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清波雜誌 | 上頁 下頁 |
卷十(5) |
|
◎虜程迂回 至和三年,劉原父使契丹,檀州守李翰勞其行役,劉雲:「跋涉不辭,但山路迂曲,自過長興,卻西北行,六程到柳河,方稍南行。」意甚不快。又雲:「聞有直路,自松亭關往中京,才十余程,自柳河才二百餘裡。」翰笑曰:「盡如所示。」乃初踏逐修館舍已定,至今迂曲。後範中濟出使,虜道使者由迂路,以示廣遠。範詰之曰:「抵雲中有直道,旬日可至,何乃出此耶?」虜情得,嘿然。緣二公素精地理學,故毋得而欺。煇出疆,過白溝,日行六七十裡若百餘裡,窮日力方到。或問:「今日之程何遠?」答曰:「此中宿食頓,地裡遠近初不定。」蓋亦取夫館舍之便。 ◎賜章服 嘉祐赦,敕服綠蒞事十五年改緋。光祿卿王端建議:「公卿子弟繈褓得官,未嘗從事,而錫命與年勞者等,何以示勸?請以蒞事日為始。」遂著為令,時以為當。推此類而言,亦有合舉行者。 ◎黎洞白巾 廣南黎洞,非親喪亦頂白巾,婦人以白布巾纏頭。家有祀事,則以青葉標門,禁往來。人皆文身,男女同浴。故曰:「冒白鄉風舊,標青社酒酣。文身老及幼,川浴女同男。」近有族人自海外歸,詢之,曰:「然」。 ◎梅苑 紹興庚辰,在江東得蜀人黃大輿《梅苑》四百餘闋,煇續以百餘闋。複謂昔人譜竹及牡丹、芍藥之屬,皆有成詠,何獨于梅闕之?乃彩掇晉、宋暨國朝騷人才士凡為梅賦者,第而錄之,成三十卷。謀于東州王錫老:「詞以苑名矣,詩以史目,可乎?」王曰:「近時安定王德麟詩雲:『自古無人作花史,官梅須向紀中書。』蓋已命之矣。」煇複考少陵詩史,專賦梅才二篇,因他泛及者固多。取專賦,略泛及,則所得甚鮮。若並取之,又有疑焉。叩于汝陰李遐年,李曰:「詩史猶國史也,《春秋》之法,褒貶於一字,則少陵一聯一語及梅,正《春秋》法也。如『巡簷索笑』、『滿枝斷腸』『健步移遠梅』之句,至今宗之以為故事,其可遐遺?非少陵,則取專賦可也。」後在上饒,《梅苑》為湯平甫借去。湯時以寓客假居王顯道侍郎宅,不戒於火,廈屋百間一夕煨燼,尚何有于《梅苑》哉!《梅史》隨亦散佚,雖嘗補亡,而非元本。歲當花開時,未嘗不哦其詩,歌其曲,神交揚州法曹、西湖處士,懷舊編而訴遺恨焉。 ◎禍延過客 乾道中,群赴郡宴,爾日伎樂甚盛。甲年少,勇於見色。甫就席,乙以服辭,乃命徹樂。勸酬次,甲尤乙曰:「敗一席之歡者,爾也。真所謂『不自殞滅,禍延過客』也!」賓主為之哄堂。五十年前,服親喪,終制不觴客,人亦不敢招致。親舊欲相款,必就寺觀具素饌,仍不置酒。時謂當然,不以為異。 ◎烽火 沿江烽火臺,每日平安,即于發更時舉火一把。每夜平安,即于次日平明舉煙一把。緩急、盜賊,不拘時候,日則舉煙,夜則舉火,各三把。紹興初江東安撫大使李光所請。煇生長江南,足不涉極邊;初未識所謂烽火者。但讀陸務觀放翁記《游梁觀塞上傳烽詩》:「月黑望愈明,雨急滅複見。初疑雲罅星,又似山際電。」亦可想像得彷佛雲。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