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呻吟語 | 上頁 下頁
二十二


  世上只有個道理是可貪可欲的,初不限於取數之多,何者?

  所性分定原是無限量的,終身行之不盡。此外都是人欲,最不可萌一毫歆羨心。天之生人各有一定的分涯,聖人制人各有一定的品節,譬之擔夫欲肩輿,丐人欲鼎食,徒爾勞心,竟亦何益?嗟夫!篡奪之所由生,而大亂之所由起,皆恥其分內之不足安,而惟見分外者之可貪可欲故也。故學者養心先要個知分。

  知分者,心常甯,欲常得,所欲得自足以安身利用。

  心術以光明篤實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為第一,-言語以簡重真切為第一。

  學者只把性分之所固有,職分之所當為;時時留心,件件努力,便駸駸乎聖賢之域。非此二者,皆是對外物,皆是妄為。

  進德莫如不苟,不苟先要個耐煩。今人只為有躁心而不耐煩,故一切苟且卒至破大防而不顧,棄大義而不為,其始皆起於一念之苟也。

  不能長進,只為昏弱兩字所苦。昏宜靜以澄神,神定則漸精明;弱宜奮以養氣,氣壯則漸強健。

  一切言行,只是平心易氣就好。

  恣縱既成,不惟禮法所不能制,雖自家悔恨,亦制自家不得。善愛人者,無使恣縱;善自愛者,亦無使恣縱。

  天理與人欲交戰時,要如百戰健兒,九死不移,百折不回,其奈我何?如何堂堂天君,卻為人欲臣僕?內款受降,腔子中成甚世界?

  有問密語者囑曰:「望以實心相告!」餘笑曰:「吾內有不可瞞之本心,上有不可欺之天日,在本人有不可掩之是非,在通國有不容泯之公論,一有不實,自負四愆矣。何暇以貌言誑門下哉?」

  士君子澡心浴德,要使咳唾為玉,便溺皆香,才見工夫圓滿。若靈台中有一點污濁,便如瓜蒂藜蘆,入胃不嘔吐盡不止,

  豈可使一刻容留此中耶?夫如是,然後圂涵廁可沉,緇泥可入。

  與其抑暴戾之氣,不若養和平之心;與其裁既溢之恩,不若絕分外之望;與其為後事之厚,不若施先事之簿;與其服延年之藥,不若守保身之方。

  猥繁拂逆,生厭惡心,奮守耐之力;柔豔芳濃,生沾惹心,奮跳脫之力;推挽衝突,生隨逐心,奮執持之力;長途末路,生衰歇心,奮鼓舞之力;急遽疲勞,生苟且心,奮敬慎之力。

  進道入德莫要于有恆。有恆則不必欲速,不必助長,優優漸漸自到神聖地位。故天道只是個恒,每日定準是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分毫不損不加,流行不緩不急,而萬古常存,萬物得所。只無恒了,萬事都成不得。餘最坐此病。古人雲:「有勤心,無遠道。」只有人勝道,無道勝人之理。

  士君子只求四真:真心、真口、真耳、真眼。真心,無妄念;真口,無雜語;真耳,無邪聞;真眼,無錯識。

  愚者人笑之,聰明者人疑之。聰明而愚,其大智也。夫《詩》雲「靡哲不愚」,則知不愚非哲也。

  以精到之識,用堅持之心,運精進之力,便是金石可穿,豚魚可格,更有甚麼難做之事功?難造之聖神?士君子碌碌一生,百事無成,只是無志。

  其有善而彰者,必其有惡而掩者也。君子不彰善以損德,不掩惡以長慝。

  餘日日有過,然自信過發吾心,如清水之魚,才發即見,小發即覺,所以卒不得遂其豪悍,至流浪不可收拾者。胸中是非,原先有以照之也。所以常發者何也?只是心不存,養不定。

  才為不善,怕汙了名兒,此是徇外心,苟可瞞人,還是要做;才為不善,怕汙了身子,此是為己心,即人不知,成為人疑謗,都不照管。是故欺大庭易,欺屋漏難;欺屋漏易,欺方寸難。

