那天崔哲跟老婆吵了一架,也許他買的股票又跌了,也許……一個人的心情總是有好有壞,而崔哲並不會把他的情緒好壞的原因告訴我,我能做的只是猜測。

  聽完這個故事之後,蕭原輕輕地拍了拍我的肩膀,什麼也沒說就轉身走開了。

  那次談話中,我看到了蕭原失望的表情。我清楚他的失望來自于那個老太太的故事,我以為蕭原會在震驚和失望之下選擇離開報社,就像徐浩和陳敬等人一樣。但我猜錯了。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裡,蕭原並沒有幹什麼令人意外的事情。他繼續領取新聞線索並趕到現場採訪,他發表在報紙上的幾篇報導大都只有400字左右。

  在那些報導裡,我看到蕭原有時候出現在某條發生了交通事故的道路上,有時候出現在某座發生了火災的大樓旁,有時候又出現在某個發生了工傷事故的施工現場……

  我想,生活就是這樣。你也許感到失望,但多數時候你會把失望的情緒藏起來繼續向前走。你要麼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要麼習慣於被情緒控制。除此之外,你別無選擇。

  第三章

  你大概已經看出來了,我對《北方時報》的現狀有些失望。我並不掩飾這一點,但這並不是全部。至少在開始的時候,我曾經對它充滿希望。起初是希望,結果是失望——有些事情就是這樣,沒有希望就不會失望。我接下來要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大學畢業之後,我經歷過一段令我感到痛苦的求職過程。那已經是六年前的事情了。那個時候,我像大多數剛剛走出校門的年輕人一樣,以為自己將來註定要成為一個傑出的人。但是,在找工作的時候,我東奔西突卻始終無法找到遠大前程的入口。那些召聘單位門前排起的長隊消磨了我的意志,而他們挑剔的眼光和有限的職位也在很長時間裡封死了我就業的機會,直到《北方時報》創辦。

  如果我仔細想的話,我還能想起當初來《北方時報》應聘時的一些細節——筆試卷裡除了一些新聞ABC的問題之外,還有一道問答題:「你為什麼要當記者?」

  我還記得,我當時寫下的答案是:「在我上大學選擇新聞專業的時候,我就立志要當一名記者,因為這是一個可以大聲說話並且受到社會尊重的職業。」

  現在回想起來,這個答案是抽象而空洞的,甚至還有些幼稚。但是,它真實地記錄了那個時期裡一個年少輕狂者的心態。或許他們欣賞這樣的年少輕狂,或許他們看中了我大學新聞系畢業的背景,最終我被錄用了。和我一樣應聘成功的採編人員共有120多人。這是一個由一群雄心勃勃的年輕人組成的大家庭。

  至少在開始的時候,這個大家庭裡的每一個人都表現出了與人為善的態度。我們年齡相仿,經歷相似,志趣相投。我們相信,老天讓我們聚在一起,就是為了共同完成一項「偉大的事業」。

  周自恒是這個大家庭的「家長」。在創刊前進行的一周培訓期間,他向我們顯示了自己崇高的理想、淵博的學識和敬業的姿態。當然,令我們印象深刻的還有周自恒出眾的口才和極強的煽動能力,他的講話經常能讓我們熱血沸騰。他使我們相信,即將創辦的《北方時報》將成為報業市場中的奇跡,而我們將是這個奇跡的締造者之一。

  我聽說周自恒出身於一個農村的貧困家庭,靠發奮讀書而考上大學。進入新聞界後,他從一名普通記者幹起,用了十幾年的努力,最終成為了一個報社的社長兼總編輯。在大學新聞系裡,周自恒的故事被當作現實的個體成功範例,經常被老師們提起,用以激勵那些靠助學貸款維持學業的寒門子弟。

  周自恒在他23歲的時候大學畢業並被分配到了《北方日報》,起初他是一名普通記者,他平庸的外表和沉默的習性使他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所以,儘管他非常努力卻一直沒有獲得好的機會,直到那一年南方發生了那場特大洪澇災害。

  那是一場使數以百萬計的人們流離失所的災難,報社需要一名記者趕赴抗洪前線採訪,以使本市的人們瞭解那些洪水走過的地方都發生了什麼。就在那段時間裡,那幾名平時一直表現得非常優秀的記者突然有了一些必須請假的私事,不是自己恰好生病了,就是父母病倒了,或是突然發現老婆懷孕了……總之,他們都找到了聽起來很合適的理由來推拒這個任務。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