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言行高抬貴手 | 上頁 下頁 |
家道門(5) |
|
蘇文忠公軾謫忠州日,視囊中止有錢若乾,分作若乾塊,月以三十塊懸於壁,日用一塊,以竹叉之,用不盡則貯於他器,以待賓客。蘇東坡與李公擇書雲:「僕行年五十,始知作活,大要是慳耳。而文以美名,謂之儉素。然吾儕為之,則不類俗人,真可謂淡而有味者。又詩雲『不戢不難,受福不那。』四體之欲,何窮之有,每加節儉,亦是惜福延壽之道。此似處窮約出於不得已,然自謂長策,不敢獨用,故獻左右,處之自宜也。」 趙彥霄,溫州人。政和間,兄弟二人,父母服闋後,同爨十二年。兄彥雲,惟聲色博奕是娛,生業壞已逾半,彥霄諫之不入,遂求析籍。及五年,而兄之生計蕩然矣。公私逋負,尚三千餘緡。彥霄因除夕置酒,邀兄嫂而告之曰:「向者初無分爨意,以兄用度不節,恐皆蕩盡,俱有饑寒之憂。今幸留一半,亦足以給伏臘。兄自今複歸中堂,以主家務。」即取分書以付之,管鑰之屬,悉以付焉,因言所少逋負,已儲錢償之。兄初有慚色,不從,不得已而受之。次年彥霄與長子俱登第,鄉人大敬服之。相聚四五年,家道大興,向來所出之田,一齊歸複。更數年,祖墓邊有樹,悉皆交枝。秋熟禾獲,禾皆合。以此見夫孝道之至,感於神明。今人視骨肉如仇讎,視兄弟如路人,甯不愧於天地之間乎! 陳忠肅公,字瑩中,于兄弟友愛。伯氏早世,公撫恤其孤,教養嫁娶,使皆成立。初奏補恩澤,舍己子而先伯父之子,及後貶責,以致終身,諸子皆白衣,未嘗有不滿之意。陳忠肅公事親,承順顏色,無不適之意。居喪,毀瘠如禮,廬墳茹蔬,連年有甘露芝草之瑞。 丞相馮公當世記富家翁有宅於村者,親既終,其兄甲不忍群雁異飛,而友愛其弟乙甚厚,未嘗有違言。久之,乙既有室,不令日咻其夫,使叛其兄,乙牽愛而聽之,而甲之所為無不善者,欲開釁隙,無其端。於是甲有善馬,愛之甚至,乙欲激其怒,乘甲馬出,杖折其足。甲歸而見之,且諭其意,略不怒。甲複有花藥之好,列檻數十,皆名品,且其手植。乙乘間而賣之。甲曰:「吾欲去是久矣。」因犁地而植之穀。甲既鰥處,而有愛妾與之側室。其婦詬罵毀辱,妾不能堪,而訴於甲,甲因逐其妾。其婦愧汗,乃正冠帔而拜於庭,以謝不敏,於是卒為善婦,以相其夫。 晏公敦複字景初,當其居官,晨起必問安而後出理公務,晝則親自饋膳而後敢退食,夜則躬親溫情,俟其寢既定,而後敢退休私室。每天陰雨,必拱立母側,恐其聞雷而驚;或出遇雷,必馳歸省問,以慰母心。每遇疾病,躬治藥餌,通夕不解帶,雖老服勤不衰。 徐節孝訓子弟曰:「汝等欲為君子,而使勞己之力,費己之財,不為可也。不勞力,不費財,何不為君子?鄉人賤之,父母惡之,不為可也。鄉人欲之,父母榮之,何不為君子?」徐節孝居官得祿,奉祭祀外,悉付家人,未嘗問有無。至親舊急難,則罄所有,赴其急,或解衣衣之,率以為常。故居州序三十年,未嘗一日絕祿,而家徒四壁立。 宋劉忠顯公除顯謨閣學士。宣和間鎮長樂,公以書生起白屋,一旦持帥節,過家上塚,與親舊揮金把酒,勞問平生,留連旬日,不忍去,閩人榮之。 權樞密邦彥,父在鄆臥病,公雖從戎,然沃盥必親執,藥物必親嘗,未嘗解衣而寢。後歸汶上,道梗不通,公在九江,每北望,必長號不能自己。 胡文定公每歲釀酒一鬥,以備家廟祭饗,造曲櫱,治秫禾,潔器用,節齊量,無不躬視也。沐浴盛服,率子孫諸務,各執其事,方饗,則敬己,祭必哀,濟濟促促,如祖考之臨也。禮成,置酒五行,分胙於內外,雖亂離遷次,衣食或不給,而奉先未嘗缺。 劉元城曰:「丈夫自誓,不為則止,且何必用術也。趙清獻公亦本朝名臣,欲絕欲不能,乃取父母之畫像臨於牀中,且己偃臥其下,而使父母具冠裳監視,不已瀆乎!」 劉元城與馬永卿論《禮記》內則,雞鳴而起,適父母之所。僕曰:「不亦太早乎?」先生正色曰:「不然。禮,事父與君,一等一體。父召無諾,君命召無諾,父前子名,君前臣名。今朝謁者必以雞鳴而起,適君之所,而人不以為勞,蓋以刑驅其後也。世俗薄惡,故事父母之禮,得己而已。爾若士人,畏義如刑,則今人可為古人矣。」僕聞其言,至今愧之。 張魏公念秦檜欺君誤國,使災異數見,欲力論時事,以悟上意。又念太夫人年高,言之必被禍,恐不能堪。太夫人覺公形瘠,問故,公具言所以。太夫人誦先雍公紹聖初對方正策之詞曰:「臣甯言而死於斧鉞,不忍不言而負陛下。」至再至三。公意遂決,乃上書。檜大怒,謫連州,二十年移永州,天下士無賢不肖,莫不傾心。公結門掃軌,動止有則,談經自樂,手不停披。歲久,庭磚足跡依然。公題於柱曰:「平生嗜書,老來目病,執書就明於此者十四年矣。倚立積久,雙趺隱然。」 張子韶解「舜五十而慕」章曰:「孝子之事親,當常如嬰兒時,不當以長者自居也。夫嬰兒之于父母也,其弗見也,則悲哀號哭,無物可以悅其心;其既見也,則歡欣踴躍,喜氣形於顏色間。天下之物,果可以易此哉!是以于父母前,顏色常怡然不變者,天下之至難也。舜五十而慕,夫年已五十矣,方且如嬰兒之慕,非孝子何?老萊子七十衣彩而戲於親之前,時已七十矣,方且如嬰兒之戲。以兒之戲于親之前而靜觀之,其顏色為何如哉?必養之有素,然後于父母之心專一,雖形骸向老,年齒轉深,而此心常如嬰兒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