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萬曆野獲編 | 上頁 下頁
列朝(12)


  【武宗遊幸之始】

  武宗八駿之游,始于宣府,事在正德十二年之八月,而先一年丙子之元旦以及仲冬之朔,已先不成禮矣。元會罷後,禦史程起充諫曰:「近者正旦令節,文武百官四夷百蠻待漏入賀,迨酉而禮始成,比敬已漏下久矣,枵腹之眾,奔趨赴家,前僕後躓,互相蹂踐。有將軍趙朗者,竟死禁門,而他臣僚失簪笏毀冠冕,以得生相慰。午門左右,吏覓其官,子呼其父,僕求其主,喧如市衢,聞者寒心。若倉卒變起,何以禦之?」上不省也。是年仲冬,上視牲入夜始歸,邊兵爭門,填塞閫內,踐踏多死。是時楊新都憂去,梁南海代為首揆,當以死生力諍,竟不聞伏闕苦口也。次年丁醜正月郊天大禮,遂出獵於外,又以夜半還;而三月傳臚,狀元舒芬等,待命直至夜分,殿上燈火傳呼,始克竣事,蓋以宵易晝,習為故事,自是期門微行,遂不可問。至秋而出居庸巡上穀,以至太原榆林,皆發軔於此。當元旦時,政地即能碎首玉階,亦未必至此,而套疏一二,不蒙悛改,遂持祿默默矣,焉用彼相哉!今人誤信《鴻猷》諸錄,動稱梁文康為社稷臣,誤矣。其後吳廷舉以不諫止責蔣全州,蔣在正德為三揆,至嘉靖初始當國也。

  【武宗託名】

  武宗南征,託名威武大將軍、太師、鎮國公、後軍都督府,帶俸,出有敕書之賜,歸有旗帳之賀,此人所盡知;至於崇奉佛教,自稱大慶法王,而番僧因之奏討田百頃為大慶法王下院,時禮部尚書傅珪佯為不知,疏駁之曰:「法王何人?至與上尊號並列,當大不道,宜誅。」有詔不問,而下院之說亦止。按,此即嘉靖間奉玄累加真人帝君之權輿矣。正德五年,上自號大慶法王西天覺道圓明自在大定慧佛,給金印玉軸誥命,此弇州已紀之異典者。又,《寶錄》雲:「以大慶法王印為天字第一號,且鎮國公爵號亦命刻牙牌,與朝參官無異。」尤為奇事。又宸濠反時,檄文指斥上雲:「自佩都太監牙牌」,則似未可信。

  【武宗再進爵號】

  武宗初出,以威武大將軍總兵官為銜,提兵以行,其後親征應州凱旋,則又加官號焉。其敕諭兵部曰:「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朱壽,親統六師,剿除虜寇,汛掃腥膻,安民保眾,雄威遠播,邊境肅清,神功聖武,宜加顯爵以報其勞。今特加威遠大將軍,公爵俸祿,仍諭吏、戶二部知之。」蓋至是又易「威武」為「威遠」之號。至本年九月,遂進為鎮國公,後府帶俸,支祿五千石,造鎮國公牙牌,並賜誥券;又以自稱總督,因改天下總督官俱為總制。明年春,又加太師,未幾南討甯王,複以前銜仍稱威武大將軍統兵而南,安邊伯許泰為前鋒,掛威武副將軍印,泰因敢對人稱上為僚友矣。比十五年十二月班師至京師,提督贊畫軍務平虜伯朱彬疏稱:「奉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鎮國公朱壽指授方略,擒獲宸濠逆党申宗遠等十五人。」上優詔答之。前此題奏,雖有稱鎮國公者,尚無敢稱名,至彬乃斥名直奏,遂直為同列雲。威武之稱,古無其官,雖宋將曲端曾拜威武大將軍涇州防禦使,後死獄中,非佳名也。

  【人主別號】

  古來帝王,不聞別號,惟宋高宗署其室曰損齋,想即別號矣。本朝唯武宗自號錦堂老人,但升遐聖壽甫逾三旬,何以遽稱老?世宗自號天池釣叟,在直詞臣各賦詩,唯興化李文定一時最當聖意,即今所傳「拱極眾星為玉餌,懸空新月作銀鉤」者是也。又嘉靖二十三年,內廷施藥於外,其藥有「凝道雷軒子」印,傳聞雷軒,上道號也。又雲世宗號堯齋,其後穆宗號舜齋,今上因之亦號禹齋,以故己卯「應天命禹」一題,乃暗頌兩朝,非諂江陵也,未知信否。

  【帝后別號】

  武宗南征,自號總兵官鎮國公,是以至尊而下夷於兜鍪將師,然猶寓名朱壽也;至於奉竺乾教,自稱大慶法王,則同西番入貢僧所封,斯已怪矣。以至世宗事玄,所加道家名號,大抵與宣和帝略同,乃于孝烈皇后亦追封妙化元君。夫龍虎山張真人母妻,例得元君封號,其後欲改封一品夫人,嚴旨不允。乃天下之母,下擬異端伉儷,何以示後世?二教之惑人,雖英主不免也。嘉靖間真人邵元節、陶仲文妻,俱封一品夫人,不稱元君。

  【御賜故相詩】

  楊文襄在正德末年,以次揆少傅居丹陽,適武宗南巡,以甯庶人為名,幸其第,留車駕,前後凡三至焉。上賦絕句十二首賜之,楊以絕句賀上聖武,數亦如之;又有應制律詩諸篇,刻為二編,名《車駕幸第錄》。吳中王文恪為詩四章侈其事,其最後一律雲:「漫衍魚龍看未了,梨園新部出西廂。」想其時,文襄上南山之觴,以崔張傳奇命伶人侑玉食,王詩蓋紀其實也。楊是時特荷殊眷,徒以邀致六飛為榮,而不能力勸旋軫,僅以《冊府元龜》等書為獻,似乖舊弼之誼,然能止蘇浙之行,則功亦足稱。今世宗登極,召起再相,尚用詞臣潤色故事,而格心無聞焉。蓋此公雜用權術,逢迎與救正各居其半,宜為張、桂輩所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