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唐語林 | 上頁 下頁
補遺-無時代(4)


  今之博戲,長行最盛。其具有局有子,黑、黃各十有五,擲采之頭有二。其法生於握槊,變于雙陸。天后夢雙陸不勝,狄公言「宮中無子」,是也。後人新意,長行出焉。又有小雙陸、圍透、大點、小點、游談、鳳翼之名,然無如長行。鑒險易者,喻時事焉;適變通者,方《易》象焉。王公大臣,頗或耽玩,至於廢慶吊,忘寢食。閭裡用之,於是強名爭勝,謂之「撩零」;假借分畫,謂之「囊家」。囊家什一而取,謂之「子頭」。有通宵而戰者,有破產而輸者。中世工者,有渾鎬、崔師本。圍棋次於長行,其中世工者,韋延扈、楊。彈棋鮮有為之,中世工者,有吉達、高越首出焉。

  貞元中,董叔儒進博局,並《經》一卷,頗有新意,不行於世。

  隋置明經、進士科,唐承隋,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並前六科。主司則以考功郎中,後以考功員外郎。士人所趨,明經、進士二科而已。及大足元年,置拔萃,始于崔翹。開元十九年,置宏詞,始于鄭昕。開元二十四年,置平判入等,始于顏真卿。是年,考功員外郎李昂摘進士李權章句疵之,榜於通衢;權摘昂詩句之失,由是世難其事,乃命禮部侍郎主之。後有左補闕薛邕,中書舍人達奚珣、李韋、李麟、姚子彥、張蒙、高郢、權德輿、衛次公、張宏靖、於允躬、韋貫之、李逢吉、李程、庾承宣、賈餗、沈珣、杜審權、李璠、裴恒、王鐸、李蔚、趙騭、鄭愚,太常少卿李建,尚書蕭昕,僕射王起,常侍蕭仿,黃門侍郎許孟容、鄭顯,刑部侍郎崔樞,戶部侍郎韋昭度雜主之,而宏靖不以進士顯。

  唐朝初,明經取通兩經,先帖文,乃案章疏試墨策十道;秀才試方略策三道;進士時務策五道。考功員外郎職當考試。其後舉人憚于方略之科,為秀才者殆絕,而多趨明經、進士。高宗時,進士特難其選。龍朔中,敕左史董思恭與考功員外郎權原崇同試貢舉。思恭吳士輕脫,泄進士問目,三司推,贓狼籍,命西朝堂斬決。告變,免死除名,流梧州。開耀元年,員外郎劉思立以進士惟試時務策,恐複傷膚淺,請加試雜文兩道,並帖小經。明皇時,士子殷盛,每歲進士到省者,常不減千餘人,在館諸生更相造詣,互結朋黨,以相傾奪,號之為「棚」,推聲望者為「棚頭」。權門貴盛,無不走也,以此熒惑主司視聽。其不第者率多喧訟。考功不能禦。開元二十四年冬,遂移貢舉屬於禮部,侍郎姚奕頗振綱紀焉。後明經停墨策,試口義,並時務策三道。進士改貼大經,加《論語》。自是舉司帖經,多有聱牙、孤絕、例拔、築注之目。文士多於經不精,至有白首舉場者,故進士以帖經為大厄。天寶初,達奚珣、李岩相次知貢舉。進士聲名高而帖落者,時或試詩放過,謂之「贖帖」。十一年,楊國忠初知選事,進士孫季卿會謁國忠,言禮部帖經之弊:「舉人有實材者,帖經既落,不得試文;若先試雜文,然後帖經,則無遺才矣。」國忠然之。無何,有敕進士先試帖,然仍前後開一行,是歲收人有倍常歲。又舊例:試雜文者,一時一賦,或兼試頌論,而題目多為隱僻。策問五道,舊例:三道為時務策,一道為方略,一道為征事;近者方略之中,或有異同,大抵非精究博贍之才,難以應乎茲選矣。故當代以進士登科為「登龍門」,解褐多拜清緊,十數年間擬跡廟堂。輕薄為之語曰:「及第進士,俯視中、黃郎;落第進士,揖蒲、華長馬。」又雲:「進士初擢第,頭上七尺焰光。」好事者紀其姓名,自神龍以來迄於茲,名曰《進士登科記》,亦所以示前良,發起後進也。寶應二年,楊綰為禮部侍郎,奏:舉人不先德行,率多浮薄,請依鄉舉裡選。於是詔天下舉秀才孝廉,而考試章條,漸加繁密,至於升進德行,未之能也。其後應此科者益少,遂罷之,複為明經、進士。