  吾輩終日不長進處,只是個怨尤兩字,全不反己。聖賢學問,只是個自責自盡,自責自盡之道原無邊界,亦無盡頭。若完了自家分數,還要聽其在天在人,不敢怨尤。況自家舉動又多鬼責人非底罪過,卻敢怨尤耶?以是知自責自盡底人,決不怨尤;怨尤底人,決不肯自責自盡。吾輩不可不自家一照看,才照看,便知天人待我原不薄,惡只是我多慚負處。

  果是瑚璉,人不忍以盛腐殠;果是荼蓼,人不肯以薦宗祊;履也,人不肯以加諸首;冠也,人不忍以籍其足。物猶然,而況於人乎?榮辱在所自樹,無以致之,何由及之?此自修者所 當知也。

  無以小事動聲色,褻大人之體。

  立身行已,服人甚難,也要看甚麼人不服,若中道君子不服,當蚤夜省惕。其意見不同、性術各別、志向相反者,只要求我一個是,也不須與他別自理會。

  其惡惡不嚴者,必有惡於己者也;其好善不亟者,必無善於已者也。仁人之好善也,不啻口出;其惡惡也,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孟子曰:「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則惡惡亦君子所不免者,但恐為己私,作惡在他人,非可惡耳。若民之所惡而不惡;謂為民之父母可乎?

  世人糊塗,只是抵死沒自家不是,卻不自想,我是堯、舜乎?果是堯、舜,真是沒一毫不是?我若是湯武,未反之前也有分毫錯誤。如何盛氣拒人,巧言飾已,再不認一分過差耶?

  懶散二字,立身之賊也。千德萬業,日怠廢而無成;幹罪萬惡,日橫恣而無制,皆此二字為之。西晉仇禮法而樂豪放,病本正在此安肆日偷。安肆,懶散之謂也。此聖賢之大成也。

  甚麼降伏得此之字,日勤慎。勤慎者,敬之謂也。

  不難天下相忘,只怕一人竊笑。夫舉世之不聞道也久矣,而聞道者未必無人。苟為聞道者所知,雖一世非之可也;苟為聞道者所笑,雖天下是之,終非純正之學。故曰:眾皆悅之,其為士者笑之,有識之君子必不以眾悅博一笑也。

  以聖賢之道教人易,以聖賢之道治人難,以聖賢之道出口易,以聖賢之道躬行難;以聖賢之道奮始易,以聖賢之道克終難;以聖賢之道當人易,以聖賢之道慎獨難;以聖賢之道口耳易,以聖賢之道心得難;以聖賢之道處常易,以聖賢之道處變難。過此六難,真到聖賢地步。區區六易,豈不君子路上人?

  終不得謂篤實之士也。

  山西臬司書齋,餘新置一榻銘于其上左曰:「爾酣餘夢,得無有宵征露宿者乎?爾灸重衾,得無有抱肩裂膚者乎?古之人臥八埏於繈褓,置萬姓于衽席,而後突然得一夕之安。嗚呼!

  古之人亦人也夫?古之民亦民也夫?「右曰:」獨室不觸欲,君子所以養精;獨處不交言,君子所以養氣;獨魂不著礙,君子所以養神;獨寢不愧衾,君子所以養德。「

  慎者之有餘,足以及人;不慎者之所積,不能保身。

  近世料度人意,常向不好邊說去,固是衰世人心無忠厚之意。然土君子不可不自責。若是素行孚人,便是別念頭人亦向好邊料度,何者?所以自立者,足信也。是故君子慎所以立。

  人不自愛,則無所不為;過於自愛,則一無可為。自愛者,先占名,實利於天下國家,而跡不足以白其心則不為;自愛者,先占利,有利於天下國家,而有損于富貴利達則不為。上之者即不為富貴利達,而有累于身家妻子則不為。天下事待其名利兩全而後為之,則所為者無幾矣。

  與其喜聞人之過,不若喜聞已之過;與其樂道己之善,不若樂道人之善。

  要非人,先要認的自家是個甚麼人;要認的自家,先看古人是個甚麼人。

  口之罪大於百體,一進去百川灌不滿,一出來萬馬追不回。

  家長不能令人敬,則教令不行?不能令人愛,則心志不孚。

  自心得者,尚不能必其身體力行,自耳目入者,欲其勉從而強改焉,萬萬其難矣。故三達德不恃知也,而又欲其仁;不恃仁也,而又欲其勇。

  合下作人自有作人道理,不為別個。

  認得真了,便要不候終日,坐以待旦,成功而後止。

  人生惟有說話是第一難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