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治世余聞 | 上頁 下頁
卷三(3)


  甘肅副總兵魯麟自先世歸附,居莊浪之西大同,部落甚眾。至麟,有才智而性頗驕傲,結納嬖近,求為甘肅掛印總兵官不得,遂棄官西回大同,假託以子幼,奏願歸撫其部落,漸有不臣之風聞於京。奏至,公卿私議,有欲俯令其掛印消其異心者,有欲召至京師處以散地者。上召劉尚書大夏諭曰:「若就令魯麟掛印,是遂彼要君之心,不可。召之何如?」大夏對曰:「無遂彼要君之心,誠如聖諭。但使其不得遂願,即棄任走歸,則恐召之不至,難於處置。莫若從彼撫部落之奏,不逆其心,而陰奪其副將兵權。」上曰:「朕意欲如此,惟恐彼恃其部落胡為。」大夏對曰:「聞此人貪酷,失部落之心,若失失權,安能獨為?」明日覆奏,遂降敕獎伊上世忠順,而從其請。麟竟怏怏成病,不逾年而死。

  公卿中有一人善能結納嬖近,每於上前譽其才能。一日,上諭劉大夏曰:「聞某極有才調。」大夏未敢對。上疑大夏聽之未真,複大聲曰:「工部尚書李某,爾知之否?」大夏仍未敢對。上諭其意,遽笑曰:「朕惟聞其人能幹辦耳,未暇知其為人也。」大夏叩頭曰:「誠如聖諭。」

  一日早朝,通政司奏事無兵部事,劉尚書大夏止在大班中,未出班聽候。上未及見,候朝退,召劉尚書諭曰:「今早意欲召爾,因不見而罷,恐為侍班禦史劾爾故也。且爾同類中,亦有不樂爾者,自今宜慎之。」大夏叩頭謝罪而退。蓋時大臣不平劉獨蒙眷顧。有「偏聽生奸,獨任成亂」之語,因左右聞於上,故有此諭。

  劉大夏承上眷顧,思欲薦才報國。予同年王綸,陝西人,因王親除松江推官。為人譎詐務名,自負兵曆醫卜諸事,無不精曉,欲求為京官。乃托人延譽于朝,時考滿來京,劉真以綸為知兵,遂破例薦為職方主事。命下吏部,馬鈞陽以為王親不得任京職,此祖宗舊例,似難輒改。上意向劉,又批雲:「你每還會兵部議了來說。」馬恐劉在上前有別詞,乃曲從其請。綸得職方主事,其志洋洋矣。劉常對人言:「我非欲破例,但部中多事,得一知兵者在司屬,可以備緩急之用。」然綸實非知兵,徒能言耳。楊都禦史一清以其門人故,力薦之于劉,劉亦不察。觀其後從宸濠反逆,為其行軍,一敗塗地,可見矣。人之難知有如此。

  各邊有警,守臣求增兵餉,戶部奏稱錢糧不給。上召劉尚書大夏諭曰:「永樂間頻年舉兵北征,況大興營造,費用無貲,當時未聞告乏。今百凡俱從減省,何以反不足用?昔人雲天下之財,不在官則在民,今安在哉?」大夏對曰:「祖宗時民出一文,公家得一文之用。今取諸民者數倍,而實入官者或僅二三。」上曰:「歸之何處?」大夏乞退奏。上曰:「正欲與爾面論此事。」詰之至再。倉卒不能對,乃舉所知一事對曰:「臣往年在兩廣時,曾通以省城中文武官俸給,與某官一二人歲用,計之猶不相當。此亦以侵民財之一端也。」蓋指鎮守內官。上曰:「曾有人說今天下應該裁革此官,熟思之,自祖宗來,設置已久,勢難遽革。況中間如某某,亦盡有益於地方。莫若今後有缺,必求如某者用,不得其人則姑停止之。」

  上優禮大臣,無大故未嘗斥辱。如尚書劉大夏、都禦史戴珊輩,往往召至幄中,從容講論,天顏和悅,真如家人父子。內閣諸臣,皆稱為先生。李西涯有詩雲:「近臣嘗造膝,閣老不呼名。」蓋實錄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