  唐制:常舉人之外,又有制科,搜揚拔擢,名目甚眾。則天廣收才彥,起家或拜中書舍人、員外郎,次拾遺、補闕。明皇尤加精選,下無滯才。然制舉出身,名望雖美,猶居進士之下。仕宦自進士而曆清貫,有八俊者:一曰進士出身,制策不入;二曰校書、正字不入;三曰畿尉不入;四曰監察禦史、殿中丞不入;五曰拾遺、補闕不入;六曰員外郎、郎中不入;七曰中書舍人、給事中不入;八曰中書侍郎、中書令不入。言此八者,尤加俊捷,直登宰相,不要曆綰餘官也。朋僚遷拜,或以此更相譏弄。舉人應及第者,關檢無籍者,不得與第。陳章甫制策登科,吏部放榜,章甫上書:「昨見榜雲:『戶部報無籍者。』昔傅說無姓,商後置於鹽梅之地;屠羊隱名,楚王延以三旌之位,未聞征籍也。范雎改姓易名為張祿先生,秦用之霸;張良為韓報仇,變姓名而遊下邳,漢高用之為相。則知籍者,所以計賦耳,本防群小,不約賢路。若人有大才,不可以籍棄之;苟無良德,雖籍何為?」所司不能奪,特諮執政收之。常舉外,複有通五經、明一史,以獻文章並著述之輩,或府中書考試,亦同制舉。

  春官氏每歲選升進士三十人,以備將相之任。是日,自狀元已下,同詣座主宅,座主立於庭。一一而進曰:「某外氏某家。」或曰「甥」,或曰「弟」。又曰:「某大外氏某家。」又曰:「外大外氏某家。」或曰「重表弟」,或曰「表甥孫」。又有同宗座主宜為侄,而反為叔。言敘既畢,拜禮得申。予輒議曰:「春官氏選士得其人,止供職業耳,而俊造之士,以經術待聘,獲采拔於有司,則朝廷與春官氏皆何恩於舉子?今使謝之,則與選士之旨,豈不異乎?至有海東之子,嶺嶠之人,皆與華族敘中表,從使拜首而已。論諸事體,又何有哉?」

  神龍元年已來,累為主司者:房光庭再,太極元年、開元元年。裴耀卿再,開元五年、六年。李納四,開元七年、八年、九年、十年。嚴挺之三,開元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裴敦複再,開元十九年、二十年。孫逖再,開元二十二年、二十三年。已前,並考功員外郎。姚奕再,開元二十四年、二十五年,始命春官小宗伯主之。崔翹三,開元二十七年、二十八年、二十九年。達奚珣四,天寶二年、三年、四年、五年。李岩三,天寶六年、七載、八載。李麟再,天寶十載、十一載。陽渙再,天寶十二載、十五載。裴士淹再,至德二年、三年。姚子彥再,乾元三年、上元二年。蕭昕再,寶應二年、貞元三年。薛邕四,大曆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張渭三,大曆六年、七年、八年。蔣渙再,大曆九年、十年。常兗三,大曆十年、十一年、十二年。潘炎再,大曆十三年、十四年。鮑防三,興元二年、貞元元年、二年。劉太真再,貞元四年、五年。顧少連再,貞元十年、十四年。呂渭三,貞元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權德輿三,貞元十八年、十九年、二十年停舉,永貞元年。崔邠再,元和元年、二年。韋貫之再,元和八年、九年。庾承宣再,元和十年、十一年。王起四,長慶二年、三年、會昌三年、四年。楊嗣複再,寶曆元年、二年。崔郾再,太和元年、二年。鄭浣再,太和三年、四年。賈餗再,太和五年、六年。高鍇再,開成元年、二年。柳景再,開成五年、會昌元年。陳商再,會昌五年、六年。鄭顥再,大中十年、十三年。

  董生言:日常右轉,星常左轉。大凡不滿三萬,日行週二十八舍,三百六十五度。然必有差,約八十年差一度。自漢文三年甲子冬至,日在鬥二十二度,至唐興元元年甲子冬至,日在鬥九度,九百六十一年,差十三度矣。

  含元殿,鑿龍首岡以為址,彤墀钅口砌,高五十餘尺。左右立棲鳳、翔鸞二闕,龍尾道出於闕前,倚欄下視,南山如在掌中。殿去五門二裡,每元朔朝會,禁軍禦杖宿於殿庭。金甲葆戈,雜以綺繡;文武纓佩,蕃夷酋長皆序立。仰觀玉座,若在霄漢。

  太湖中有禹廟。山僧雲:「禹導吳江以泄具區,會諸侯于此。」

  西明寺、慈恩寺多古畫。慈恩塔前壁有「濕耳獅子趺心花」,為時所重。聖善、敬愛兩寺,亦有古畫。聖善寺木塔院,多鄭廣文畫並書,敬愛寺山亭院有畫雉尾若丹砂子,上有進士房增題名處。後有人題曰:「姚家新婿是房郎,未解芳顏意欲狂。見說正調穿淚箭,莫教射破寺家牆。」西北角有病龍院,並吳生畫。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