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五雜俎 | 上頁 下頁 |
六九 |
|
促織與蜈蚣共穴者,必健而善鬥,吳中人多能辨之。小說載張廷芳者,以鬥促織破其家,哭禱于玄壇神,夢神遣黑虎助之,遂獲一黑促織,所向無前,旬日之間所得倍其所失。此雖小事,亦可笑也。又黑蜂有化為促織者,勇健異常,但不恒值耳。 嶺南多蛇,人家承塵屋溜,蛇日夜穿其間,而不齧人,人亦不懼也。聞有人面蛇者,知人姓名,晝則伺行人于山谷中,呼其姓名,應之,則夜至殺其人。然主家多蓄蜈蚣,蛇至近,則蜈蚣籠中奮擲,縱之出,逕往咋蛇。或曰:「子美詩『薄俗防人面』,蓋謂此也。」 菖蒲能去蚤、虱而來蛉窮。蛉窮者,入耳之蟲也,說者以為蚰蜒。然蚰蜒,蝸牛之屬,不能入耳。郭氏曰:「蚰蜒,大者如釵股,色正黃,其足無數,如蜈蚣然。」則今之蠼螋也。蠼螋《周官》作 蛷螋,能以溺射人成瘡,亦不聞有入耳者。吳人又以蝸牛之無角者為蚰蜒,則是水蛭、馬蝗之屬,非蚰蜒也。物之傳訛者多。 蜻蜓飛,好點水,非愛水也,遺卵也。水蠆化為蜻蛉,晴蛉相交還于水中,附物散卵,出複為水蠆,水蠆複為蜻蛉,交相化禪,無有窮已。《淮南子》曰:「水蠆為忽,兔齧為{能蟲}。物之所為,出於不意。」 《稽聖》賦曰:「蠐螬行其背,蟪蛄鳴非其口。」按《山海經》有獸以其尾飛,有鳥以其須飛,不獨龍以角聽已也。 山東草間有小蟲,大僅如沙礫,噆人癢痛,覓之即不可得,俗名「拿不住。」吾閩中亦有之,俗名「沒子」,蓋烏有之意也,視山東名為佳矣。 浙中郡齋嘗有小蟲,似蠐螬而小,如針尾,好緣窗紙間,能以足敲紙作聲,靜聽之如滴水然,跡之輒躍,此亦焦螟之類與? 晉惠帝元康中,洛陽南山有蟲作聲曰:「韓屍屍。」未幾而韓謐誅。 蟲有應聲者,在人腹中,有聲輒應。有消面者,食面數鬥立盡。有銷魚者,安數鬥中,即成水。亦能銷人腹塊,有畏酒者。元載聞酒氣即醉,醫於其鼻尖挑一青蟲,謂為酒魔,從此能飲。有名怪哉者,冤氣所結,得酒則消。有名鞠通者,喜食枯桐,尤嗜古墨,耳聾人置耳邊立效。有名脈望者,蠹魚三食神仙字所化。有名度古者,能食蚯蚓,而溫會江州所漁人背者,大如黃葉,眼遍其上,一眼一釘,竟不識其何蟲也。 物作人言,余于文海披沙中詳載之矣。今又得數事,姑記于此:揚州蘇隱夜臥,聞數人念《阿房宮賦》,聲急而小,視之,虱也,其大如豆,乃殺之。唐天寶間,當塗民劉成、李暉以巨舫載魚,有大魚呼阿彌陀佛,俄而萬魚俱呼,其聲動地。明弘治間,慶陽天雨石子,大如鵝卵,小如雞頭,皆作人言。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