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拾遺記 | 上頁 下頁
周靈王(2)


  師曠者,或出於晉靈之世,以主樂官,妙辨音律,撰兵書萬篇。時人莫知其原裔,出沒難詳也。晉平公之時,以陰陽之學顯於當世。熏目為瞽人,以絕塞眾慮,專心於星算音律之中。考鐘呂以定四時,無毫釐之異。《春秋》不記師曠出何帝之時。曠知命欲終,乃述《寶符》百卷。晉戰國時,其書滅絕矣。

  老聃在周之末,居反景日室之山,與世人絕跡。惟有黃髮老叟五人,或乘鴻鶴,或衣羽毛,耳出於頂,瞳子皆方,面色玉潔,手握青筠之杖,與聃共談天地之數。及聃退跡為柱下史,求天下服道之術,四海名士,莫不爭至。五老,即五方之精也。

  浮提之國,獻神通善書二人,乍老乍少,隱形則出影,聞聲則藏形。出肘間金壺四寸,上有五龍之檢,封以青泥。壺中有黑汁,如淳漆,灑地及石,皆成篆隸科鬥之字。記造化人倫之始,佐老子撰《道德經》,垂十萬言。寫以玉牒,編以金繩,貯以玉函。晝夜精勤,形勞神倦。

  及金壺汁盡,二人刳心瀝血,以代墨焉。遞鑽腦骨取髓,代為膏燭。及髓血皆竭,探懷中玉管,中有丹藥之屑,以塗其身,骨乃如故。老子曰:「更除其繁紊,存五千言。」及至經成工畢,二人亦不知所往。

  錄曰:莊周雲:「德配天地,猶假至言。」觀乎老氏,崇謙柔以為要,挹虛寂以歸真,知大樸之既漓,發玄文以示世。孰能辨其虛無,究斯深寂?是以仲尼責其德,葉以神靈,極譬二人,以為龍矣。師曠設數千間,卒其春秋之末。《抱樸子》謂為「知音之聖」也。雖容成之妙,大撓之推曆,夔、襄之理樂,延州之聽,故未之能過也。

  師涓出於衛靈公之世,能寫列代之樂,善造新曲以代古聲,故有四時之樂。春有離鴻去雁應蘋之歌,夏有明晨焦泉朱華流金之調,秋有商風白雲落葉吹蓬之曲,冬有凝河流陰沉雲之操。以此四時之聲,奏於靈公。靈公情湎心惑,忘於政事。

  蘧伯玉趨階而諫曰:「此雖以發揚氣律,終為沉湎淫曼之音,無合於《風》《雅》,非下臣宜薦於君也。」靈公乃去其聲而親政務,故衛人美其化焉。師涓悔其乖於《雅》《頌》,失為臣之道,乃退而隱跡。蘧伯玉焚其樂器于九達之衢,恐後世傳造焉。

  錄曰:夫體國以質直為先,導政以謙約為本。故三風十愆,《商書》以之昭誓;無荒無怠,《唐風》貴其遵儉。靈公違詩人之明諷,惟奢縱惑心,雖追悔于初失,能革情於後諫,日月之蝕,無損明焉。伯玉志存規主,秉亮為心。師涓識進退之道,觀過知仁。一君二臣,斯可稱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